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250的由來是什麽?

250的由來是什麽?

“250”的由來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說話不認真、做事不認真、做事隨便、出醜的人稱為傻子或“250”。

壹個是來自戰國時期的故事。蘇秦是戰國時期的說客。他對六國印象深刻,當時很厲害,但也樹敵不少。後來終於在齊國被殺,齊王很生氣,要為蘇秦報仇。但是他壹時找不到兇手,於是他想了壹個計劃,把太素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掛在城門上,旁邊貼壹張布告說:“蘇秦是個間諜,他用壹千兩黃金殺了他。希望得到獎勵。”海報壹貼,就有四個人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是不允許造假的!”四個人都堅稱是他們幹的。齊王說:“壹千兩黃金,妳們四個各得多少?”四人異口同聲:“壹人250。”齊王大怒,說:“來人啊,把這四個‘250’推出去砍頭!”“250”這個詞就這樣流傳下來了。

還有壹種說法,和推排九有關系。

原來,牌九(壹種古老的賭博工具)包含兩張牌,即“板兒”(四分)和“吳耀”(六分),合起來構成十分,在推牌九的賭博活動中稱為“射十”。它是排九裏最小的點,任何人都比它大。它不能“吃”任何牌,所以人們用“板兒吳”(和的簡稱)這個詞來指代那些什麽都做不好,什麽都管不了的人。時間長了,我就把“兩板五”叫做“二百五”。在香港,它也被習慣地稱為“二五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