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蔣芳,發音為fāng jiāng,中文單詞,意思是即將;未來。
單詞來源:
1,《詩、風、簡》:“簡、簡會讓妳起舞。”
2.三國·阮偉紀《夷堅功》:“若見指控,不能說在太陽下耕田,失粟之稅,以免為卒之路。”
3.唐·李白《大獵賦》:“方將榮於,玄風在古。”
第二,Zhuóyěng,讀作Zhuóyιng,壹個漢字,意為洗冠流蘇,比喻超脫世俗,高貴。
單詞來源:
1,《孟子·離婁上》:“滄浪之水,清澈見底,可以容我纓。”
2.金《抱樸子·詩誌》:“能遊於波,不辱也。”
3.南宋陰《文殊》:“體極俗,故立纓者,分高。”
同音異義的原因:
1,構詞的耦合性。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語言的不同人創造的新詞,難以避免語音上的耦合。
2.語音的演變。語音的演變和詞義的變化是不平衡的。壹些在古代不是同音字的詞,由於語音的演變,在現代變成了同音字。
3.意義的分化。有些同音字在古代是多義詞。後來,它們的本義逐漸解體,失去了原有的聯系,但發音沒有變化,產生了同音字。
4.借詞。漢語借詞往往將其語音形式漢化,使其語音形式與漢語詞匯相同,從而產生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