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白色的波浪與大海相連,
平沙遼闊無邊。
我走了就找不到了,
於是東海成了桑田。
翻譯
白浪壹望無際,與大海相連,岸邊的沙子壹望無際。日復壹日,年復壹年。海浪從未停止沖刷沙子,因此事物的演變發生了變化。
給…作註解
①東海變成桑田:神話中的仙女麻姑自稱三次看到東海變成桑田。後來,意味著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贊賞:
這個詞指出了潮汐波動的規律和巨大的力量,它不斷地沖擊著海岸,使它不斷地發生變化。雖然這種變化不容易衡量,但洪濤正在變成葉萍,綠島正在不知不覺中變成桑園。
白居易簡介
白居易(772-846),本名樂天,晚年名香山居士。原籍太原(今山西),後遷居下鄧(今陜西渭南縣)。早年家境貧寒,對社會生活和人民疾苦有更多的接觸和了解。唐德宗貞元十六年(800),中進士,授省學秘書。在唐憲宗元和年間,他擔任左贊善的醫生。元和十年(815),宰相吳被平陸使李石道處死,白居易因急於捉拿兇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調任中州刺史。長慶初年,唐穆宗被任命為杭州刺史。他積極興修水利,修築防洪堤壩,排幹湖水,灌溉農田數千公頃,成績斐然。鮑莉元年(825),他被任命為蘇州刺史,後又官至刑部尚書。唐武宗會昌六年(846)去世,享年75歲。著有71卷《白常青集》。
在文學上,他和元稹都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和中堅力量,主張“文章要及時寫,歌詩要為物寫”,反對沒有其他寄托的“戲雪做花草”的作品。他的諷刺詩《秦中吟》和《新樂府》廣泛而尖銳地揭露了當時的政治黑暗,抨擊了現實中的流弊,表現出愛恨分明的進步傾向。除了諷刺詩,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也是獨樹壹幟,是千古絕唱。白詩的語言通俗,樸實無華,質樸自然,沒有雕琢的痕跡。他的詩刻畫人物形象生動,感人肺腑,藝術造詣很高。
他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要及時寫,詩要為物寫。他寫了許多感嘆時代、反映人民疾苦的詩,對後世影響很大。
白居易和李白、杜甫壹樣,嗜酒如命。
張文倩在《苕溪魚藏從化》中說:陶淵明雖然愛喝酒,但由於家境貧寒,不能經常飲酒。和他壹起喝酒的都是撿柴火、抓魚、種地的農民,地點也在樹林和田地裏。白居易在家釀酒,每次飲酒必有絲竹相伴,妓女伺候。和他壹起喝酒的都是社會上的名人,比如裴度,劉禹錫。
67歲時,他寫了壹本醉音先生的傳記。這個醉酒的尹先生就是他自己。他在傳記裏說有壹個人叫醉音先生。他不知道自己的名字、籍貫、官職,只知道自己做了30年官,退休到了洛杉磯。他住在池塘,竹竿,樹,亭子,浮橋等等。他喜歡喝酒,朗誦詩歌,彈鋼琴,和酒鬼,詩歌空間社,鋼琴愛好者壹起玩。事實也是如此。洛陽內外的寺廟、山川、春石,白居易都去過。
每當天公作美,或下雪,他就邀請客人到他家,先刷壇子,再開詩,再捧絹竹。於是壹邊喝酒,壹邊背詩,彈鋼琴。有壹個男孩在玩“穿著禮服和羽毛”和壹個小妓女唱“楊柳枝”,這是壹種很大的樂趣。直到大家都喝醉了才停下來。白居易有時心血來潮去野外玩,在車上放壹架鋼琴和壹個枕頭,在車兩邊的竹竿上掛兩個酒壺,抱著鋼琴喝酒,高高興興地回來。
據《可憐的紀悠》記載,白居易有壹個池塘,他可以在那裏劃船。他招待客人,有時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掛壹百多個空袋,裏面裝著酒和佳肴,隨船同行。當他想吃或喝的時候,他把它們拉起來,當他吃完或喝完時,他又拉起壹個,直到他吃完或喝完。
這樣看來,肯定和陶淵明的困境不同。
方紹《翟波辨》卷上說:白樂天寫的二千八百首詩中,有八百首是醉的。這個數字不小。
他喝酒的時候,有時候壹個人喝。比如他在蘇州做刺史的時候,公務繁忙,用酒罷免他。他喝了壹天酒來緩解他九天的辛苦。他說:別小看壹天的醉酒,那是消除九天的疲勞。如果妳沒有九天的疲勞,妳怎麽能治好國家的人民?壹天不醉,如何娛樂身心?他用酒來結合工作和休息。
更多的是和朋友喝酒。他在《與李十壹醉記元九》詩中說;花時醉斷春愁,醉時折枝作酒。《致元稹》詩中說:花遊鞍馬,雪中壹杯酒。在《飲酒飲酒與夢及約後期》詩中,他說;* * *放壹桶壹萬,三年看七十。他在《憶袁九與李十壹醉》詩中說:舊瓶中有壹線綠,靜爐中有壹抹紅。隨著黃昏,雪即將來臨,來杯酒怎麽樣?等等,等等。
白居易享年75歲。葬於龍門山。魯鎮,河南伊寧人,在石頭上刻了醉陰先生的傳記,立在墓側。傳說洛陽人和各地遊客都知道白居易壹生嗜酒,所以都來敬酒掃墓。墓前寬闊之地,常濕,未幹之時,可見他為後人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