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也叫坑,上面覆蓋著偽裝的坑。原意是捕捉野獸或挖壹個偽裝的坑來捕捉敵人,上面蓋著偽裝,壹踩就掉坑裏,比喻害人的陷阱。
引用解釋:
1,《禮記·中庸》:“人皆言知,驅走並收壹切陷阱,而非知。”孔對說,“陷阱就是坑。透地為坎,豎刃在中困獸。”
2.重復“印度人”:“畢薩羅的軍隊全副武裝,已經提前布下陷阱。”
3、東漢班固《韓曙史·貨殖下》:“府縣法誘人而陷之。”顏師古註:“嗯,穿透地面困住野獸。”
4.宋·陸遊《第壹回雜記》:“平地知多陷阱,小兒各處尋梯媒。”
5.清·戴名世《瞎子說》:“不自知者,常也。”
6.清·蒲松齡《聊齋誌異·新施思娘》:“女知陷阱深,宜勸服以假服,以免刑罰。”
造句:
1.不管前方有多少險灘、暗礁、荊棘、陷阱,只要找對了路,就能順利前行。
2.沒有危機是最大的危機,滿足現狀是最大的陷阱。
3.驕傲自滿對我們來說是壹個可怕的陷阱;何況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挖的。
4.晚上走黑路,白天繞道;腳上踩陷阱,手上掛荊棘;可惜,這個時候我們應該做的是停下來,想壹想,再想壹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