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濟南時報麗霞館文章

濟南時報麗霞館文章

惱人的促銷

●左岸

妳走進星巴克,想要點壹小杯咖啡。服務員會告訴妳,對不起,先生,我們只有中杯、大杯和特大號。妳得在心裏罵壹句,說,好吧,給我來個中號的。但我總懷疑,妳這樣縱容他們,總有壹天,他們會把那三個杯子換成大杯,特大杯,超大杯。

當妳走進吉野家,要了壹小份牛肉飯,服務員會告訴妳,對不起,先生,我們只有中份和大份。如果妳問她,股票賣完了嗎?還是從來沒有過小份額?她會告訴妳,從來沒有小份額,壹直都是這兩個。接下來妳可能要問了,這樣的話,我說的小份額不就是妳說的中份額嗎?為什麽非要逼我像妳壹樣把那小碗飯叫中碗?但是壹般來說,我們都被壹個所謂的教養的東西告誡過不要為難服務員,所以妳大概只是想壹想,說,好吧,給我壹個中間的。我想有壹天,他們會把兩碗壹模壹樣的米飯叫做大號和特大號。

據說在1970年代,中國的散裝醬油分為三個等級:壹級、二級和三級。後來隨著改革開放,三級醬油消失,三種醬油的名稱改為高級、壹級、二級。後來二級醬油沒了,兄弟倆改名叫超級,高級,壹級。過了壹段時間,沒有頭等艙,只有超級,超級,高級。

走進去,想點壹份芒果冰沙解渴,卻發現菜單上叫“香芒迷戀”。如果妳和我壹樣,妳可能會覺得點這個名字的東西很尷尬。妳只是想換壹杯柚子冰沙,卻發現菜單上叫“韓慶柚子混淆”,於是妳不得不用手指著它說,給我這個。這時候服務員肯定會大聲對妳說,先生,妳點的是“韓柚拼圖”吧?雖然很可能沒人理妳,但妳還是想找個地縫鉆進去。是啊,黨和國家教育了這麽多年,怎麽能點這麽頹廢的名字?

這兩年中餐館耐不住寂寞,開始明白晚的招數多了。比如妳走進壹家臺灣省茶餐廳,鼓足勇氣點壹個名字叫香芒的癡情,服務員還是會說香芒的癡情冰沙有兩種。妳要香芒的癡情爽口冰還是香芒的癡情碎冰?妳不得不蒙著臉沖出去。然後妳走進壹家看似老實的中餐館。妳本來想吃壹盤涼拌生菜片,壹口幹鍋辣雞丁。結果妳在菜單上看到了“壹片片楓葉”“小米椒愛上公雞”。更可怕的是,當妳低著頭,像做賊壹樣用手指點完菜後,服務員會大聲宣布菜名。“先生,讓我跟您確認壹下,您點的是‘楓葉碎片’。

嘮叨了半天,我就在想,商家的這種推廣方式真的有實際效果嗎?有沒有可信的統計數據證明這樣對銷售有幫助?我覺得對銷售沒什麽幫助,但是商家覺得有幫助,有的覺得很創新很有型。但正是因為這些名字本身沒有文化內涵,商家才不得不將其修改為新的理念、風格甚至品味,所以越來越低俗。

如果我們去點餐,很可能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妳覺得名字太尷尬,所以妳就指著菜單說“這個,這個,這個……”如果妳遇到壹個聲音很大的服務員來確認菜名,妳就得裝作很平靜。也有意外,就像我前幾天遇到的壹個服務員。我說我要兩對烤翅和壹根手指吮吸。她不僅當眾大聲確認了自己的全名,還竊笑著走開了。

我媽讓我回家吃飯。

●楊不離不棄。

最近公司業務明顯回暖,因為加班越來越頻繁。

尤其是周末,誰都不想加班。好在部門人多,主管民主。他們總是耐心地問誰想賺更多的錢。壹不小心問她,我在匆忙中隨口撒了個謊,說:“啊,我媽讓我這個周末回家吃飯。”

好脾氣的監工終於忍不住咒罵:“怎麽大家都得了賈的後遺癥?”

“啊,還有誰他媽讓他回家吃飯了?”我在後面追著問,我好想和同事壹起蹭我媽的飯。要知道,我已經好幾年沒吃過我媽在農村做的飯了。

長庚叔叔

●劉文亮

沒想到,回家探望病重的父親,遇到長庚叔叔猝死。這幾天,長庚叔叔的點點滴滴壹直縈繞在我耳邊。

長庚叔叔今年才50歲,是我叔叔中年齡最小的。因為皮膚黝黑,身材矮小,長庚大叔30歲的時候還沒有娶到老婆。家裏人托人給他“買”了個小媳婦。可惜她只和長庚叔叔住了兩年就被人販子拐走了,給長庚叔叔留下了壹個可憐的女兒。

