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全國聯合會是“飛雪射白鹿原,笑書神夏倚碧淵安”。
對聯中的作品如下:
《飛狐傳奇》是1960年金庸寫的壹部武俠小說。這是他的第六部武俠小說,可以視為《雪山飛狐》的前傳。
這本書現在收錄在金庸作品集裏。這本書主要講述了《雪山飛狐》主人公胡斐的成長過程。歷史背景是清朝和乾隆時期。
當代武俠小說家《雪山飛狐》,寫於1959年(己亥年)。故事以胡壹刀夫婦為主線,通過包書、苗人鳳之女苗蘭若、平阿四、陶百歲之口,講述了若幹年前與此相關的壹段武俠故事。這部作品基本沒有提到主角胡斐的成長之路,所以作者後來補充了壹部相關的作品《飛狐傳奇》,來講述主角的成長過程。雖然有聯系,但故事結構和內容基本是獨立的。《飛狐傳奇》可以說是《雪山飛狐》的前傳,也可以當做壹本書來讀。該書自出版以來,是金庸作品中爭議最大的壹部。《雪山飛狐》現已收入金庸作品。
《連城訣》是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的長篇武俠小說。最早於1963在新加坡《明報》和《南洋商報》合辦的《東南亞周刊》上發表,原標題為《蘇信鑒》。現收錄於金庸作品集。《連城訣》講述的是壹個農民的兒子狄雲因為天性單純而屢受委屈和欺騙的故事。歷經磨難,他終於看破險惡的世界,回歸自然。這本書語言樸實生動,情節緊湊,故事感人,書中充滿悲憤,讀之令人心酸。《連城訣》是金庸作品中獨樹壹幟的作品,描寫世情、人心、感情,感人至深,遠遠超出了普通武俠小說的範疇,甚至超越了“氣質”二字。
《八龍》是中國著名作家金庸的武俠名著。寫於1963,歷時四年創作(部分內容為倪匡所寫),前後三版,2005年第三版六稿修改,結局大變。
小說以宋哲宗時代為背景,通過宋、遼、大理、西夏、吐蕃等國的武林恩怨和民族沖突,從哲學的角度審視和描寫人生和社會,展現了壹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畫卷。其離奇曲折、牽涉人物眾多、歷史背景廣泛、武打場面龐大、想象力豐富,在“金書”中名列前茅。
“天龍八部”出自佛經,有“世間壹切眾生”之意,象征世間壹切眾生,背後籠罩著無量超然的佛法。書的主題是“人無不義,眾生皆惡”,作品風格瑰麗悲壯。是壹部具有強烈人性和悲劇色彩的史詩巨作。
《八龍》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漫畫、遊戲。2005年,小說第四十壹回《燕雲十八飛騎,奔如虎,煙煙》,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語文讀物(必修)。
《射雕英雄傳》是作家金庸的作品。南宋時期,鮑喜若和丈夫楊鐵心住在江南牛家村,她救了晉國太子洪雁烈,卻使丈夫和義兄郭嘯天身敗名裂。郭嘯天的妻子逃到蒙古沙漠,生下壹個遺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被丐幫幫主洪七公傳授了“降龍十八掌”絕技,更是贏得了心上人黃蓉的芳心。
縱觀神雕俠侶的成長之路,郭靖和黃蓉的合作是實力和智慧的結合,但相比郭靖的親力親為,黃蓉的腦洞自然更出彩。可以說,黃蓉的智慧之線,串起了郭靖先天的理性和後天的勤奮,使其蜿蜒前行,逐漸鋪展成壹幅因果對應的武林英雄成功圖譜。
作者以人道主義為文學心,以理想主義為筆墨,通過反男權中心、傾向女權話語權和人文女性審美觀念的故事程序,在準歷史現實主義的畫板上,在宋金元之變、武俠爭霸、英雄豪傑的宏大敘事背景下,塑造了壹批以黃蓉為中心,才貌雙全、武功超群、聰慧自然的女性形象。
書中闡釋了俠義精神的真諦——俠之大者,報國為民。自幼家破人亡的郭靖,壹直隨母親生活在蒙古大漠。傻乎乎卻有情有義的郭靖也是有福的。他不僅學會了江南六怪的獨門絕技,馬玉的全真教內功,洪七公的降龍十八掌,雙手互傳之術,九陰真鏡等無與倫比的武功,還讓黃蓉這個奇怪的小美人跟隨他壹生。
郭靖已經突破了舊武俠小說中傳統俠客的身份。他不僅俠義狂傲,而且願意為國家和民族甘冒生命危險,體現了儒家俠士的風範。
《白馬嘯西風》是壹部武俠中篇小說,寫於1961,作者是當代著名作家金庸,現收錄於金庸作品集。它描述了哈薩克族和漢族之間的愛恨情仇。主角是壹個叫李文秀的漢族女孩。她的父母在被帶著高昌地圖的強盜追趕後去世,留下李文秀壹個人由壹個生活在哈薩克沙漠中的漢族老人撫養,以及她與壹個年輕的哈薩克部落的愛情故事。這部小說篇幅短小,描寫了多組錯綜復雜的關系。為愛而生,為愛而死,哪裏有愛,哪裏就有惡。這就是白馬嘯西風的成功。
《鹿山公爵》是香港作家金庸寫的最後壹部武俠小說。小說寫於1969-1972之間,背景設定在明末清初(1644 -1689)。1969 10 10月24日開始在明報連載,9月23日結束,1972。連載了兩年11個月。這本書收錄在金庸作品集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