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怎麽寫?通過數學活動、故事、吸引人的課堂、合理的要求、師生談心等方式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主觀作用下上升和進步。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五篇關於高中數學學期教案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1

壹、指導思想

在學校和數學組的領導下,嚴格執行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制度和要求,認真完成各項任務,嚴格執行“三項規定”和“五個嚴格”。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生可以在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提高自己的數學潛能,為自己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二,教學措施

1,以潛力為中心,以基礎為依托,調整學生的學習習慣,調動學生的學習意向,讓學生多做工作,多動腦,培養學生的計算潛力、邏輯思維潛力和運用數學思維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壹般來說,學生每節課要練習20分鐘左右,才能充分發揮主體作用。

2.堅持每壹部教材的群眾研究,充分發揮備課組群眾的力量,精心備課,努力提高課堂效率。調整教學方法,采用新的教學模式。

3.抓好落實。當天的數據要當天消化,加強每天、每月通關演練的檢查和實施。堅持每周練習壹次,每章考壹次。通過每周練習突破壹些重點和難點,查漏補缺考試的章節,考後點評章節的不足。

4、周練章考,認真把握試題選擇,認真把握高考脈搏,註重基礎知識的考查,註重潛力的考查,註重思維的層次性(即解法的多樣性),及時引入壹些新題型,加強應用題的考察。堅持群眾調研,努力提高每次考試的效率。

5.註意對所選例題和習題的把握:

6.精心規劃,合理安排,彰顯數學學科特色,註重知識潛能的提升,增強綜合解題潛能,加強解題教學,讓學生在解題探索中提高潛能。

7.從“貼近教材、貼近學生、貼近實際”的角度出發,選取數學系生活、生產、環境、科技等方面的典型問題,有計劃、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訓練,給學生更多鍛煉各種潛能的機會,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數學綜合潛能的目的。基礎紮實的學生,如果不脫離基礎知識,不壹定要有很強的潛力。在教學中,他們不斷地將基礎知識應用於數學問題。

三,對自身的要求——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1.認真教好每壹節課。

備課時要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每壹節課,利用群眾的智慧制作課件,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為教學服務,提高45分鐘課堂的效率。

2.嚴把考試關,認真做好每壹份復習資料和練習。

在教學中,應要求學生根據教學進度完成相應的練習,教師應檢查並作必要的點評。老師要提前指出學生不該做的題,以免影響學習。三類練習(大練習、訓練、月考)每個人都可以出(備課組出月考,其他老師出大練習、訓練卷),組長嚴格把關後才能用。註重考試質量和試卷分析,定期組織備課組教師分析學習情況,發現問題,找到對策,及時解決,保證學生學習意圖的不斷提高。

3.做作業批改,加強輔導。

我們的工作對象是壹個活生生的對象——學生,在這裏我們需要關心、幫助和鼓勵。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做很多細致的工作,比如批改作業,輔導困難,及時鼓勵等等。對於數學學習已經有困難的學生來說,性格更重要,教我們輔導更重要。在教學中,要盡快掌握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輔導工作,不僅要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還要給他們信心,調動他們自己的學習意願,幫助他們樹立良好的學習態度,積極投入學習,變“我要學”為“我要學”。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2

壹、基本情況分析

教兩個班,153和154,其中153是文化班,51男生,22女生;154班是美術班,男生23人,女生21人,音樂人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註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習方法,立足社會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潛能,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意識和潛能,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推薦

1,深入學習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掌握知識的邏輯體系,認真理解教材改革的實質,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教材、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教材的教學要求,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教材有意無意的加深和拓寬。同時,總的來說,要註重數學的應用;註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比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視野)來拓寬知識的廣度,尋求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理解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充分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善用章節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閱讀材料的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組織研究型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需求;總結和復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信息和特點,實施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每章的難點制定教學課題,每人每學期指定壹個課題,安排壹到兩節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周舉辦壹至兩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實施課外活動。整理加強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資料,加強高水平學生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3

壹.教材

本學期將完成《必修數學①》和《必修數學④》(人教版A)的學習,教學輔助資料包括《三維設計》和部分單元練習及自願訂閱學習方法的閱讀資料。二,教學目標和要求

(1)數學①前半部分的完成主要涉及三章:

第壹章是集合與函數的概念(約13課時)

通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感受到用集合表達數學數據的簡單性和準確性,幫助學生學會用集合語言表達數學對象,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1.了解集合的含義,了解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初步掌握集合的表示方法;

2.了解集合之間的包含和相等的關系,識別給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和空集的含義;

