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也用詩,如:“詩三百首,差不多是聖賢發怒時所作。”
因後世傳世版本中記載有311首,為敘述方便,故稱“詩三百”。之所以改名為《詩經》,是因為漢武帝以《詩經》、《禮》、《易》、《春秋》為五經。《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最早的記載是西周初年,最晚的著作是春秋時期,時間跨度大約五六百年。產地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南至長江北岸,分布於陜西、甘肅、山西、山東、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經文史專家考證,《詩經》成書於周武王滅亡商朝(公元前1066年)之後。
《周頌》是西周初年最早的作品,是貴族文人的作品,主要由宗廟樂歌和頌神歌組成,其中也有描寫農業生產的。
《大雅》是周朝盛世的產物,是中國古代僅存的壹部史詩。關於《大雅十八首》的創作時間,歷來眾說紛紜:鄭玄認為《文王詩》是文王、吳王時代的詩,《晟敏致雋阿詩》等八首是周公、王成的詩。朱認為:“是‘雅’...這是周公做的時候定的。”但都認為《恰雅》是西周初年的詩。
瀟雅產生於西周晚期,東移。
《松露》和《商頌》都是在石舟東移(公元前770年)之後產生的。相傳,周朝有壹個收詩的官員。每年春天,他搖著木鐸,深入民間收集民歌。他把能反映人民喜怒哀樂的作品整理出來後,交給太師(主管音樂的官員)譜曲,唱給周天子,作為施政的參考。這些不知名的民間作者的作品占據了《詩經》的大部分篇幅,比如《十五國風》。
周代貴族文人的作品構成了《詩經》的另壹部分。根據歷史書,周公旦寫了《風和貓頭鷹》。清華大學2008年的壹批戰國竹簡(清華竹簡)中,記述了等人慶祝勝利飲酒,其間即興作了壹首《蟋蟀》詩,其內容與現存《詩經·唐風》中的“蟋蟀”密切相關。周元是周朝的發源地,適合農業。《儒林外史》中的、鞏留、棉棉掛菊等詩,都表現了周以農興邦,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周氏族在征服後成為世界的* * *主人,宗法制度、土地、奴隸私有制和貴族領主的統治成為這壹歷史時期的社會政治特征。
西周取代商朝,除了商周的暴政外,主要與其奴隸制經濟制度有關。西周建立後,為了緩和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尖銳矛盾,緩和階級鬥爭,將奴隸制變為農奴制,正如王國維在《論商朝制度》中所說:“中國的政治和文化變化在殷周時期並不劇烈...殷周時期的三大變遷,表面上看,無非是壹個姓氏的興衰和都城的轉移。從其言外之意來看,舊制度廢而興新制度,舊文化廢而興新文化……”
與商朝相比,西周由於經濟制度的巨大變化,精神文明有了很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的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反過來又推動了社會文明的進步。據說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詩多達3000首,現在只剩下311首(其中有眼無詩的盛詩6首)。孔子編選《詩經》後,最早記載的傳承者是“孔子十哲”之壹、72聖賢之壹的夏紫。他對詩歌的理解最深,所以他把它傳了下去。
漢初有三位詩人,分別是魯的沈培公、齊的顧生和燕的韓嬰。齊詩亡於魏,陸詩亡於西晉,漢詩還流傳於唐代,現僅存10卷。今天流傳的《詩經》是毛公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