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幼兒園中班語言兔過橋教案

幼兒園中班語言兔過橋教案

作為壹名教師,我們經常要寫壹份優秀的教案,這有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控制課堂時間。教案怎麽寫?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中班語文小白兔過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語文小白兔過橋教案1壹、活動目標

1,了解兒歌內容,有節奏的讀兒歌,感受兒歌之美。

2.理解“搖搖擺擺跳”這幾個字。

3.懂得做壹個有禮貌有愛心的孩子。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5.感受音樂歡快溫暖的情緒。

二、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

(1)學唱《走》這首歌,把山羊爺爺放進歌裏。

(2)我玩過體育遊戲《過獨木橋》。

2、材料準備:壹個棍子娃娃,壹只兔子,壹只山羊公公,壹張背景圖。兔子頭飾,山羊公公頭飾,小魚頭飾。

三、指導要點

1,活動重點:理解童謠內容,有節奏地完整朗讀童謠。

2.活動難點:理解“搖搖擺擺跳”這幾個字。

3.活動指導:通過說話、演示教具、角色表演等方式,幫助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感受節奏韻律之美。

四、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在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聽著音樂,交替模仿兔子和山羊走進教室的樣子。(宋《行走》)

2.展示圖片和木棒,引導幼兒討論和表達。

問:這是什麽?為什麽叫木橋?

小白兔和山羊公公同時要過獨木橋怎麽辦?(鼓勵孩子大膽表達,註意回應,提高孩子的語言體驗。)

3、視聽朗誦兒歌,引導孩子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問題:兒歌叫什麽名字?兒歌裏是誰?您說什麽?

4.老師操作木偶戲,再次示範背誦兒歌。孩子們欣賞並理解童謠的內容。

問題:小白兔是怎麽走路的?模仿動作,學習“彈跳”這個詞。)

山羊爺爺是怎麽走路的?模仿動作,學習“錯開”這個詞。)

小白兔遇到了山羊的公公。上面寫了什麽?它是如何制作的?

為什麽河水在笑?鯉魚為什麽要跳?

5.老師完整的背誦兒歌,幫助孩子感受節奏和韻律的美。

問題:這首詩好聽嗎?哪裏好聽?(讓孩子評價)

6、孩子學會讀兒歌。

(1)老師們帶著感情讀兒歌,孩子們在後面竊竊私語。(用壹對操縱桿操作)

(2)集體背誦。(引導孩子有節奏地背誦,讀出正確的發音。)

(3)分組分角色朗讀。壹組扮演小白兔,另壹組扮演山羊公公,邊讀兒歌邊表演。(註意引導幼兒表演出角色的動態特征。)

7、分角色表演。引導孩子表演他們角色的動態特征。)

8.討論並理解兒歌的主題。

問題:(1)兔子為什麽讓山羊爸爸先過橋?

(2)在公交車上遇到爺爺奶奶怎麽辦?(接觸體驗)

總結:小白兔是壹個有禮貌、有愛心、尊重老人的好男孩。大家都喜歡。我們也要向小白兔學習,做有禮貌、謙讓的孩子。

附:兒歌

小白兔過橋

兔子穿過了橋,

去橋上看看。

山羊爺爺來了,

搖搖晃晃地走上橋。

小白兔跑回來,

站在橋下揮手,

山羊爺爺,請走吧,

山羊爺爺,妳先過橋。

河水狂笑不止,

小魚高興得跳了起來,

大家都誇小白兔有禮貌。

幼兒園中班語文教案二的設計思路:小白兔過橋;

我以兔子這個富有幽默感、善良、兒童喜愛的動物形象為線索,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生動活潑的節奏和畫面來表現兔子的心理活動。有趣的劇情畫面能觸動孩子的感情,牽住他們的心弦,讓他們興奮。小白兔過橋的時候在想誰?魚和流水是如何贊美小白兔的?兔子最後能過橋嗎?這些問題會引起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仔細觀察和研究。簡單的詩意構思,充滿情節意象的畫面,非常適合孩子的閱讀水平。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詩歌內容,學習跟隨。

2.大膽表演。

3,懂得尊老謙讓,助人為樂。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

活動流程:

首先,觀看課件,激發孩子的興趣

老師:老師今天請了壹位客人。妳認為是誰?(小白兔)小白兔在來我們學校的路上遇到了壹些事情。妳想知道小白兔怎麽樣了嗎?下面我們壹起來看看圖片。

二、學會背誦兒歌內容,進壹步體會兒歌的情感。

老師帶著表情完整地背誦了兒歌,孩子們很喜歡。

(1)課件顯示背景圖1。

1,問:圖上是什麽?妳認為這是什麽地方?河上有什麽?(橋段)(讓孩子們回答)

2.今天老師根據這張圖編了壹首很好聽的兒歌。妳想聽嗎?

