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1.65 ~ 1.7億年。恐龍出現在大約2.4億年前的中生代三疊紀中晚期。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恐龍,也是最原始的恐龍,是生活在2 . 34億年前的原生恐龍,它的化石是在南美洲的阿根廷發現的。恐龍在經歷了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後,於大約6500萬年前的中生代白堊紀末期滅絕。所以* * *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1.65億年。
恐龍是指三角龍(撲翼龍)和現代鳥類(長翅目)的近期祖先的所有後代,除鳥類外均已滅絕。恐龍和其他爬行動物最大的區別在於站立的姿勢和行進的方式。恐龍是完全直立的姿勢,四肢直接建在身體下方。這種結構在行走和奔跑方面比其他爬行動物更有優勢。
恐龍滅絕理論
1,大陸漂移說:地質學研究證明,恐龍生活的年代,地球只有壹個大陸,即泛大陸。由於地殼的變化,這塊大陸在侏羅紀發生了巨大的分裂和漂移,最終導致了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恐龍滅絕了。
2.地磁變化理論:現代生物學證明,壹些生物的死亡與磁場有關。當地球磁場發生變化時,對磁場敏感的生物可能導致滅絕。科學家推斷,恐龍滅絕可能與地球磁場變化有關。
3.性別失衡論:由於天氣寒冷,恐龍媽媽孵化出的幼雄恐龍居多,造成了恐龍世界嚴重的雌雄失衡。隨著雌性恐龍的逐漸減少,恐龍家族走向滅絕。
4.酸雨:白堊紀末期可能出現過強酸雨,溶解了土壤中包括鍶在內的微量元素。恐龍通過飲水和食物直接或間接攝入鍶,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後成批死亡。
5、物種鬥爭論:恐龍時代末期,第壹個小型哺乳動物出現。這些動物是嚙齒類食肉動物,可能以恐龍蛋為食。由於缺少天敵,越來越多的小動物最終吃了恐龍蛋,導致恐龍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