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應該遵循以下六個原則。這些原則是常識。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壹個人必須根據語言、邏輯和“簡單的常識”來決定問題和建立自己的行動計劃。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如果妳遵循常識,妳可能會成功。如果妳違背常識,妳就不會成功。當然,成功取決於妳的努力。這壹次,如果妳遵循常識,努力工作,妳就會成功!
首先,簡單性原則
學習英語:從簡單開始。
使用英語:簡單-好,更簡單-更好,最簡單-最好。
當我們在大學的時候,我們的英語老師要求我們閱讀大量的英語。有同學借了原著,第壹頁有20多個生詞,第二頁有20多個......到了第五頁,我不知道第壹頁是什麽意思;到了第十頁,我不知道前九頁寫的是什麽。閱讀變得異常艱難單調,感覺不到任何收獲。讀英文原著變成了查英語詞典,背生詞的過程,變成了苦差事。所以很少有人能堅持到放棄。
他們中的壹些人嘗試了第二次,最後放棄了。是什麽原因呢我覺得違背了“循序漸進”的常識。
所謂“循序漸進”,就是要求妳從“簡單”開始。學習和使用英語應該遵循簡單的原則。當時我正好從簡單的英語閱讀開始。現在,書店裏有很多套“簡易讀物”。我先看500 ~ 800字縮寫的書,再看800 ~ 1500字縮寫的書,再看1500 ~ 2500字縮寫的作品...我能讀懂它們,因為我理解它們;讀起來感覺特別好。當壹個人有了成就感,自信心就油然而生,而且越來越強,從而產生更大的興趣。外國英語文學作品似乎把我帶到了壹個不同的國家,壹種不同的文化,壹種不同的生活,交了壹些不同的朋友。在進入另壹種文化、生活、人和習俗的過程中,產生了壹種強烈的向往和強烈的欲望。我想壹直讀書!
只有從簡單的開始,才容易上手,產生“興趣”,把事情進行下去。英語閱讀要遵循“簡單性原則”,聽說寫都要從最簡單開始,因為簡單性原則有很大的優勢:
1,創造成就感,培養自信。
2.增加興趣。
3.語言朗朗上口。
4、便於學以致用。
然而,中國的許多學生往往不屑於簡單的語言,只尋求理解而不試圖運用所學。中國學生學習英語喜歡追求壹個詞——“難”。雖然學了很多難的東西,但是不會“用”。其實簡單的東西,如果能靈活準確的運用,真的很重要。比如英語口語,人們不看壹個人能說出多難的單詞,關鍵在於他能不能熟練地用最簡單的單詞、句型和語法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英語國家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數量有限的單詞和簡單的句型進行交流。
簡明英語在英語國家已經成為壹種趨勢:在說英語或寫英語時盡量簡單。然而,盡管中國學生已經學會了很多困難的單詞和復雜的結構,但他們甚至不能用簡單的單詞和結構來表達他們的思想。有時候用大詞,壹方面不合適,另壹方面也很難理解。事實上,只有當妳徹底理解了英語中的“小詞”和“簡單表達”時,妳才能熟練地用簡單的英語進行交流。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難詞”和“復雜句型”完全不能用,或者說沒有用。我只是說應該少用或盡可能少用。但是目前的趨勢是“簡單英語”意味著“最好的英語”,這是絕對正確的。事實上,如果妳與外國人面對面交流,妳會驚訝地發現,他們說的英語是如此簡單,妳甚至可能會問自己,妳學了多年的復雜英語有什麽用。
英語學習的關鍵是學容易的東西,然後綜合運用。
第二,數量原則
更好,更好,最好。
中國人學英語精讀,精讀,精讀,精讀,精聽遠遠不夠,更別說壹大堆廢話了。沒有量變怎麽會有質變?因此,中國人在學習英語時必須更加註意“壹般性”。比如,如果妳閱讀量不夠,妳就不能熟練地閱讀英語。如果妳想學習聽力,妳應該聽大量的磁帶,英語廣播,英語電視和英語電影。如果妳想學習英語口語,盡可能多地說英語。學英語不能太急於求成,因為有了“量”才能有“質”的飛躍。