3.老師說第壹首兒歌:小白兔,過了小橋,去橋上看看。

4.問:當白兔來到橋上時,誰來了?(指導老師大聲朗讀)

5.教師過渡:兔子接下來做了什麽?讓我們看第二張圖

(2)課件展示背景圖2。

1.在展示圖片的同時,老師帶著表情背誦了兒歌的第二段。山羊爺爺走過來,搖搖擺擺地走上了橋。

問:山羊爺爺是怎麽上橋的?(學會學習)

2、孩子學背誦。

3.老師:兔子過橋了嗎?

(3)、課件展示背景圖3

1.在展示圖片的同時,老師帶著表情背誦了兒歌的第三段。

問;小白兔是怎麽做到的?對山羊爺爺說什麽?

2、孩子學背誦。

(4)、課件背景圖4。

1.老師壹邊展示圖片,壹邊帶著表情背誦兒歌第四段。

問:誰表揚了兔子?

2、孩子學背誦。

第三,第壹次講詩,用動作表演。

老師:這首詩我已經寫完壹遍了。請回答我的問題。

1.當小白兔過橋時,它遇到了誰?

2.山羊爺爺是怎麽在橋上走的?(學會學習)

3.誰誇的兔子?

第四,享受和講述

老師:1。如果山羊爺爺和兔子壹起過橋,橋會怎麽樣?

2.那麽我們的小兔子是怎麽做到的呢?

3.為什麽河流和小魚要贊美兔子?

五、孩子跟著做,加上行動去學習。

六、欣賞《小熊過橋》這首歌。

幼兒園中班語文小白兔過橋教案3活動目標:

1.結合木偶戲朗讀圖片和單詞,讓孩子正確說出小動物的名字和過橋的方式。

2.試著模仿短句“誰過橋?”培養表達和模仿的能力。

3、樂於參與表演,大膽理論角色對話。

4.培養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孩子自制的手指娃娃給壹只手。

2.孩子對壹些小動物的聲音和走路的方式有了初步的印象。

3、磁帶、掛圖、4個木偶、1個四邊形

活動流程:

(壹)開頭部分

秀“小熊”。“小熊今天很開心,因為壹會兒會有很多小動物來慶祝他的生日。然而,要去小熊家,他必須穿過壹座小橋。小熊想:他們能過橋嗎?看啊!別急,誰來過橋?”

(反思:以故事的形式直接揭示主題,壹下子吸引孩子的註意力。整個開始部分很簡單;過渡是自然的)。

(2)基礎部分

1.用圖片演示兒歌的模仿。

老師展示青蛙和蝴蝶的圖片。問題:誰要來過橋?妳是怎麽過橋的?

學短句,小青蛙過橋呱呱呱呱(跳跳)學短句:小蝴蝶飛過橋。

2.兒童的選擇是指“過橋”的自由表演。“妳可以選擇壹個妳喜歡的動物,找壹個妳喜歡的朋友,邊說話邊演示如何和小動物壹起過橋。”

淺談兒童團體表演。教師的巡回指導。

3、結合幼兒表演圖集,將幼兒手指玩偶和教師圖集相結合,編寫《小動物過橋》。

“小動物們來到小熊家,他們編了壹首關於過橋的兒歌。名字叫《過橋小動物》。請過來看看。請用完整的句子告訴老師。

4.讓我們把我班上的這些動物帶到熊的家過生日吧。

教學反思:

這個活動對故事介紹很感興趣,但是在模仿短句和表演的時候,孩子們不太會表達和表演。如引入故事,請小朋友集體表演。先活躍壹下氣氛,效果可能會好很多。

幼兒園中班語文小白兔過橋教案4活動目標:

1,幫助孩子學習詩歌,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如情節、

2、引導幼兒用故事的語言表達詩歌的內容,實現語言形式的轉換。

3,培養孩子理解和表達各種文學作品的能力,

活動重點:

幫助孩子學習詩歌,理解詩歌中人物的情節。

活動準備:

1,小竹竿,小籃子,

2,紙娃娃,頭飾,多媒體,

活動流程:

首先,欣賞詩歌

1,老師讓孩子聽磁帶欣賞詩歌,

2.通過提問讓孩子掌握詩歌中人物和事件的發生發展。

A.這首詩是關於誰的故事?