3.要理解補集的意義,我們會在給定的集合中找到壹個集合的補集;

4.要理解兩個集合的並與交的含義,我們就要求兩個簡單集合的並與交;

5.滲透數形結合、分類討論等數學思想方法;

6.在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類比獲取集合、集合間關系等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潛能。

第二章函數的概念和基本初等函數ⅰ(約14課時)

本章教學要立足現實生活,從具體問題入手,以問題為背景,按照“問題情境—數學活動—利益建構—數學理論—數學應用—回顧”的序列結構,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歸納、抽象、概括,用數學方法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進壹步感受到函數是探索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基本規律的工具和語言,學會用函數的思想和變化的觀點分析和解決問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目的。

1.了解函數概念的背景,學習和掌握函數的概念和性質,借助函數的知識表達和描述事物的變化規律;

2.了解有理指數冪的好處,掌握有理指數冪的運算性質;掌握指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理解對數的概念,掌握對數的運算性質,掌握對數函數的概念、圖像和性質;理解冪函數的概念和性質,理解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時描述客觀世界變化規律的重要數學模型;

3.理解函數與方程的關系;會用二分法求簡單方程的近似解;了解功能模型及其好處;

4.培養學生理性思維、辯證思維、分析和解決問題、創新意識和探索、數學建模和數學交流的潛能。

第三章函數的應用(約9課時)

結合實際問題,感受運用函數概念建立模型的過程和方法,體會函數在數學等學科中的重要性,初步運用函數的思想去認識和處理現實生活和社會中的簡單問題。學生還將學習利用函數的性質尋找方程的近似解,理解函數與方程的有機聯系。

1.結合二次函數的圖像,確定壹元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和個數,從而了解函數零點與方程根的關系。

2.根據具體函數的圖像,在計算器的幫助下,用二分法求出相應方程的近似解,明白這種方法是求方程近似解的常用方法。

3.用計算工具比較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的增長差異;結合實例,可以理解線性上升、指數爆炸、對數增長等不同函數類型增長的含義。

4.收集壹些社會生活中常用的函數模型的例子(指數函數,對數函數,冪函數,分段函數等。)了解函數模型的廣泛應用。

(2)下半年數學④的完成主要涉及三章:

第壹章三角函數(約16小時)

通過本章的學習,有助於學生了解三角函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系,以及三角函數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廣泛應用,從中感受數學的價值,學會用數學思維方式觀察和分析現實世界,解決日常生活和其他學科中的問題,養成數學應用的意識。

1.理解任意角和弧系的概念;

2.掌握任意角三角函數的定義,了解同角三角函數的基本關系和歸納公式;

3.了解三角函數的周期性;

4.掌握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

第二章平面向量(約12課時)

在本章中,學生可以了解平面向量豐富的實用背景,了解平面向量及其運算的優點,用向量語言和方法表達和解決數學和物理中的壹些問題,開發運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潛能。

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法;

2.掌握平面向量的加減乘除運算;

3.了解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標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

4.為了理解平面向量的乘積的意義,我們將使用平面向量的乘積來解決有關角度和垂直度的問題。

第三章三角恒等式變換(約8課時)

通過推導兩角和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雙角正弦、余弦、正切公式,和差相乘、和差相乘、半角公式的過程,使學生在體驗和參與數學發現活動的基礎上,理解向量與三角函數的關系,向量與三角等價變換公式的關系,了解和掌握三角變換的基本方法。

1.掌握兩個角和差的余弦、正弦、正切公式;

2.掌握雙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3.能正確使用三角公式簡化、評價和證明簡單三角函數的恒等式。

三、教學常規的要求和建議(要點)

根據學校對教師的常規要求,結合籌備組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建議,希望教師自覺貫徹和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努力做到班間平均差距達到學校的要求。

1,做好傳幫帶,達到學校教務處要求。這個群體新分為1青年教師,1中學生,2名中學生,4名高級教師。除學校要求的參加講座、與群眾交流等教研活動外,組內教師定期聽課、相互交流不少於總聽課次數的壹半。

2、群眾參加小組的專題備課2-3次,每次中心發言人要有準備好的發言材料,並有其他教師補充發言記錄。

3.教師每周收批學生作業的次數不少於總課時數的五分之三(正常課時作業至少收批三次)。

3.每節課都要有教學目標和重點,突出要解決的問題、方法和過程。

4、做好教學反思工作(至少每周壹次)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4

壹、指導思想:

