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蘇軾詩集《荊州十首》原文及賞析(上、下、四)

蘇軾詩集《荊州十首》原文及賞析(上、下、四)

荊州十首(上、下、下)

遊客出了三峽,楚地是平原。

北客跟隨南賈與蜀船往來於吳強之間。

河水侵入葉萍斷層,風卷白沙。

如果要問興衰的意義,自古以來,城池就是強大的。

其次,

南方的舊戰國依舊慘淡。

慷慨是因為劉表,蒼涼是因為屈原。

這座鬼城仍然有水井,古稱程菊村。

靠觀察外形取勝也是壹個解決辦法,不太敢談打扮。

第三

在城市的東邊角落,國王看著沙子。

江山不是國,火怕三車。

戰骨墜秋草,危樓倚夕陽。

百年英雄盡,擾魚蝦。

[註意]

①古姓:據《太平宇宙》記載,古姓指吳、吳、程、石、龍、應(武昌)和邊、吳、公(武陵)。

②望沙:高繼興,後梁,建樓望沙,故名“望沙樓”。北宋時,陳堯咨改名為鐘鉉樓。

辨別和欣賞

蘇軾的詩都有佳作,有些人只重視古詩七首、七律、七絕而忽略五言,是不全面的。《荊州十首》是蘇軾青年時期五言詩的代表作。讀過杜甫《欽州雜詩》的人都會意識到它的淵源。嘉祐二年(1057),蘇軾兩兄弟同榜中選進士,可惜母親於4月8日在四川去世。兩兄弟回家安葬母親,寄托哀思。嘉祐四年(1059),母親九月病逝,十月返韓。朝廷幾位大臣都推薦蘇洵出山,於是父子倆壹起從三峽取水到荊州,再由陸路北上。壹路上,三個人寫了100首詩,編成了《南行集》,但並沒有完全分開。今年12月8日到達江陵驛站,次年正月初五離開江陵北。這幾十天寫了十首荊州詩。

三峽山川之美,古跡傳說之豐富,正在引發青年詩人的詩思。荊州之前,他有壹篇文章《出峽》,開篇寫道:“入峽則喜山石,出峽則愛太平。心輕而累,遇到情況就舒服。”聯系“出峽”二字,可以理解《荊州十首》的前兩句,簡述初到荊州的感受。“遊客出三峽”看似平淡,但聯系之前的文章,可以看出這的確是詩人出峽時的特殊感受。平川和三峽形成鮮明對比,寫出了地形特征,用“楚地”來掩飾起伏感。十首詩的內容離不開這個前提。用三四句話寫出壹幅水陸並進的繁忙景觀。北客南加從豎位說,蜀船吳強從橫位說,在讀者面前展開了壹幅船與車的畫面。在第十首歌裏,作者用了這兩句話:“北接徐鄧,南去極橫巷”。從詩歌節奏的角度來看,這兩句話用得恰到好處。

五六句改了句法,寫了荊州的自然風光。河流流經的平原原本是不相關的,但當河流入侵葉萍時,僵硬的草圖被移動了。《葉萍》《平川》第二句強調“平”字,嚴格來說是瑕疵,但沒有更恰當的詞來代替,這在唐詩中並不少見。這句話是直視遠方。“風白沙漩”就是近距離直視。水是有風的,但是平原的風和峽谷的風感覺不壹樣。這裏寫的是水邊經常見到的旋風,“風卷白沙”,仿佛讓人看到水邊旋風卷起沙柱的場景。但這畢竟是平原旋風,不同於塞外黃沙直上白雲的景色。荊州是漢末的勝利之地。諸葛亮在隆中對劉備回答說:“荊州北依漢綿,利南海,東接吳輝,西接巴蜀,是壹個尚武之國。”從三國到五代,都是軍事要地。中間兩幅對聯都是從地理角度看的。最後兩句不能不被歷史回顧。在壹組詩的第壹首詩的結尾,要能說到這首詩,說到後面的詩,還要能引發它。這個結局剛剛好。“我想問壹下興亡的意義”,想想古代的風流韻事是利益問題,也就罷了。“重城自古強”,似有所答非所問。“自古以來”這個詞很值得玩味。說“自古堅定”,既表現了歷史的悠久,又包含了“今非昔比”的含義,為後面的歌曲埋下伏筆。

