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於封建制度本身的專制,很多讀書人壹生都未能通過科舉,更不用說靠讀書改變命運了。他們中的壹些人甚至知識淵博,學識淵博,卻依然失意窮困。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以詩性精神自詡”這句話成了很多學者捍衛自己尊嚴的常用語。
這句話流傳千古,安慰世人千百年。出自蘇軾的壹首冷門詩《與東川別》。聽起來很美,卻戳中了很多人的痛點。為什麽?我們先來看這首詩:
公元1061年,24歲的蘇軾參加了中國中學的考試,也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年京察”。不負眾望,順利考到了“百年第壹”的第三名。然後,很快被朝廷授予大理鳳翔府判官。這是少年蘇軾的大好人生!
這個世界上有的人驕傲,有的人失意!蘇軾任職期間,有壹個叫董傳的“老儒”與他關系密切。雖然我們不知道董川是什麽時候出生的,但是根據他死於1069,可以推斷董川此時肯定已經不年輕了。而且通過詩的內容,可以知道董川是壹個博覽群書,知識淵博的人。
然而,就在蘇軾年輕,卻壹度名滿天下的時候,壹個老董傳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其實這還不是他1參加科舉考試的時間。在此之前,他可能參加過多次科舉考試。但是,他沒有蘇軾那麽幸運!
作為朋友,蘇軾同情董川,欽佩他的才華和人格,所以寫下這首詩鼓勵他。這首詩雖然有些冷門,但詩中的“謙讓與詩書”這句話卻是眾所周知的。然而,現實是殘酷的。有多少人願意相信?
詩的第壹副對聯“壹身厚布裹壹生,腹滿詩情自華”,意思是董川穿著厚綢粗布,卻知識滿滿,氣質不凡。其中,詩的第壹句本應是“生活裹在厚布裏”,但詩人顛倒了詞序,故意用這種方式強調“厚布”二字,不僅很形象,也說明董川的生活早已正常。
顯然,這兩首詩是受到了蘇軾的贊揚和鼓勵。但是,對於現代社會的大多數普通人來說,這兩句詩不過是心理安慰罷了。因為在現代社會,很多人把讀書和未來、命運、金錢聯系在壹起。如果讀書沒有給人帶來經濟效益,有多少人還相信“腹中有詩書”?
第二副對聯裏“我厭倦了用老儒煮樹葉,卻堅強到可以踩槐花”。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董傳誌胸懷大誌,不甘於貧窮,希望通過科舉考試改變命運,出人頭地。其中“烹葉”壹詞出自《詩經·瀟雅·葉》,意為董傳勝生活貧困。
“踩槐花”壹詞源於唐代。唐代有“槐花黃,兒女忙”之說。槐花落時,也是趕考的時候,所以後人會稱之為“踩槐花”,供子弟進京科舉。詩人用壹個“厭”字和壹個“勁”字,說出了天下所有文人的真實想法,包括他自己。
第三聯“我不想找個口袋空空的春馬,但我想看車。”《尋春馬》翻譯成孟郊的《畢業後》,意思是董川落魄,即使有幸畢業也沒錢買馬。他和孟郊壹樣,“壹日看盡長安花”。而“擇夫之車”則記載於的《唐紀》的《遊雍雜記》中。這意味著,即使董川不能像孟郊壹樣,把長安花全部看在馬背上,也有機會被“選夫車”包圍,炫壹炫自己。
第四節,“我以世俗為榮,我給黃新寫過壹封信,字濕如烏鴉。”詩人繼續鼓勵董川,希望他有壹天能登門拜訪,成為第壹名,向世俗誇耀自己。其中“聖旨”二字就是聖旨。因為詔書壹般都是用黃紙寫的,所以被稱為“詔書”。“鴉樣”壹詞是指上諭中所寫的黑字,來源於唐代陸通《示天鼎》中“忽翻案上墨,如老鴉塗詩”壹句。
寫到這裏,蘇軾似乎完全忘記了自己當初贊美董川的那句話,“我滿身詩書。”關於“讀書”的意義,蘇軾說得很美很好,但歸根結底只有壹個目的,就是“壹次行動”。另外,讀書可以使人氣質非凡,但這只是安慰那些在考場上失意的人的壹句客套話!
其實在古代社會,如果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年,最後卻壹次也不能升遷,那就不僅僅是能否實現人生夢想的問題,更是個人及其家庭如何生存的問題。現代社會,不讀多少書就壹夜暴富的現象,讓很多讀書人被戳中痛點!
多讀書固然可以改變人的氣質,但是當人們把讀書和命運、事業、前途、興趣聯系在壹起的時候,讀書本身的價值就被貶低了。為什麽民間說“每殺壹條狗,就是壹個書生”?這是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