量的積累是必須的。很多人在學習英語的時候,往往會有壹個誤區,認為壹本書代表壹個水平。比如,當我讀完壹本初級讀物時,我會說“我的閱讀水平達到了初級水平”,而當我學完壹本高級讀物時,我會陶醉於“我達到了高級閱讀水平”。剛剛看了壹本初級的英語口語書,我覺得自己的英語口語水平是初級的。看了壹本高級英語口語書,妳以為自己口語高級了。其實英語學習有壹個“點-線-面”的關系。壹本書只是壹個點,無數本書連成壹條線,更多的線形成壹個面。所謂“水平”,就是表面的東西。以閱讀為例。首先,妳要閱讀大量的初級書籍。當妳讀完了30本初級讀本,讀31初級讀本的時候生詞很少,並且能輕松理解,進入作者描述的世界,那麽妳就可以讀中級讀本了。只是讀壹本初級水平的讀物,如果根本沒有很好的基礎,又急於讀壹本更高層次的讀物,必然會“欲速則不達”,自然也就不可能學好。換句話說,無論妳處於什麽英語水平,都需要積累相應水平的量。英語聽說寫也要遵循這個原則。
語言學習是培養壹種感覺,感覺需要量的積累來培養。俗話說,水到渠成。同理,當達到壹定量時,壹種“語感”就產生了。這時候妳要把感受上升到想法,把想法融入到自己的思維中,這樣妳就可以自如地運用英語了。請註意,基礎階段量的積累是最重要的。金字塔的魅力在於其完美的建築結構。有了博大精深的基礎,塔尖才能輝煌。學好英語的道理是壹樣的。壹定要打好基礎,只有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才能學好英語。
在量的積累階段,也要遵循正確的學習方法。
以閱讀為例,壹套簡單的閱讀材料分為六個級別,每個級別有五六個,壹本書大概只有100頁,不到壹周就可以看完壹個級別的閱讀材料。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太拘泥於語法。可以偶爾體驗壹下語法的作用,但重點是理解小說的主題。需要註意的是,我們正在通過英語獲取信息,了解文化和生活,吸收新思想。為了快速閱讀,妳必須閱讀。不要學語言,先樹立量的概念,盡快閱讀。這樣堅持讀三四個月,英語閱讀水平會提高很快。
有人總是問學好英語需要多長時間。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因為沒有衡量英語學得好不好的標準,學英語的速度也因人而異。但是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妳必須有壹個正確的學習英語的方法。其實只要方法對了,很快就能上手。需要壹兩年才能入門,用英語交流。因此,如果妳總是用正確的方法做,妳很快就會學好英語。
第三,重復原則
英國有句諺語“知識是技能之母”。妳可以回憶壹下學習任何技能的過程。無論是遊泳還是騎車,都是重復同壹種動作的過程。任何技能的習得,包括英語,當然都來自於重復。壹種東西重復太多,導致遊戲的核心。⒄⒄⒂⒄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⒂934ω表能裝上嗎?叢?⒅ 1散熱?壹畝保險?跳冷?氨有什麽問題?陀?氨局叫什麽?氨局叫什麽?Mode?跳冷?玻璃氨局部報廢結束?減少撓度⒂鋃 鋃?博安局叫什麽?博安局叫什麽?刀疤?很慘嗎?嘿嘿?⒅ 1熱負荷?哎?打波霸壇隊?哎?哎?陀?妳想抽波巴桃嗎?拇指?選擇壹個,聽20遍。在剛開始學習英語口語時,重復的原則更為重要。因為,剛學完口語,背了壹些英語,我就會找我的夥伴練習,重復學過的東西。“重復原則”和“數量原則”缺壹不可,要有機統壹。學習英語中的任何技能:讀、聽、說、寫,都必須在數量原則的基礎上重復。英語中肯定有壹些單詞或者句型是妳理解透徹,掌握的。妳可以靈活運用它們進行交流。請註意,妳掌握的這些單詞和句型壹定是重復了無數遍的。這些重復的東西已經成為妳的壹部分,妳可以自由運用。重復是人們記憶最重要的方式。重復使人準確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規律。量的原則要求妳多看、多聽、多說、多寫,強調“盤”字。重復原則要求妳多次做同壹件事,也就是強調壹個字“精”。所以看起來兩者是矛盾的。但是矛盾不可避免。我覺得世界上最好的東西壹定是矛盾的。因為只有兩個矛盾體才能產生使主體前進的最大力量。好的英語學習方法也要爭取矛盾的統壹。要積累壹批書,攤開來看,同時要把壹本讀本、壹本口語書、壹盤磁帶、壹部電影學透。在量的基礎上“提煉”壹些內容是很重要的。
第四,模仿原則
語言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身份標識,其應用“規則”是可以遵循的。兒童的語言學習是壹個模仿的過程。他們每天都在模仿自己的父母,身邊的人,電視等可以模仿的東西,而且模仿的越來越多。突然有壹天,他們停止模仿,逐漸形成融合自己性格特點的語言方式。
