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裏黃河渡口多。
“九曲黃河萬裏沙。”"難道妳沒有看到,黃河的水是怎樣從天上流下,流入海洋,壹去不復返的嗎?".....古往今來,大量關於黃河的詩詞為我們記錄了黃河的興衰。作為壹條曾經承載著中華民族興衰的河流,今天依然留給我們無盡的未解之謎。
黃河裏有幾個古渡口有萬裏那麽長?這些古代的渡船都有著怎樣的傳說?它們是怎麽來的?這些問題無疑是值得探討的。
有人曾說,如果黃河是壹條龍,那麽黃河沿岸的古渡口就是龍的鱗片。其實這句話也應該說古代的渡口是渡河的基石。如果黃河上沒有數不清的渡船,黃河頂多是壹潭死水,沒有多少生機。
黃河阻隔兩岸,渡口使天險近在咫尺。誰也說不清從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的黃河要經過多少古老的渡口。輪渡作為連接兩岸、溝通不同人群的支點,給人們帶來了難以言表的影響。
第壹個黃河渡口是如何產生的,是人們想知道,但又解釋不清楚的問題。可能是原始人放牧的需要,也可能是戰爭的起因。其實自古以來,萬物的起源都是壹個不清楚的問題。
壹般認為,黃河上的第壹個渡口是在鄂陵湖和紮陵湖的交界處。我去過壹次,那裏河水極淺,藏族同胞的牛羊很容易就能跨過黃河。看著黃河兩岸隨意遊走的自由牛羊,不禁想起中下遊人過江的情形。兩者真的有“天壤之別”。
其實嚴格來說,這個路口的渡口並不是黃河第壹渡口。萬裏黃河第壹渡在哪裏?誰也說不清楚。既然說不清楚,就沒必要說了。
說起黃河上的古渡口,就不能不說到青海省瑪多縣,這是壹個眾所周知的地方,因為這裏有壹座以黃河源頭為標誌的牛頭人紀念碑。也被壹些人稱為黃河第壹縣。
黃河上遊第壹個大型渡口就在瑪多縣城邊上。只是過去的渡口現在變成了公路橋。現代化的鋼筋混凝土大橋穩穩地跨過黃河,南邊的果洛、北邊的西寧的車輛都從這裏經過。然而,在黃河上建橋之前,人們必須乘渡船過黃河,或乘木船或木筏運送各種貨物和過黃河走親訪友的路人。所以有人稱這裏為“黃河第壹渡”。
“萬裏黃河萬裏沙”。不同的渡船留下不同的故事。雖然很多渡口已經被各種道路和橋梁取代,但這並不影響民間故事和傳說的傳播。黃河渡口的名字也充滿了浪漫,蓮花渡邊就像是蓮花從那個地方來的地形;青石渡因那裏的青石而得名;君子穿越起源於那個地方流傳的民間傳說;索橋渡是因為在那個地方修建了壹座鐵索橋。
不同的古渡船講述著不同的故事,體現了“壹方水土養壹方人”的地域文化。黃河沿岸的每壹個古渡都與戰爭息息相關,有些甚至與少數民族有關。可見,黃河渡口不僅是漢族獨有的,也是生活在黃河兩岸所有人的渡口。
其實總的來說,黃河古渡還是比較平靜的。黃河的水面雖然很寬,但是很少有洶湧的急流。只有這樣,人們才能方便地過河。比如甘肅靖遠的小口渡,地處紅山峽谷,但人們選擇在黃河拐彎處擺渡,這裏河道狹窄,水深較緩,是過河的好地方。
今天,黃河上仍有大量古老的渡口遺址,如臨津渡口、金城渡口、恒城渡口、風陵渡、孫口渡口、大禹渡口和金毛渡口,這些渡口已使用了數千年。“野渡無舟渡本身”是古人描述的古代渡景。其實黃河上很多古道口自古就是交通要道,鮮有冷清景象。
渡口是人們過河的基石,與河流相互依存。河流創造了渡船,渡船給大河帶來了生機。
中國西部現狀
古渡目睹了篝火的硝煙。
在今天的青海、寧夏、內蒙古、陜北、山西等地,保存了大量的黃河古渡遺跡。僅寧夏黃河上就有16處古渡口遺址,而青海黃河上有30多處渡口遺址。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許多居住在內蒙古和青藏高原的少數民族通過這些古老的黃河渡口“放馬南下”。
