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著油紙傘,
單獨的
徘徊在漫長的,
長的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見到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她有。
丁香壹樣的顏色
丁香香味
丁香般的悲傷
在雨中哀悼
難過迷茫
她徘徊在這孤獨的雨巷
撐壹把油紙傘
像我壹樣
像我壹樣。
無聲地
冷漠,
傷心,
又失望了
她悄悄地走近。
接近中,
再扔壹次
會呼吸的眼睛
她飄然而過
很好地
像夢壹樣悲傷迷茫。
像夢壹樣漂浮
丁香園
我錯過了這個女孩。
她默默地走開了,
遙遠
搖搖欲墜的樹籬。
走過這條下雨的小路
在悲傷的雨之歌中
去掉她的顏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
甚至她的。
會呼吸的眼睛
淡紫色的憂郁
舉著油紙傘,
單獨的
徘徊在漫長的,
長的
孤獨的雨巷
我希望飄過去。
像丁香壹樣。
懷恨在心的女孩。
2.戴望舒《雨巷》賞析
雨巷朦朧而不晦澀,“我”是壹個尋夢人。憂郁情緒是建立在對有限生命的自我意識和對感性存在的有限性的超脫之上的。丁香姑娘是詩人理想中的自我——超越現實的自我;是對未來的希望;這是對同路人的呼喚。丁香姑娘和“我”壹樣悲傷,壹樣猶豫。“仿徨”不僅僅意味著迷茫,更詮釋了尋找出路的堅持,給處於仿徨中的人以靈感和走向光明的勇氣,讓我們在更深遠的意義上關心自身生存的價值和意義。《雨巷》是詩人用美麗的“想象”掩蓋醜陋的“真相”的“自我解放”,是“用壹些像肥皂泡壹樣華麗的幻象欺騙自己和讀者”。除了和諧旋律的藝術美,它“在內容上毫無可取之處”。《雨巷》使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詩中狹窄陰郁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孤獨旅人,丁香般憂傷的少女,都是象征性的意象。這些意象同構成壹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了作者迷茫、悲傷、期待的心情,給人壹種朦朧而深邃的美感。音樂性是《雨巷》另壹個突出的藝術特色。詩中運用了重復疊音、重復造句、重復唱腔,產生了旋律的循環和悅耳的樂感。所以葉聖陶先生稱贊這首詩是中國新詩音節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