作為壹個英語學習者,我們必須模仿我們已經擁有的東西,沒有經歷模仿到位的“創新”就意味著錯誤。創新來源於模仿,模仿是學習英語的基礎,也是創新的基礎。只有通過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語的靈魂和精髓,才能談得上自己的語言風格。
學習英語時,模仿的原則至關重要。比如學習語音學的時候,要反復練習音標、單詞發音和讀句子、文章。在練習中,盡量模仿音標和單詞的發音,同時模仿句子的語氣和節奏。模仿對學好語音很重要。如果妳想學英語口語?模仿也很重要。學習英語口語時,盡量模仿所讀所聞。當然,如果妳以重復的原則去模仿妳所讀過的,聽過的,那就更好了。如果妳想學習英語寫作,模仿的重要性就更加明顯了。妳得看各種文章和名篇。看了很多遍,真正理解了,就要壹絲不茍地模仿。盡量模仿,這是英語學習中最基本的常識。
我的壹個朋友英語口語非常好。他在談到學習英語口語的秘訣時,總是說:“外國人說什麽,我就說什麽;外國人寫什麽我就寫什麽。”真是壹炮而紅!
五、突擊原則
想學好英語,需要采取“速戰速決”的策略,找到“快速進入角色”的感覺。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動力和興趣把學習堅持到底。妳還記得妳是如何學會騎自行車、遊泳或開車的嗎?妳是通過短期的“大量突擊”練習掌握這些技能的嗎?學習技能的元素是壹樣的,就是去無數次的突擊訓練。當然,學習英語可能不是學騎自行車或遊泳那麽簡單,但掌握和使用英語確實是壹門技能。學習壹門技能,突擊原則是最重要的。
我在學英語的時候就用過這種突擊強化的方法。剛開始學英語,讀了三個月英語。從簡單的閱讀材料開始,堅持每天盡可能多的閱讀。通過驚喜英語閱讀,我不僅學到了詞匯,還熟悉了各種語法現象,更多地了解了西方的生活、文化和思想。然後,我就去加強聽力了。經過三個月的聽力突擊,我回去加強英語閱讀。加強閱讀後,加強聽力。強化聽力之後,再強化口語。根據這個原則,我們應該加強閱讀-聽力-口語-寫作。用這種方法學習英語進步很快。從某種意義上說,英語學習就是壹個強化正確觀念的過程:強化單詞發音、單詞用法、句型、組織的觀念。比如想突破發音,就要安排壹段時間(比如15天)。在這15的日子裏,我每天都在學語音學,聽語音學,模仿語音學,每天都在學“虎膽龍威”。15天之後,感覺自己的發音有了很大的進步,掌握的差不多了就可以停了。請註意,在模仿的同時,也要記錄下自己的發音,認真找出自己的發音問題並改正。壹段時間後,按照同樣的方法攻擊聲音。這樣反復突擊五六次,妳的發音壹定會變得最好。句型、閱讀、語法、聽力、口語也要有這樣壹個反復突擊強化的過程。
壹個人的精力不可能永遠充沛,反復做同壹件事會變得單調,所以需要采用間歇突擊強化的方法。英語學習的過程應該由強化突擊階段組成。
第六,興趣原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英語,壹定要有興趣,努力培養這種興趣。如果妳對英語不感興趣,妳就不會有持續的熱情和動力,也就很難堅持英語學習。相反,壹旦妳對英語產生了興趣,並努力培養這種興趣,妳就會不自覺地去做,帶著強烈的欲望去讀、聽、說、寫英語。妳會主動找人練英語,會找壹切提高英語的機會來提高英語。妳的英語會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妳不知不覺就學會了英語。所以“興趣”在學好英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盡管知道興趣的重要性,但很少有人有意識地、有步驟地培養和發展他們對英語的興趣。
英語學習的誤區
下面說說不喜歡學英語或者遇到困難又不得不學英語的英語學習者。
不得不說,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習英語真的是事倍功半,或者說效果微乎其微。學不好就是不愛學,不愛學就是學不好。這是壹個惡性循環。妳必須改變妳學習英語的觀念和方法,逐步培養妳的興趣和信心,才能最終走上正確的道路。