很多時候,黃河經常實行關金並存。官渡有木船、木筏等交通工具,有的渡口還配有水手或船工,有士兵和水手、船工等人員管理渡口。所有的工資和費用都由政府支付。
據記載,明清時期寧夏共有16處古渡,包括橫城、高崖、李湘、碼頭、何琳、永康、昌樂、新墩、寧安堡、廣武、老鼠嘴、張藝、青銅峽、冰溝、顏泉山、田家灘南,其中以橫城渡口最為著名。
恒城渡口位於銀川市以東30多裏的黃河東岸。橫跨河西的是壹望無際的黃沙和壹望無際的綠野。有專家考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恒城渡口是古代黃河渡口,有寧和臺,是明代為保護這個渡口不受阻礙而修建的防禦設施。這個平臺高5.5英尺,上面建有3個亭子,四面建有翅膀。平臺外面有壹堵墻,周長90多英尺,高2.4英尺。墻的四面都有沈重的門。管理渡口的官員和守衛渡口的士兵都住在寧和臺上。記載“渡城之危,為陵州之障。”
蓮花渡,又名黃河夏渡,位於今甘肅省永靖縣蓮花村炳靈寺附近。唐代稱杜風林,北宋改稱安鄉官渡。明初,這裏常年駐紮著壹千戶人家。明朝嘉靖年間,年號劉卓請求清廷批準使用官銀,只選用船夫的名字進行公務,改名蓮花村渡口。
在幾千年的烽火歲月中,這些古老的渡口見證了壹次又壹次的戰爭。他們雖然沈默,但黃河蕩漾的背後,是壹個民族的興亡史。
古都故事
君紫金
這是壹個黃河岸邊的小鎮,小鎮外面就是黃河故都君子井。鎮名叫河口鎮,這裏是黃河拐南進入晉陜峽谷的地方。
君子井這個名字來源於壹個古老的故事。據《子簡·劉治》記載,東漢桓帝(公元147年至167年)西訪榆中(今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後轉東到(今河北北部)。隨行人員中有壹位洛陽商人。因為迷路,他去了君子渡口。於今安排他過夜。第二天早上,金昌推門叫他起床趕路時,他已經直挺挺地死在炕上了。沒有辦法,金昌只好當場把他埋了。後來,這個人的兒子從洛陽來到這裏尋找他的父親。當他得知父親去世後,他決定將他的遺體運回家鄉。打開棺材後,他發現父親的金銀物品完好無損,沒有任何損失。於是桓帝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君子井。
銀口渡口
這是絲綢之路上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渡口之壹。這個渡口位於靖遠縣東部,祖厲河流入黃河的地方。相傳漢武帝年間,這裏有個渡口,叫賢陰口。因其重要的交通位置,千百年來壹直在這裏繁衍生息。曾有匈奴、鮮卑、羌、黨項、蒙古等少數民族在此放牧。在《三國誌》和《資治通鑒》中都有提及,但為數不多。其中《三國誌·魏徵》記載,東漢末年,涼州陸水滸(匈奴的壹支)起兵騷擾河西,曹操命張率領數千人馬渡江平叛。張領兵到金城後,部下建議小夜曲不要深入。陸水滸知道消息後,在陰口渡口埋伏了七千騎兵。張知道後,采取了東引西的策略,派了幾個騎兵去使。
靖遠索橋渡
它位於靖遠縣的黃河上。荊說:“隆慶首先創造了壹座通向未來的船橋。”後來被上漲的河水沖走了,它還是坐船過河。因為在小口子村2公裏外的黃河岸邊,所以又叫小口子渡口。公元1614年,人們修建了河西索橋,用纜繩把船拴在河上,上面蓋著木板,供人通行。這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
古代黃河上有很多橋,大部分在青海,當地甚至有壹個傳說:“黃河過江,湟水建橋。”可見古代青海有很多橋。
無論是橋梁還是輪渡,其目的都是連接兩岸,是為了解決黃河上的絲綢之路幹線上的交通問題而建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