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樹木和草又變綠了
花瓣像眼淚壹樣流下的地方
孤獨的鳥兒唱出了它們的悲傷
三個月的戰火之後
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
我撫摸我的白發。它長得太瘦了(?北部)
再也拿不住發夾了
翻譯
國落之時,唯有山河依舊,春天的市區雜草叢生。
我很擔心,也很難過,但是看到花開的時候我會哭。離開家人我很心痛。
三月戰火未停,家書彌足珍貴,可值數千美元。
我只有在抑郁和心煩的時候才會撓頭,以至於白發稀疏,插不進去。
詩歌欣賞:
《春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寫的壹首五言詩。
這首詩的前四句描寫了春天長安的淒慘破敗景象,跌宕起伏;在最後四句中,詩人關愛親人、關心國事的感情,充滿了辛酸和悲憤。這首詩比例勻稱,以“花瓣已如淚灑何處”為第壹聯哀嘆國敗,“且孤鳥已吟哀”為第壹聯憂思鄉愁,而最後壹聯則強調憂思深致白疏,對仗細膩,聲音悲壯,表現了詩人的愛國情懷。
作者簡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字美,自稱少陵夜老。漢族,原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並稱為“杜麗”。為了區別李商隱、杜牧和“小杜麗”,杜甫、李白也被稱為“大杜麗”,杜甫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對中國古典詩歌的影響是深遠的,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人稱他為杜士毅、杜工部,也稱他為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伐》、《三官》、《三別》等名篇。
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逃離了戰亂,過上了相對安定的生活,但他仍然關心壹生,操持國事。杜甫雖然是現實主義詩人,但也有狂放不羈的壹面。從他的代表作《飲酒八仙之歌》中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和幹雲。杜甫思想的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著“使君堯舜上位,進而使風俗純潔”的宏願。
杜甫在世時名氣雖不顯赫,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的詩大約有65,438+0,500首被保存下來,其中大部分被杜工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