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詩歌朗誦 - 盛唐南方少數民族

盛唐南方少數民族

所謂盛唐文化,以玄宗為主導,上至高武,下至德賢。其空間分布覆蓋開元十五路,以Xi、洛陽為中心,向外輻射。玄宗開元天寶室(713 ~ 755)被歷代史家譽為“盛世”,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超過前代,政治統治更加開明,在文化各個層面也呈現出諸多高峰。它既具有中外文化融合、物質狀態變化的時代特征,又具有繼承古老傳統、求新求變的民族特色。以詩歌為代表,李白、杜甫雄渾激昂的盛唐之音,契合岑參報國之誌的邊塞詩,王維與自然交融的田園山水詩,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歷史地理的發展,藝術形式的多樣化,代表民間文化的傳奇文學作品,具有承前啟後功能的科技發展,都是不可或缺的音符。唐代是佛教文化逐漸融合、中國化的重要時代,也是唐人對古今中外各種知識進行總結提煉的時期。大量綜合性著作的出現反映了唐人的整體智力水平。另壹方面,玄宗王朝40多年的統治也並非壹帆風順。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就像壹個裏程碑,標誌著時代的劃分和轉折。由於加速度的發展,這壹轉折點給後代帶來的變異特征越來越明顯。然而,與這壹事件接近或同時,文化發展的這壹變化已經有了線索。本文試圖探討盛唐文化現象的諸多變異特征,進而可視為對籠統談論盛唐文化而忽視其時代差異的研究現象的壹種反撥。

壹個

隋唐時期,以關中門為首的政治勢力統壹中國,重復著各種政治勢力興衰的過程。山東重視婚姻的舊宗族逐漸被關中重視官階的軍事貴族所取代,隨之而來的是選官制度的變化。科舉拓展了普通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仕途,突破了現實秩序中士紳的權力壟斷,強化了知識分子做官參政的欲望。他們以不懈的熱情做出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文學是反映現實最敏感最直接的情感表達,詩歌是聲音。通觀唐詩,是對現實生活的樂觀感受,是充滿青春的執著激情。帶著這種情緒去看自然,是壹種對自然感同身受、贊美自然的強烈情感體驗。現實內容少,更多的是抒發內心喜悅的美感,充滿健康的生活情趣,這是盛唐[1]詩歌的主要藝術特征和審美風格。這是將內在的力量和優美的自然風光自由地轉化為優美的藝術形式,以顯示時代的蓬勃精神。這是先秦以來天人合壹的傳統文化精神的體現。這是《詩經》以來比喻手法的巧妙運用,是南朝詩歌節奏形式的極致發展,是極度繁榮的時代精神所表現出的生命力的外化和對象化,是民族強盛時社會心理的最佳表達。

草書、音樂、舞蹈的流行,與盛唐之聲同出壹轍,反映了同壹個時代的風貌。書法作為壹種“達其情、表其悲、樂”的藝術手段,借助草書尤其是狂草的盛行,達到了與詩歌並行、美如自然的藝術地位。張旭、何、懷素等人的草書。,風馳電掣,震撼人心,把人生的喜怒哀樂傾註在筆墨之中,成為當時書法的時代風格[2]。唐代中外民族大融合和文化大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長安成為了壹個國際化大都市[3]。來自不同地區的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和服飾湧入並在長安的中央舞臺上表演。“人們有不做洋奴的自信,或者說他們從來沒有想過,當他們拿外國的東西時,他們就像拿壹樣自由,他們從來不在乎”[4]。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中,唐人廣泛吸收了古今中外文化的精華,並加以復制和創造。到了玄宗時期,由於上壹代的積累和玄宗自身的善良,樂舞特別發達。廣泛吸收各民族的音樂和樂器,設立左右教學坊和梨園,負責音樂和舞蹈。當時的音樂人有10027,休閑音樂人有千余人[5]。從七德舞、九宮舞、上元舞三大舞蹈內容的變化,可以看出唐代從創業到鞏固政權,穩定後的享受和歌舞的變化。多元化舞蹈和群舞的盛行,表達了壹種歡快愉悅的情緒,卻鮮有悲涼、悲傷、失落和憤慨。

