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漢字的起源是什麽?

漢字的起源是什麽?

現存最早的漢字是商朝的甲骨文,約公元前1300年。後來出現了青銅器銘文,演變成西周的大篆,再到秦朝的小篆統壹了六種文字。秦末出現了隸書,西漢出現了草書,東漢出現了楷書和行書。甲骨文、金文、篆書的筆畫婉轉連續,當隸書的筆畫變成橫、豎時,就變成了純粹的方形字,便於書寫,成為古今漢字的分界線。

漢字有6000年的歷史,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長、沒有斷層的文字,也是唯壹被古人繼承並留存下來的文字。漢字的衍生字,如越南語、西夏語、女真語、契丹語等已經消亡,而日語、朝鮮語/韓語只是部分保留了漢字。現代漢字分為繁體字和簡體字。

Oracle編寫功能:

甲骨文是刻在或寫在龜甲和動物骨頭上的文字。在河南安陽小屯村出土,因為這裏曾是商代晚期商王盤庚到帝辛的都城,史稱“殷”。商朝滅國,成了壹片廢墟,後人將其命名為“殷墟”。因此,甲骨文也被稱為“殷墟”。

其內容絕大部分是皇家占蔔之言,故又稱“甲骨文”或“甄蔔”。這種字跡基本上是由契刻的,也被稱為“文琪”或“殷琦”。

甲骨文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它不僅是研究漢字起源最早、最系統的資料,也是研究甲骨文書法的重要財富。從書法的角度來看,甲骨文已經具備了書法的三個基本要素,即用筆、造字和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