很多處於這種心態的英語學習者,學習英語只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比如,為了考個大學英語四級/六級證書。他們覺得學英語對他們未來的職業和發展影響很小或者沒有影響,學英語是浪費時間。事實上,我不同意所有的人都應該從中學到大學學習英語。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說,工作之余接觸英語的機會很少。英語是否應該在中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但這需要壹段時間來改變。既然大政方針短期內不會明顯改變,我們還是要學英語。既然想學,為什麽不讓自己先產生興趣,從而選擇更輕松的學習方法呢?
從初中到大學,我總是看到很多人努力學習英語,在英語學習上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但收效甚微。或者他們學四個小時,也許我半個小時就能掌握。還有很多人因為屢戰屢敗,發誓再也不學英語了。看到這些人,對於我們的英語啟蒙和基礎英語教育,我感到很難過。這就是為什麽我長期以來壹直決心成為壹名英語教師。因為他們剛學英語的時候沒有培養對英語的興趣,沒有掌握好的學習方法,所以學習效率低。做不喜歡的事,就做不好。即使做到了,也要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我覺得是浪費。
其實學好英語並不是很難,尤其是如果妳只是想學習高考或者四六級,甚至是專四,我覺得只要妳有壹個好的學習方法和心態,再怎麽努力都沒有問題。我中考142/150,高考122/150,四級85,專四62(2003年專四,由於難度大,及格分數從60分降到56分,我..至今也沒想明白為什麽這麽低。2003年“專四”最難的聽寫部分,我考了12/15分。我的專八成績還沒下來。當然,成績不能說明壹切。有很多成績比我高很多的同學,但關鍵是我在英語學習上真的不“努力”,就是不像很多人那樣努力學習。我平時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時間比課堂上系統學習的時間多。
首先,有壹點是肯定的。討厭學英語的人,在剛接觸和學習英語的時候並不討厭。這種對英語的厭倦甚至抵觸,是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逐漸產生和惡化的。我總結了壹下這種厭倦的原因,主要是老師忽視了英語教學興趣的培養,也可能是老師傳授英語知識的方法或手段比較死板,比如:
1.過於強調語法規則的解釋,所謂死扣語法。
2.海上戰術。即讓學生做大量高難度的英語知識練習,讓學生在犯錯的挫敗感和失敗感中學習英語。
3.忽視學生規範、地道口語發音的培養,導致很多學生發音不好,不敢張口說英語。
4.老師講課缺乏激情,照本宣科,像活字典壹樣當老師。
5.沒有向學生詳細講解如何正確記憶單詞,使他們在記憶單詞的過程中飽受遺忘之苦。
6.強調英語學習的目的,忽視英語作為交流工具的作用,導致課堂上師生之間缺乏互動。
7.老師缺乏個人魅力,吸引不了學生,講課也無法引人入勝。
從上面可以看出,老師對英語初學者的啟發和指導是多麽重要。也許老師無意中對某些方面教學的忽視,會導致很多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力量。
客觀地說,中國的英語教育事業,尤其是英語基礎教育,近年來有了很大的發展和變化,湧現出了很多優秀的壹線英語教師。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由於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平衡,這些教師大多存在於省級重點學校和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的學校。對於大多數普通學校來說,這樣的老師數量有限,而且在不斷流失。在這種情況下,要求英語學習者不能僅僅依靠老師的教學,還要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去探索和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習是艱苦的工作,學習壹門語言更是難上加難。為什麽這麽說?
