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好吧!
我叫孟嬌,叫東野,河南洛陽人。我出生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五歲時,安史之亂爆發。就是那個時候,盛唐的航船開始劇烈搖晃,我父親也是那個時候去世的。從那以後,我就和媽媽壹個人生活。
可能是因為我單親,家裏窮吧。我小時候老實坦白,性格孤僻,很少與人交往。長大後,我喜歡周遊世界,這讓我有機會看到底層人民的悲慘和富人的奢侈。而我的所見所聞為我後來的詩歌創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在此期間,我結識了兩位好朋友,陸羽(品茶專家)和魏(《我有壹瓶酒來慰塵埃》的作者)。我們誌同道合,相見恨晚,經常壹起煮茶作詩,過著超出世俗的生活。現在想想,那應該是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
然而,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時光飛逝,稍縱即逝,轉眼間,我已經到了不惑之年。但我這個大齡文藝青年,還是不知道怎麽謀生。我只喜歡寫詩,和朋友喝茶。我媽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就勸我去成名。
看到我媽著急的樣子,我就是不忍心,就聽從安排去長安考試了。這是我41歲的第壹次考試。命運是個奇妙的東西。在考試的過程中認識了好朋友韓宇。那時,他只有25歲。我們兩個真的忘了今年的交替。相處壹段時間後,他成了我的頭號粉絲。考完試再交朋友真的是個錯誤!
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我傻眼了,不及格,但是韓宇榜上有名。傷心憤怒之後,痛定思痛,努力工作,明年再戰。然而,第二年我沒有通過考試。兩次考試失敗的打擊粉碎了我獲得第壹名的夢想,我在焦慮和沮喪中回到了家鄉。
我媽沒有責怪我,但她的安慰讓我下定決心再戰。於是我昂著頭,終於在第三次考試後考上了進士。
得知這個消息後,我已經46歲了,幸福而自豪。騎上大馬,在長安街上盡情馳騁,快樂地寫壹首詩:
現在大家都很熟悉的兩個成語,“春風驕傲”和“走馬觀花”,就是出自這首著名的《大學畢業後》。從詩中可以看出,我當時激動得無法表達自己的感受!
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過去的苦難和尷尬都只是小挫折。幾次科舉的失敗,生活的艱辛,都在這壹刻被遺忘了!真的覺得春山可期,未來可期!
然而,人生最大的悲劇,就是我們努力了,卻過上了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也許是性格的原因,我的事業並不順利。到我50歲的時候,我只是壹個基層公務員。我很難過,只能選擇四處奔波來表達我的苦悶。久而久之,工作懈怠,更加抑郁!
有壹次回家探親,輾轉反側,久久不能入睡。我想起去長安趕考的前壹天晚上,鬢發斑白的母親在微弱的燭光下給我縫好衣服,準備好行囊,然後我想起母親養育我這麽多年有多不容易。然後,含淚寫下了流傳至今、千古皆知的《流浪的兒子》這首詩。
我從來沒有想到,這首我在平庸的中年寫下的詩,在接下來的壹千年裏,軟化了那麽多母親的心,引起那麽多遊子對母親的感慨,無心!
晚年,我回到洛陽生活。我以為我經歷了那麽多磨難,我的生活是可以改善的。但沒想到三個孩子相繼死去,當白發人承受送黑發人的痛苦時,老母親又走了。孤獨的我,面對這突如其來且不斷加重的痛苦,我該如何承受?
我的精神支柱完全崩潰了...
從此貧病交加,在孤獨和辛酸中走完了64歲的人生。
也許是因為我的經歷,人們稱我為苦澀的詩人。“問世間如何,教人生死與共”的大文學家元好問,也稱我為“詩人囚”。
詩囚,詩囚——悲傷和孤獨也因此成了我生活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