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佛教中的忍耐是什麽?

佛教中的忍耐是什麽?

在佛教中,確切的說法是“忍”,屬於六波羅蜜之壹,即布施、持戒、隱忍、精進、禪定、智慧。

從佛學的角度來看,佛學論證的兩個基本出發點是對智慧的體察和因果輪回的兩大基石。整個六波羅蜜中的其他五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需要以智慧為眼,才不會誤入歧途。佛教中的很多觀點和論點,如果脫離了因果律,脫離了業障之輪中的六大司,必然無法接受,更談不上解釋。

佛教中的忍辱是基於慈悲和智慧,而不是世俗意義上的忍耐!

具體可以觀察到,從佛教的角度來說,沒有絕對的壞人,只有絕對的好人。人的煩惱和人的本體是分離的,不是壹體的。所以惡人被煩惱控制,他可憐,因為他不想要他的煩惱,他想快樂,他想擺脫煩惱。但是他們不明白因果的道理,不明白自己的邪念是被煩惱控制的。所以慈悲的佛教徒應該對這個被煩惱操縱的人感到羞辱,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消除他心中的煩惱和惡心。

比如繼續觀察——有人用棍子打妳。從因果關系來看,直接原因是:是棍子打了妳,但妳會對棍子生氣嗎?肯定不是。然後繼續想,棒子是被手臂握住的,但是妳會不會再對他的手生氣?顯然不是,我們很奇怪,基本上我們會對著他的臉還手,但是打妳的是棍子!面子根本沒參與!所以妳仔細想想就會發現,迫使對方打妳的原因其實是對方內心的煩惱。那麽如何消除對方內心的煩惱,就成了問題的關鍵,也就是這個了。

慈悲的佛教徒通過忍辱消除彼此的煩惱,真正做到了互相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