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說,沒有符號就沒有詩。總的來說,我們理解的“象征”應該對應中國的古詩詞鑒賞理論。象征主義與詩中意象的兩層含義有關:現實中是指詩人面前的景物,虛無中是指與景物本質相似的某個人物。欣賞就是深入挖掘形象,指出這個形象隱含的性格。比如,僅僅理解“鷹”是不夠的,還要看到鷹這壹形象所蘊含的蓬勃精神;同樣,馬不僅是馱畜,也是奔馳、速度、健美等具有精神意義的載體,在不同詩人的作品中會有不同的含義。
同壹詩人的兩首詩中“馬”的象征意義,兩首詩中的馬是否具有相同的性格。
馬
詩意
(李
何)
第四。
此馬不凡,宅星為星。向前敲細骨,會自帶銅音。
第五。
大漠山似雪,燕山月似鉤。別金腦了,快走清秋。
顯然,這裏的“馬”不僅是現實生活中的客觀動物,也是個性化的東西。第四,馬是對自己的隱喻,他故作不凡,委以重任;五是表達壯士不在邊陲時的躍躍欲試。李賀有23首關於馬的詩,都是借馬於之而各有所指。這也明顯不同於臧克家的勤奮務實的“馬”。這是詩人賦予同壹個外物不同象征意義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