至於盛唐繪畫藝術,“亦變陳、隋、初唐之風尚,以成盛唐之雄渾磊落之風,見前所未有之大觀”[6]。玄宗本人擅長用墨色畫竹子,也是壹時的勝利。盛唐繪畫有兩個特點:壹是佛教繪畫,擺脫外來影響,逐漸具有民族風格,以“五代為風”為代表,強調寫實,發展為風俗畫;二是山水畫法逐漸獨立,分為王維和李思訓兩派。王維南派融禪,逐漸發展成為後世文人畫。值得註意的是,唐代詩畫中關於馬的題材很多,如曹霸、韓幹、陳洪、魏延等。都是畫馬的專家,詩人杜甫和幾位畫家都很親近。畫家們每次有新作品,都會請他賞析詩詞,留下許多關於馬的詩詞。這主要是由於唐代邊境地區對外開放戰爭的需要,非常重視養馬。開元初年,皇家馬廄飼養馬匹24萬匹,開元十三年增至43萬匹。正是這種開疆拓土、建功邊塞的現實需要,詩畫題材大量反映了這個時代的內容。

盛唐時期,由於時代的需要,各種藝術形式都發展到了極致,大多反映了大致相同的時代內容:這就是謳歌自然,生動描繪生活,感嘆世間的歡樂、悲傷和憧憬,通過各種藝術形式表達內心的感受和現實的體驗,形成了壹幅幅波瀾壯闊的藝術畫卷和充滿壯闊的意境。

由於經濟的繁榮和國力的強大,以及科舉制度盛行所帶來的濃厚的社會氛圍,唐人的心理狀態、精神面貌和價值觀念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與客觀外界的聯系中,存在著主體自身的需要和對客體價值的新的肯定判斷,表現為盛唐大多數人把帝國的命運和自身的前途視為同構體,普遍依附於世俗生活。《太平廣記》中關於李不願放棄自己的富貴享樂去學的事例[7]和學者二十多年來不願放棄做官的追求[8]都是證明。“做官”和“結婚”成為唐代知識分子的兩大人生追求。《太平廣記》和唐代各種筆記小說向我們展示了唐代文人和普通百姓世俗生活的各種場景和長篇劇本。如飲酒作樂,與妓女對歌,外出郊遊,用弓下棋,占蔔面相,品茶賞花,鬥雞騎馬,雜耍等等。與這種對現實生活的依戀相聯系的是唐人的行為準則,他們重視信用和忠誠,對生命的無常和魏晉時代多變的世界少有遺憾。這是由於對現實的滿足,導致對人員交流的重視和肯定。這和漢人強大時的普遍心理還是比較符合的。唐朝的人總喜歡拿自己和漢人比較[9],拿現在的朝代和漢朝的聖賢、名臣比較或者比較他們相近的人生經歷和行為。這裏有深刻的社會背景。唐朝是關隴貴族建立的政權,從西到東,從北到南建立了統壹的王朝。東晉以來,南方壹直被視為漢漢文化的正統。唐成為國家後,迫切需要標榜自己的正統。所以老子壹方面是作為遠祖傳入的,同時也是文化上對南方的繼承。初唐時期,所有的帝王文都是用四六種文字書寫的,讓人承認自己是中華文化的正統繼承人。這是壹種深層的心理歸屬,也是民族自尊的表現。古文運動反對宗教迷信,去奢見真純,借用西漢乃至先秦的語言,改革儒學,以正統對抗佛教;從四六篇散文到古文,從形式到內容,都體現了唐人對民族自尊認識的深化。這種改變客體以認同自我的心態,正是唐人逐漸確定的價值觀念。

初唐時期,婚姻觀念也發生了變化,不像南北朝時期,離婚和再婚的事情頻頻發生[10]。尤其是在公主的婚姻中。唐代公主有211位,代宗以前有99位,其中三婚4位,再婚23位,占四分之壹以上。民事再婚離婚不計其數,女性提出離婚的也不在少數。說明唐朝皇室作為西北胡華很深的貴族,在統壹中原後有壹段時間沒有完全漢化。他們打壓山東士紳,影響婚姻禮儀觀念。同時,民族之間的融合頻繁,很難有統壹嚴格的規定,導致前期婚姻關系多開放,少約束。

八年“安史之亂”摧毀了生產力和社會生活。同時,唐朝壹系列的社會、政治、經濟變化也影響了文化的發展。《安史之亂》就像壹種清潔劑,讓很多變化清晰起來,展現出與前期不同的文化內容。

