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程、、郁達夫等壹起組織“創造社”,積極從事新文學運動。這壹時期的代表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充分體現了五四精神,開辟了中國文學史上的新壹代詩風,是當代最好的革命浪漫主義詩歌。1923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倡導無產階級文學。1926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蔣介石清黨後,參加了中國* * *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
1928年2月,被國民黨政府通緝,流亡日本,潛心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甲骨文研究》等重要學術著作。1937抗日戰爭爆發後,回國任軍委政治部三館主任,後任文化工作委員會主任,團結進步文化界人士從事抗日救亡運動。1946後,站在民主運動的最前沿,成為國民黨統治區文化界的革命旗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並於65438年9月至65438年6月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歷任國務院副總理、文教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長、NPC常委副委員長,當選為中國生產者黨第九屆、第十屆、第十壹屆中央委員。主編《中國歷史手稿和甲骨文文集》,所有著作都編成38卷《郭沫若全集》。曾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副總理。
郭沫若是中國科技大學的主要創始人之壹。1958年5月,為實現科學技術現代化,加快培養國防建設和尖端科技急需的專業人才,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的郭沫若聯合部分著名科學家,向黨中央提出中國科學院創辦新大學的建議。這壹提議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和聶的支持,並得到了中央書記處會議的批準。
同年9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北京正式成立,國務院任命郭沫若為校長。此後,郭沫若擔任中科大校長長達20年,表現出淵博的學識和深刻的教育思想。在他的領導下,科學院貫徹“全院辦學、院系結合”的方針,實行科研與教育相結合的方針,發揮科學院各研究所師資力量雄厚、科研設備精良的優勢,全力支持HKUST建設;確立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科學與技術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倡導“勤於學習、科學與專業並進、理論與實踐交融”的優良校風,建立了培養繁榮型、邊緣型、前沿型科技人才的新型教育體系,形成了開放、開放、兼容不同學校的民主學術氛圍。這些都在中科大未來的辦學實踐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科大建校30周年,東校區豎起了郭沫若銅像。
人生經歷折疊編輯此段
早期折疊
郭沫若是四川省樂山縣人。少年時期就讀於成都石室中學。父親郭朝培經營壹家企業。母親杜傲珍是壹個沒落官宦家庭的女兒。
1914,郭沫若留學日本,在九州帝國大學學醫。1921年出版了第壹本新詩集《女神》,充滿了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女神》是中國新詩的奠基石,郭沫若成為中國新詩的重要奠基者之壹。同年與郁達夫等人壹起創辦了上海文學學會“創造社”,是新文化運動的重要旗手。1922三月15創作季刊出來了。郭沫若這壹時期的詩歌,與胡適等人在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中的作品壹起,影響了臺灣省在日據時期的早期詩歌創作。
1926至1927任武昌中山大學籌備委員會委員。65438-0927年任蔣介石總司令指揮下的北伐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安慶“三二三慘案”後,蔣介石著手清理黨內。郭沫若寫了壹篇反蔣檄文《今日看蔣介石》,指出“蔣介石是流氓、土豪劣紳、貪官、漢奸、軍閥,壹切反動派——反革命勢力的中心力量”,這是“壹股勝過吳、、孫、和張的力量”,然後參加了八壹南昌起義,加入了中國* * *生產者黨。蔣當即要郭沫若,郭於1928年2月避難日本。
折疊流亡日本
流亡日本期間,郭沫若開始研究甲骨文和金文。1930年寫《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他通過引用歷史文獻和馬克思主義對當時人類社會學發展規律的判斷,證明中國也曾經歷過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但這壹理論後來受到黃先帆等人的質疑,黃曾在1979中撰文指出中國不存在奴隸社會),郭沫若由此創立了中國的歷史唯物主義學派,這是過去。隨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綱領的中國* * *產黨走上執政舞臺,本書中的觀點將被視為今後中小學的參考教材之壹。郭沫若憑借這壹時期對甲骨的研究,與王國維、羅振玉、董作斌並稱“甲骨四堂”,並於1948當選為首任中研院院士。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折疊
1937全面抗戰爆發後,郭沫若回國。在日本逗留期間,他娶了壹位日本妻子,她沒有跟隨他到中國。回國後,他去南京拜會蔣介石,然後發表文章《拜會蔣委員長》,贊美蔣介石,但並沒有要求蔣介石原諒過去,不久就見到了汪精衛。後擔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廳長。在此期間,他組織了聲勢浩大的武漢抗日文化運動,發動歌曲、戲劇、電影等各界宣傳抗戰。
他本人也創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戲劇劇本,如《屈原》、《郭沫若的虎象》、《唐棣之花》、《南冠草》、《孔雀膽》、《高見禮》等,其中尤以屈原最為膾炙人口。臺大歷史系教授王元益認為,郭沫若等人這壹時期的作品,開創了壹條大眾形式與精英創作相結合、現代性與民族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文學文化道路。郭沫若在65438年至0948年內戰期間,因其在考古學和甲骨文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當選為第壹屆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省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潘光哲在《知識場的桂冠:從首屆中研院院士選舉談起》壹文中描述了中研院院士選舉和郭沫若當選的過程。
郭沫若的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以及《奴隸制時代》壹書,提出了他對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和封建制階段的看法。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教委員會主任、NPC常務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第壹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委員長、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
郭沫若是中國* * *產黨第九、十、十壹屆中央委員,第二、三、五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郭沫若的其他重要著作有《金文兩周考辨》、《金文考辨》、《甲骨文全集》等,在學術界引起轟動。壹生著作有《郭沫若文集》(卷17)《郭沫若全集》。他壹生的主要文學作品有:《詩之女神》、《星空》、《寶瓶》、《千貓》、《復辟》、《弦集》、《戰集》等。散文《我的童年》《反正前後》《十年創作》《北伐之路》《沸湯集》等。如《三個叛逆的女人》、《屈原》、《虎象》、《唐棣之花》、《高建禮》、《蔡文姬》、《武則天》等。還有《莫若詩選》和歌德《浮士德》的翻譯。《郭沫若全集》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
郭沫若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史、考古學等領域享有崇高的地位。他是繼魯迅之後中國文化戰線上的又壹面光輝旗幟。作品集為17卷《莫若文集》(1957 ~ 1963),新編《郭沫若全集》分為文學(20卷)、歷史、考古三部分,自1982開始出版。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日語、俄語、英語、德語、意大利語、法語等多種語言。其中《天空中的市場》、《平安夜》入選七年級人教版教材。《雷電頌》入選八年級教材。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折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當選為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並於65438年9月至65438年6月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首任校長。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文教委員會主任、NPC常務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主任、第壹歷史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委員會委員長、中日友好協會名譽會長、 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席等重要職務。 當選為中國生產黨第九、十、十壹屆中央委員,第二、三、十壹屆。主編《中國歷史手稿和甲骨文文集》,所有著作都編成38卷《郭沫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