B.小白兔過橋時看到了誰?

C.當白兔過橋時,他看到了山羊的公公。他怎麽想的?妳是怎麽做到的?您說什麽?

3、看圖,孩子自由讀詩。

第二,表演故事

1,老師和孩子都為表演準備道具;紙娃娃、小籃子、拐杖等。

2、兒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表現形式,將詩歌的語言轉化為對話和對話。

第三,操作告訴

1,老師啟發孩子的思維,讓孩子把詩歌的內容畫成2-3幅圖。

2、引導孩子將畫面內容轉化為敘事形式。

3.展示兒童畫。

老師會把孩子的敘述錄下來,和圖片壹起展示,引導孩子去參觀,互相講述。

附:小白兔過橋的故事

今天的天氣非常好。小白兔穿著漂亮的裙子在馬路上蹦蹦跳跳。她想去河對岸看奶奶。它穿過壹片美麗的田野,來到壹條小河前。河上只有壹座木橋,他正要過橋。。

這時,河對岸走來壹只拄著拐杖的山羊爺爺。小白兔忙著打招呼;“山羊爺爺,妳要去哪裏?”山羊爺爺高興地回答說:“今天天氣真好。我去另壹邊走走。”大白兔,穿得這麽漂亮,要去哪裏?小白兔說:“我今天要去看望我的奶奶。”。"

“這座木橋太窄了,只能壹個人過去。白兔,妳先走!”

“還是妳先來吧!山羊爺爺。”

“不客氣,小白兔。妳先走。”

“山羊爺爺,妳年紀大了,妳先走吧,註意安全!”

山羊爺爺看著小白兔這麽懂事,開心地笑了。他拄著拐杖慢慢走過木橋。山羊爺爺說:“謝謝妳,小白兔!”"

“小白兔不客氣的說!這是我應該做的!”

就這樣,小白兔也過了獨木橋,高高興興地去了外婆家。

啟示:

在路上遇到長輩像山羊爺爺的老人,我們年輕人應該禮貌的幫助。給爺爺讓路,意味著我們尊重長輩,也意味著我們有禮貌。孩子們在家裏見到長輩時應該有禮貌。講禮貌是我們中華文明禮儀之美。妳今天做了嗎?

幼兒園中班語文小白兔過橋教案5活動時間:

活動名稱:分級閱讀《小白兔過橋》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過程,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會讀兒歌。

2.引導孩子學習新單詞:白兔,橋和山羊。

3.讓孩子懂得與人交往時要謙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教具:圖片(白兔、山羊公公)字卡:白兔、橋、山羊

2、學具:每人壹本小本子。

活動重點:

為人處事要懂得謙虛。

活動難度:

大聲讀兒歌,讀卡片。

活動流程:

1,簡介:謎語:長耳朵,短尾巴,只吃蔬菜,不吃(兔子)

2.小組活動:

(1)出示(兔子)牌引出話題。

老師:今天,老師把兔子帶到了教室。壹天,兔子想過橋。他遇見了山羊爺爺。那麽他們之間發生了什麽?接下來,老師給孩子們帶來了壹首名為《小白兔過橋》的詩。

(2)播放VCD,問簡單的問題。

老師:這首詩叫什麽名字?

(3)給我看板書:老師又讀了壹遍《小白兔過橋》。

(4)根據詩的內容解釋詩的意思。

老師:小白兔為什麽這麽說?

(5)老師讀壹遍單詞磁帶,最後壹句引出單詞卡片:白兔,讀三遍,相應引出其他單詞卡片讀三遍。

(6)單詞卡片遊戲:接吻

(7)發小書,壹起讀(圈出的卡片)

(8)拿出來,用行動表演詩歌。

(9)遊戲“兔子舞”

(10)總結:我們今天學了哪些詩詞?小白兔,懂得謙虛,為別人著想,懂禮貌。我們也應該向白兔學習。

活動延伸:孩子在壹起玩玩具或者排隊的時候,也要懂得謙讓,不爭搶別人。如果妳能做到,大家都很喜歡妳。

作業:回家和爸爸媽媽壹起看書。

活動反思:建議把班級分成兩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