如果說,初唐時期文學藝術所表達的時代精神是對社會空前繁榮的樂觀前景,那麽在這場大動亂之後,它已經發展成為壹種比較深刻的揭露和抨擊現實的內容。它打破了詩人樂觀的期望和理想,變成了對現實和人生的重新審視。中晚唐時期,經歷了對復興的向往和社會矛盾激化、政權衰落的悲哀。在感傷的審美趣味下,詩歌的直接性和哲理性向縱深發展,宋代詩歌更具深刻性和哲理性。中唐十才子並不註重整體感情的表達,而是註重細膩心態的描寫。山水詩不以雄偉奇遇取勝,而善於遠寒,強調工整脫俗的藝術技巧和形式。對社會現實反映最深刻的杜甫是“詩史”,他的詩歌藝術形式是規範的,詩歌規律也是比較嚴格的。隨著對規範和秩序的強調,晏子、杜甫的詩和韓國語成為這個時代所要求的文學藝術的代表。韓愈、白居易、元稹、李商隱、杜牧、皮日休、陸龜蒙等。都推崇杜甫,打壓李。元稹評價杜麗的優劣,即杜甫博采古今,包容各種孕體,無人能超越;但是,李白是極其貶義的。“從此,屬於文獻者,以萬字論為正”[11]。這可以代表中唐以後普通文人的審美。如果說初唐盛行詩情論,此時,言誌論再次興起,重視詩歌的社會功能而忽視對審美規律和特征的探索。到了宋代,美善兼施的功能詩學得到發展,傳統的儒家詩教重新獲得了在文學理論中的主導地位。

中唐繪畫,以筆墨為主的南宗山水畫發展起來,出現了魏延、王載、張o @ ①、等畫家。題材從盛唐的宗教發展到婦女、牛馬之美,山水花鳥也逐漸成熟。世俗人物畫也突破了封建禮教的單純宣傳,出現了張軒、周F÷ng(2)等反映壹般仕女日常活動的繪畫。再比如韓虎à ng @ ③。《宣和花譜》記載的36部作品,大多描寫農村生產生活,比盛唐時期的整體直觀感受更進了壹步。安史之亂後,宮廷樂師被流放到各地,大型樂舞規模難以恢復。宮廷中只存在少數小規模的獨舞和二人轉,處於鼎盛時期的樂舞也隨著帝國的衰落而不再復興。

“安史之亂”被平定後,肅宗、代宗王朝逐漸加強了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和對社會文化的控制。儒家思想作為壹種有利的統治意識形態得到了重申。鹹通進士皮日休上書要求確立孟子,表明了這壹趨勢,出現了壹場復興經學的運動。從初唐(如劉知幾)對孔子和經典的懷疑,到後期對孔孟思想文化主導地位的重新確定,這種變化是基於社會動蕩後統治者要求調整生產和社會關系,加強控制的社會內容。與官方的意識形態控制相反,但作為壹種補充,經濟動蕩之後,士人在尋找填補內心空白的填充物,退守到獨立自主的人生哲學,做官的熱情和欲望讓位於對宗教神靈的信仰。同時,佛教自身的發展也經歷了與儒家思想相同的歷程,完成了中國的進化。早期的天臺宗、三論宗、直宗,在中唐時期因為太拘泥於印度宗教的形式而相繼消亡,而隨後的華嚴宗,尤其是禪宗,則因為變異為中國宗教而突飛猛進。宋明理學吸收了以傳統儒學為主體的禪宗精神和道家思想,成為封建後期思想的主流。

政權後期,山東士紳等官員成分增加,同時出現大量新官僚,要求建立新秩序以保證其地位的穩定,禮法觀念在整個社會重新得到體現。皇帝開始提倡節操,玄宗規定:“夫婦育末,公主有子,已寡,不得再嫁。”[12]公主,社會自不待言。宋明理學更重視貞節,反對再婚。可以說,晚唐是宋明儒學倫理復興的前奏,忠宗教和貞節是後期士人遵循的主要行為準則和價值原則。

這些深刻的社會變化也反映在人與人之間的最高關系,即法律關系上。統治階級憑借其統治地位,以強制手段懲罰危害其利益的人。後期法律制度具有過渡性。唐政府放棄了全帝國統壹法律的原則,不再有像初唐[13]實行的那種具有絕對權威的行政法。根據劉先生的研究,初唐十六項立法活動中,除壹項外,其余十五項主要是關於修改法律、法令、形式、表格,並為適應治理需要而頻繁調整;在後來的七大立法活動中,主要目的是編纂變通的法律形式,如歌後語、刑法等,以應對動蕩的局勢。與此同時,後來的法律越來越保守,很難討論公布和改革祖先的法律[14]。從法律條文內容的變化與變遷中,可以觀察到後期的內容,如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多律實踐、政治混亂等。