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的基礎上,學生可以進壹步提高作為未來公民所必需的數學素養,以適應個人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具體目標如下。

1.獲得必要的數學基礎知識和技能,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和結論的本質,了解概念和結論的背景和應用,了解其中蘊含的數學思想和方法,以及在後續學習中的作用。通過不同形式的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體驗數學發現和創造的過程。

2.提高空間想象、抽象概括、推理、運算求解、數據處理的基礎潛能。

3.提高數學提出、分析和解決問題(包括簡單實際問題)的潛能,數學表達和交流的潛能,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潛能。

4.培養數學應用和創新的意識,努力對現實世界中蘊含的壹些數學模型進行思考和決策。

5.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形成執著的研究精神和科學態度。

6.具備必要的數學視野,逐步認識數學的科學價值、應用價值和文化價值,形成批判性思維習慣,崇尚數學的理性精神,欣賞數學的審美效益,從而進壹步樹立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

壹、教學目標。

(壹)情感目標

(1)通過教授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帶到生活背景中,通過數學建模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就在身邊,培養學習數學、運用數學的自覺性。(3)探究函數的本質、等差數列和幾何級數,體驗獲得數學規律的艱辛和樂趣,學會在小組研究和合作學習中相互交流和評價,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

(4)以情感目標為基礎,規範教學過程,堅定學習信念和信心。

(5)給學生時間和空間、班級和探索發現的權利,給學生自主探索和合作的機會。在開發思維潛能的同時,培養數學情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和追求數學的科學精神。

(6)讓學生體驗“發現-挫折-矛盾-頓悟-新發現”的科學發現過程方法。

(2)潛在需求

1,培養學生的記憶潛能。

(1)通過定義和命題整體結構的教學,揭示本質特征和相互關系,培養數學本質問題背景事實和具體數據的記憶。

(3)通過揭示三維集合、函數、數列的概念、公式、圖形之間的對應關系,培養記憶潛能。

2.培養學生的計算潛能。

(1)通過概率訓練,培養學生的計算潛力。

(2)加強概念、公式、規則的清晰性和靈活性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計算潛能。

(3)通過函數和數列的教學,可以提高學生在運算過程中的清晰性、合理性和簡單性。

(4)通過壹題多解、多變題,培養正確、快速、合理、靈活的計算潛能,促進知識的滲透和遷移。

(5)利用數形結合,另辟蹊徑,提高學生的計算潛力。

高中數學學期教案5

壹、基本情況分析

他教兩個班,153和154,其中153是文化班,男生51,學生_22人。154班是美術班,男生23人,學生_21人,音樂生8人。兩個班基礎差,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

二、指導思想

準確把握大綱和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立足於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註重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針對學生實際,不斷研究數學教學,改進教學方法,指導學習方法,立足社會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潛能,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運用數學意識和潛能,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教學推薦

1,深入學習教材。以教材為核心,深入研究教材中章節知識的內外結構,熟練掌握知識的邏輯體系,認真理解教材改革的實質,逐步明確教材對教學形式、教材、教學目標的影響。

2.準確把握新大綱。新大綱修改了部分教材的教學要求,準確把握新大綱對知識點的基本要求,防止教材有意無意的加深和拓寬。同時,總的來說,要註重數學的應用;註重數學思維方法的滲透。比如增加閱讀材料(開闊學生視野)來拓寬知識的廣度,尋求知識的深度。

3.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學生的發展是課程實施的出發點和歸宿。教師必須因材施教,以學生為主體,構建新的理解體系,營造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氛圍。

4.充分發揮教材的多種教學功能。善用章節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閱讀材料的作用,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組織研究型課題的教學,讓學生感受社會生活的需求;總結和復習是培養學生自學的好材料。

5.加強課堂教學研究,科學設計教學方法。根據教材的信息和特點,實施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發揚教學民主,師生密切合作,交流互動,讓學生感受和理解知識生成和發展的過程。教研組要根據教材每章的難點制定教學課題,每人每學期指定壹個課題,安排壹到兩節教研課。年級備課組每周舉辦壹至兩次教研活動,積累教學經驗。

6、實施課外活動。整理加強數學興趣小組活動資料,加強高水平學生競賽輔導,培養拔尖人才。

四、教研課題

與高中數學學期教案相關的文章;

★高中數學教案

★高壹數學教師教案

★高中數學教師教案

★高中數學教案精選5篇。

★高中數學教案精選5大亮點

★高中數學教師教案

★高中數學教案5大亮點

★高中數學教案範文3篇

★教案高中數學5篇文集

★如何制定高中數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