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如何走出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困惑

如何走出古典詩詞鑒賞教學的困惑

第壹,註意背誦

日常的語文教學是學詩講詩,考詩講詩,都是治標不治本。無法引導學生真正熱愛詩歌,也難以真正提高學生欣賞詩歌的能力。長期堅持背詩就像長期吃飯壹樣,營養會壹點壹點補充身體。所以在詩歌教學中要重視詩歌朗誦,詩歌朗誦在其他單元可以減弱但不能停止。詩歌教學可能就是每天背壹首詩,不再是壹個教學單元。我們可以壹周背壹首詩或壹句著名的詩。總之,我們不能停止背詩。

而且,壹本書讀壹百遍,妳就明白什麽意思了。長期閱讀有助於學生培養語感,熟悉古典文化,積累豐富的認知經驗,不自覺地學以致用,形成舉壹反三的思維習慣。

第二,積累古典詩歌中意象的意義

冰雪的結晶比喻思想的忠誠和品格的高尚。思念月亮-引起離別和思鄉的悲傷。折柳道別。用蟬來比喻高尚的行為。古人認為蟬是高貴的象征,所以經常用蟬來表現自己高貴的品格。用草木的繁盛來烘托蒼涼,來表達跌宕起伏的感情。菊花象征著否定和高貴的品質。梅花代表著傲霜鬥雪,不怕挫折,純潔潔白的形象。松樹象征著忠誠和高貴。伊萊恩代表愛。印度河是荒涼和悲傷的象征。杜鵑花是荒涼和悲傷的象征。向鷓鴣告別。紅巖代表了遊子的思鄉之情,對親人的親情,旅行中的悲傷。

意象的意義是理解古典詩歌的壹把鑰匙。正確把握詩歌意象的意義,會找到理解詩歌的光明大道,要善於引導學生正確使用這把鑰匙。

第三,分類識別詩歌的情感

送朋友送行:壹般是叮囑對方,表達壹種離別後的依依不舍之情或懷念之情。比如:戀戀不舍的記憶。如劉墉的《玉林令》、王維的《渭城曲》和李白的《南京酒店臨別》。

深情的鼓勵,如王波的《送杜少甫去蜀傳》。

壹段陳新誌的坦誠告白,如王昌齡《在芙蓉客棧與辛棄疾別離》“洛陽親友如相問,玉壺裏壹片冰。”

歌頌歷史,緬懷過去:壹般來說,悼念古人的是人或事。對人,或抒發追思之情,或敬仰古聖先賢,渴望像古人壹樣建功立業;或抒發對過去風風雨雨的感受,或借過去歌唱現在。

邊塞戰鬥:壹般來說,邊塞戰鬥較少壯闊的題材,如英勇戰鬥、保家衛國等,更多的是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山水田園詩:以山水田園詩為審美對象,將細膩的筆觸投入到靜謐的山林和悠閑的田野中,營造出壹種田園生活,以此來表達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寧靜祥和生活的向往。代表詩人:陶淵明、大禹、王維、孟浩然。

寫景抒情:即詩人因看到的景物而在心中引起某種感受,於是描寫當時的景物來抒發自己的感受。表達對美麗風景的喜愛和贊美,表達妳的喜悅和陶醉。當然也有很多傷春悲秋的詩,也有通過荒涼的環境來表達自己的孤獨、憂郁、壓抑。事實上,“寫景抒情”幾乎是每首詩的必備手法。

詠物言誌:詩人不直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運用象征、喚起感情等手段,將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到壹個具體的事物中去的壹種詩歌。往往是壹類表達詩人與眾不同、不甘於世俗隨波逐流的高尚品質,或表達自己無力報國、無才無德的悲哀,或表達其他或喜或悲的情感的詩歌。比如,出成績的欲望。比如曹操的《雖龜為壽》,陸遊的《憤書》。

保家衛國的決心,比如王昌齡的“參軍”。

沒有辦法報國,比如辛棄疾對京口顧北亭的留戀和醜奴少年不知愁滋味。

山河衰敗之痛,如陸遊的《秀子》,文天祥的《過零丁洋》。

時光流逝的慨嘆,難以回報的雄心壯誌,如蘇軾的《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揭露統治者的好戰性,如杜甫的《車店》。

壹種理想不明的悲情,比如屈原的《渡江》。

學生們會記住每壹種詩歌的幾個傑作。如果讀其他的詩,可以根據意象判斷屬於哪壹種詩,哪壹種風格相似,再根據其個性進行深入解讀,這樣讀詩的難度就降低很多,學生也會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第四,以寫促學

如果妳想記住壹個原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它。所以不妨從應用入手,即寫古典詩詞,引導學生提高詩詞鑒賞能力。學生寫古典詩歌可能很難。沒關系。我們可以降低要求,比如讓學生有意識地運用所學的意象組織詩歌,表達情感。不要把重點放在格律上,而應該放在意象的運用和情感的表達上。老師在寫詩的時候不應該告訴學生該怎麽做,而應該讓學生自己判斷自己,判斷對方,這樣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在寫作中感受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