盛唐是歷史上各種古今中外的知識和信仰進行整合、歸納、總結、整理、輸出的最繁榮時期。因此,在文化意義上,它更具有過渡時期的特征。在七世紀到十世紀的世界歷史中,它構成了人類文化的主體之壹。

1.盛唐文化的發展與中唐封建政治、經濟的變化同頻振動,完成了從封建前期向封建後期的過渡。初唐政治開明,經濟繁榮,文化相對開放,廣泛吸收國內外優秀文化成果,更多繼承南北朝以來的玄學思潮。佛教的影響越來越強烈,廣大民眾選擇了自己的價值觀,從而造就了封建時代多姿多彩的高峰文化。到了後期,由於時代的動蕩和統治階級對經濟社會關系的調整,傳統儒學的生命力重新顯現,並逐漸上升為壹種壓倒性的、占主導地位的價值取向。還向宋明理學過渡,補充了儒家哲學的傳統命題和範疇,與後期中國封建專制集權制度的高度發展並駕齊驅,形成雙駕馬車,強化了封建統治。

2.盛唐是南北文化融合時期,南北融合完成。先秦時期百家爭鳴,以老子、莊子、屈原為代表的南方楚文化主要與北方以孔孟為代表的齊魯文化對抗。秦漢時期全國統壹,南北文化也加快了合流的步伐。中國文化表現出更多的南楚文化特征[15]。東漢特別是魏晉時期,北方文化發展,以曹魏文學為代表。西晉末年戰亂,士人紛紛南遷,北方多為落後的少數民族所統治。南方文化發展迅速,普遍超過北方。以至於當時南北都認為南方文化是中國的正統。楊迪統壹了北方的南方,仍然高度贊揚南方文學。初唐所有的公私文件都是用四六種文字書寫的。後來古文運動逐漸興起,北體取得了優勢。同時,唐初宰相十分之九以上是北方人[16],這也幹預了文化的變遷。《五經正義》的編撰,在儒家經典中表現出南北統壹,用南朝人較多,慷慨大方。外來佛教文化的沖擊也加速了本土與本土文化的合流。

3.盛唐也是傳統文化中文化創造者和傳播者地位發生變化,文化分層現象明顯的時期。官方文化壟斷不斷被打破,民間文化大發展(尤其是後期)。漢代以經學選士,使文化創造和傳播更多地掌握在世家大族和博士手中。魏晉時期,世家大族也是文化的正統傳承者和壟斷者,文人學者的社會地位只取決於家世和官銜,而不取決於學問本身。所以他們對後世研究者的觀察影響是,時代的差異大於個性的差異。它反映的是社會階層和地位大致相同的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因此不可避免地反映出較少的文化水平。唐代以臣民提升士人,使寒地的所有士人和知識分子都可以憑借自己的文采和學識獲得政治和社會地位,從而改變了政治結構。代表知識階層的文化大量湧現,學校和人才群體的出現就是明證。與此同時,公民文化也得到了發展。這種不同於官方文化的文化,體現了文化中間不同層次的內容,具有明顯的特點,使文藝流派異彩紛呈,欣欣向榮。

4.盛唐也是傳統學術文化發展不平衡的極端表現時期和科學文化的轉型期。中國傳統的重人文、重文藝、輕科學的文化特征,在唐代得到了充分的表現。文學、藝術、歷史高度發達,自然科學相對落後。李約瑟認為唐朝是人文的,而宋朝更側重於科學技術。到了宋代,“深刻的散文代替了抒情詩,哲學的探討和科學的描述代替了宗教的信仰,技術上,宋朝把唐朝設想的很多事情變成了現實”[17]。以數學為例,唐代的數學著作只有三四種,宋代有五十多種。從唐代以前的幾何過渡到宋元時期的數學,是壹個轉折點。唐代人文學科的片面深化,缺乏相應的哲學和科技的比例發展。所以從文化發展的整體水平來看,盛唐時期的文化似乎不如宋代。資深學者陳寅恪、鄧廣明先生詳細講過。