第二首來自第壹首的結尾。第壹句是大規模。收到荊州。從三國到五代,這裏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從宋初到作者的時代,已經130多年了。“重城自古強”,從劉表身上也能看出蕭瑟經營的用心。說“意義猶存”,就像第壹句說“自古以來就強大”。言下之意,今天的臉變了,“鬼城”五個字,遙相呼應。荊州政權始於漢末劉表。劉表名不副實,再加上這大好的地理形勢,在北方不敢爭中原,壹直坐以待斃,直到劉聰投降曹,所以作者出手大方,有失公允。此暗與七句“亦懂形而勝”相呼應。第四句出自第壹句“舊戰國”。戰國七雄,楚國疆域最廣。而王懷罷黜屈原,亡於秦,國勢衰微,最後亡於秦。想到戰國時代的局勢,必然導致屈原悲憤的壹生,所以千年之後仍有蒼涼之感。筆者路過中州時,看到了百姓為紀念屈原而建的屈原塔。就是以此為題寫壹首詩說:“楚人悲屈原,千年未曾停歇。精神飄向何方?我父親哽咽了。時至今日,在滄江上,我已放入大米,以解饑渴。遺產變成壹個種族,哀嘆初山裂紋。屈原這個古代壯士,死欲很強。”只有看屈原塔,才能體會到“淒涼”二字的分量。同時,這首詩又與第十首“楚在天下,王信弱”的結局息息相關,沈浮之感溢於言表。對聯“廢城”與壹首詩的結尾和本文的前兩句相呼應,表示荊州歷史悠久。雖然屢遭廢棄,但老井依舊存在,古部落依舊聚集。

作者在結尾含蓄地自負自己有經濟和軍事才能。“易”字看似名義上的,實則來源於三四句話,讓人想起了屈原的壯誌豪情,想起了諸葛亮的《隆中對》。作者在峽中有詩《八陣圖》,慷慨激昂,為孔明所作。第八句輕頌上古,歌頌當代世界的清明統壹,從戰國到五代荊南高氏。說“不敢說”說明妳有這方面的天賦,但時代和平,不需要。美就美在第壹眼就止步了,耐人尋味。這首詩主要是抒情,在十首詩中承上啟下,導致了荊州的興衰。

組詩中第四首借沙樓風光諷刺京南高家,因五代豪傑,寫法與前兩首不同。第壹句陳述了王沙大廈的位置和情況,讓人感覺好像在逆風中贏得了勝利。第二個時期是《望沙之名》,由此引出高的全盛時期。三四個嘲笑他的恐懼和無能。高曾經向、後唐、南漢、福建、蜀地獻殷勤,並稱他們為“高賊”。五代動亂之季,高投靠多方,故有“非國”之說。這三個字生動又含蓄。“篝火怕三輛大巴”直接痛斥其懦弱。後唐時,顧濤被發配荊南,高聰慧曾炫耀自己的軍隊,誇口說要伐蜀,其實是畏蜀如虎。三巴指巴縣、巴東、巴西,即指蜀。因為和“壹國”對偶,所以用三八。“鬥骨落秋草”是錯覺。試想,看到秋草,屍骨之下埋葬了多少無辜的士兵。我偷偷用了張繼的詩“年年歲歲,白骨滿秋草”,但是“秋”字很重。“壹座危樓倚夕陽”,點出了當下的風景,與“朱門檻”這句話相呼應。朱檻上的重樓與碎雲相映,倚檻迎風,景色全收。但天空上有壹個“破”字,既是自然風光,又與歷史的興衰相連,讓人遐想。這是作者刻意的修辭。《百年英雄》,壹推而遠之。五代分離,群雄逐鹿,歷史總是平手。“擾魚蝦”就是我們目前看到的。這幅對聯和第二首《敢談和平》在意義上是有關聯的。查認為魚蝦比“五代君臣篡國”更好。(《蘇軾補》卷二)趙不同意這種說法,認為魚蝦是樓所見(《蘇軾評點》卷壹)。趙反駁查的說法不無道理,但也是不真實的。蘇軾的詩把英雄和魚蝦對立起來,相映成趣。他現在看到的和過去看到的有對比,但其中不乏諷刺。所謂半距離,含蓄有趣。這種手法在舊詩中經常使用,所以要心領神會,不要過多的去實現。

《荊州十首》雖非壹氣呵成,也有其跌宕起伏之處,只是賦的《秦州雜詩》。中間若幹首歌稀稀落落,密密麻麻。這裏選的三首歌還是息息相關的。壹個話題有很多首歌,要註意文章之間的聯系和文筆的變化。每首歌都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表達方式,欣賞時不可忽視。

單詞:2691

作者:周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