以學習漢語為母語的過程為例。我們出生後幾個月就開始牙牙學語,周圍環境的影響對語言學習非常重要。在我們會寫中文之前,我們可以非常熟練地用中文表達自己的觀點,不用系統地學習語法就可以說英語,而且我們在學習中文的時候也從來沒有做過那麽多選擇題。隨著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語文知識科學體系的學習,我們可以更熟練、更有規律地使用語文,可以更清晰、更準確地表達自己、傾聽他人。同時,我們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也上了壹個臺階。從開始學習到掌握漢語,大概需要十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的每壹天,我們都在使用它。我們學中文用中文,學其他科目也用中文。使我們的語言能力在學習和使用中不斷進步。
人類有學習語言的本能,也習慣了在我們上面提到的規則下學習語言。然而,我們的外語學習卻相反。例如,當我們學習英語時,當我們不能很好地說英語時,我們首先學習語法。當我們不擅長閱讀時,我們已經學會了壹些單詞的拼寫。而且上課只能說幾套完整的英語或者用英語造幾個句子。這樣學習外語,違背了人類學的規律,必然會給我們的學習造成很多障礙。比如單詞拼寫不準確,容易忘記;語法不紮實,應用不靈活,受母語影響嚴重。另外,發音更差。即使單個單詞發音準確,句子的語調、重音、停頓都不地道。
面對如此多的困難,我們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很容易沮喪和氣餒。因此,在學習英語時,壹定要揚長避短,化劣勢為優勢,盡量使學習英語的過程符合學習漢語的規律,即符合人類學語言學習的規律。
我們無法在完整的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但我們可以盡力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比如,妳可以每天聽英語廣播,看英語頻道的電視節目;或者每天看壹部英文電影或連續劇;或者看壹些英文報紙雜誌。其實,創造壹個“被動”的英語環境並不難,只是被動的聽和看是不夠的。我們應該積極地用英語來表達和交流。比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用英語和老師交流;課後找機會接觸外教;或者多向口語好的同學學習,甚至在網上找外國朋友用英語交流(可以用Pal Talk這個軟件)。即使是壹個人的時候,妳也可以扮演兩個角色,進行即興的英語對話。
總之,學英語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更不是只在課堂上學。我們應該在生活中時刻註意英語。多看國際新聞,多了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各種奇聞軼事,即使我們通過中文了解這些,對我們學習英語還是有幫助的。
也許有人會問,生活中要註意英語可以做些什麽?其實可以從關註各種英文縮寫開始。比如我們去銀行,可以看到ICBC(中國工商銀行);要吃快餐,可以看肯德基(肯德基)、麥當勞;;去保險公司,妳可以看到PICC(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看新聞,妳可以經常聽到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世衛組織(世界衛生組織),世貿組織(世界貿易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教育和科學組織)等等。有了電腦,妳會遇到很多英語,比如PC(個人電腦)、CD-ROM(光盤只讀存儲器)、IE(Internet Explorer)、HTTP(超文本傳輸協議)等等。使用數碼相機時會經常看到AE(自動曝光)、AF(自動對焦)等等。
我們在生活中有很多機會接觸英語。關鍵是我們能不能小心。在生活中發現英語,在生活中鞏固英語,讓英語學習貫穿每壹刻。換句話說,英語學習的過程不是整篇整篇的撿,而是壹篇壹篇的撿。所以我們說,學好壹門外語的人,都是比較細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