5.盛唐文化作為創作主體,既繼承、闡釋、理解前代傳統文化,又根據時代需要和統治要求對其進行創造性改造,使其具有明顯的個性特征。它還融合消化各種外來文化並加以推廣為己所用,使之成為中國文化的壹部分,這是盛唐文化發展的又壹重要特征。初唐是中外交通最頻繁、交往最密切的時代。而每壹次交流都與文化有關。以宗教為例,除了佛教,還有很多宗教介紹。貞觀九年,景教高僧阿羅本從波斯來到中國,在伊寧廣場設立大秦寺。景教傳入之初,正是景教在德宗建中二年(781)撰寫了《中國景教流行於大秦古跡序》。永輝二年(651),唐朝與大石正式建交,伊斯蘭教隨商人傳入。到貞元十四年(798),大石先後37次向唐大派遣使節【18】。明教最早傳入今天新疆的於田、焉耆、疏勒、高昌。武德時,在長安布政使廣場西南角建有虎嶴寺,貞觀時,崇化、禮泉、普寧、等地均設毛寺。694年,吳後燕元年,波斯人福多帶著二經來到朝鮮,是將摩尼教傳入長安的第壹人。768年,大理三年,回鶻獲準在長安修建摩尼教寺院。這些宗教和佛教壹起,在“會昌法難”中被取締。

從唐代中外文化交流來看,各文化主體都是基於本體的需要,根據本體的文化結構有選擇地吸收外來文化,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與唐朝同時,有幾個大的文明區。周圍的附屬小國都是從屬於這個大文化體系的。他們的認知、價值觀、規範、審美體系不同,使他們具有不同的特點。研究它們各自的文化內容和相互影響,可以完成對中世紀世界文明的整體把握和理解,從而更清楚地了解唐文化的地位。

南亞的印度文化圈。文化的中心內容是佛教和婆羅門教,所有的專門學科都是從神學發展而來的。梵文文學有所發展,梵文戲劇有十余種。數學與天文學關系密切,代數有很高的發展。著名天文學家、數學家聖(Ayabada)提出了地球繞地軸旋轉的觀點,對日食有壹個近似的科學解釋。當時唐朝對印度文化的吸收集中在佛教、天文學、數學和醫學知識上。

阿拉伯地區憑借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吸收了中國、印度和希臘的文化遺產,創造了7世紀至13世紀高度發達的科學文化,在世界科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成就在天文、醫學、數學、化學、物理、地理等方面,是當時世界科學發展的高峰。此外,哲學、文學、歷史學也相應發展,大批阿拉伯商人將乳香、木香等藥物和藥方帶入唐朝。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壹些唐代人很少吸收其發達的科學和文化。

西歐中世紀的政治分裂使基督教以教皇為中心,取得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世俗的學院派哲學、科學、文學都成了神學的附庸。“關於自然的知識只有當它是壹種鼓舞人心的工具,能夠證明教會和聖經章節的教導時,才是有價值的。”【19】教育純粹是為了教會,但語法、修辭、邏輯(初級三門)、算術、幾何、天文、音樂(高級四門)七門課程有利於文化的延續和普及。當大量的世俗學校建立起來的時候,就出現了知識的復興。和唐朝接觸不多,唐朝傳入了壹個基督教景教,但影響不大。

當時的唐朝作為與這三個文明地區並列的東方文化中心,深刻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發展。當時的日本和韓國的學校教育,在課程設置、考試內容、教材等方面,與唐朝是壹樣的。日本當代歷史學家井上靖在《日本文化》壹書中寫得相當中肯:“唐朝的文化是與印度、阿拉伯乃至西歐的文化交流的世界文化,所以學習唐朝也就間接學習了世界文化。”中國文化因其大陸性特征,具有自發性和原創性,因此其封閉性是顯而易見的。在中國古代,只有唐朝受外來文化的沖擊最大,與外界接觸最多,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最開放的。本世紀二十年代,魯迅先生構思楊貴妃的劇本時,有如下想法:“唐代的文化觀念,可以作為我們現代的借鑒。那時候,我們的祖先對自己的文化有非常強的把握,絕不會輕易動搖自己的信心;同時,對於其他文化,他們有著非常寬廣的胸懷和非常嚴格的選擇,絕不會輕易崇拜,也不會輕易唾棄。這正是我們目前迫切需要的態度”[20]。魯迅先生的這壹觀點仍有其現實意義。

總之,觀察盛唐文化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看到,初唐是比較開放的,但後期逐漸收斂,經歷了壹個從放生到收獲的時間過程。後期更像是唐文化與宋文化的過渡時期和低谷期,所以真正具有唐代社會時代特征和個性的是初唐文化。無論從文化層面還是文化範疇,都有區別於其他朝代的獨特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