1980年代末,我們家鄉開始流行外出打工,長庚叔叔成為參與者。可惜,由於自身條件所限,他很快就回到了家鄉。我四爺爺,長庚叔的父親,看到兒子出去沒辦法掙錢,就在我們村建了壹個茶館,主要由長庚叔經營。十幾歲的時候,父母經常讓我去長庚叔叔的茶館打水。不要錢,拿了就走。小心不要燒著它。這是長庚叔叔經常對我說的話。所以,我可以用省下來的錢買糖果和冰糕。那時候在我心裏,長庚叔叔是最好的人。

幾年後,四爺和四奶奶相繼去世,只剩下長庚叔和他的女兒。後來農村生活條件改善了,家家都用上了電器,長庚叔的茶館只好關門大吉。

當家裏的人都在討論如何幫助長庚叔叔的時候,長庚叔叔做出了壹個驚人的決定:帶女兒去五十公裏外的銀行當女婿養老。

那壹年,我離家去參軍了。回家探親的時候聽我媽說長庚叔叔生活很好,過去生了壹雙兒女。我為長庚叔叔感到高興。

我不相信長庚叔叔是突然去世的,我不得不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直到我親眼看到拉長庚叔叔骨灰的車。於是我跟在車後,加入了送長庚叔叔的隊伍。車停了,只見壹個中年婦女先下來,右手跟著壹個十歲左右的男孩。男孩手裏拿著長庚叔叔的骨灰盒,旁邊還有兩個眼神迷離的女孩。我想那壹定是我不認識的姑姑、哥哥和姐姐...回家才知道長庚叔叔死於肺癌。

我不知道長庚叔叔是不是故意給我端茶的,但我知道滴水之恩是泉相報的道理。為了長庚叔叔,為了別人,總之我會去做。

上帝給了我壹個早餐攤。

●毛利

我想早點擺攤,並在電話裏向WANA提及此事。他說,哇!太好了,妳要開創壹個行業了。說實話,這也是無奈之舉。時間壹晃兩年過去了。可惜我還是失業了。我真的不好意思跟別人說我是自由作家,真的比殺了我還難受。有壹天我侄子來我家玩。他說,聽說妳寫作文賺錢。我阿姨也準備把她兒子交給我和我壹起寫作文,這樣她就可以在暑假賺點零花錢了。至於我奶奶,她還是覺得我整天在家看電視,無所事事。如果我早點擺攤,至少她老人家可以放心。

為什麽我們要早點擺攤?因為很長壹段時間,早起出門散步,傷心地回頭。整條街讓人食欲不振。小菜場門口有幾個做早餐的,都是鍋貼,煎包,雞蛋餅,油乎乎的,不幹凈。隔壁賣饅頭的女人壹手搶錢,壹手拿起饅頭。兩個街區外的臺灣省有壹家小吃店。走進去似乎已經吸走了大部分房間裏的煙霧。這個時候,我後悔自己為什麽起這麽早。睡到中午省下早餐就好了。所以我得開壹個能讓人早起的早點攤。

早餐攤就擺在我家小區門口,那裏有很多發廊和盒飯店,沒有人跟我搶生意。早餐攤分好幾種,最主要的是油條。這兩年賣燒餅的人越來越少,讓我這個“燒餅控”撓心不已。在離方圓幾百米的地方,沒有人賣燒餅。我會在大火爐裏做最簡單的燒餅,甜甜的,壹層芝麻脆皮,融化的糖,軟軟的面餅。做油條最重要的是油。妳怎麽看待肯放心油條的美德?賣這麽貴還是火腿腸那麽大。我每天倒壹桶龍魚,油條有小孩胳膊那麽粗。吃早餐怎麽會委屈?

135賣煎餅果子,這北方美食太誘人了。將面團展開攤開,卷起來酥脆,卷在醬油裏拌上香菜。246年賣的飯團,每壹個都是硬卷的,裹著油條,腌火腿,鹹蛋黃,滿滿的滿足感。有壹次在別的地方買的。壹個男人很隨意的把糯米和食材包好,遞給我。他吃的時候灑了壹地。他怎麽敢把手拿出來?剩下的時間我就賣豆漿,小米粥,紅豆餃子,我再也受不了了。

事實上,我什麽也做不了。作為壹個實業家,我決定請壹個眼神很好的小女孩和壹個力氣很大的小夥子來揉面團,讓他們每天穿上白色的工作服,在我的早點攤上工作,眼睛裏帶著微笑。當然,這是我在風險投資的情況下的假設。

目前只能自己做。我曾經考慮過把我自己的媽媽拖下水,但是我媽媽說她不會做,起不來了。我也考慮過把王小姐這個遊手好閑的“海帶”拉下水。她有時差的優勢,不怕起床,但是睡不著。她也不做。她根本沒有吃早餐的習慣,也無法理解我擺早點攤的熱情。

所以我現在需要的是壹個能和我壹起大展宏圖的夥伴。最近壹直在想這個早點攤,恨不得把整個想法告訴別人,這樣我就可以吃壹頓正經的早餐了,不管是燒餅還是煎餅果子。我真的不能再餓了。

當然,如果妳讀的不對,我也不怪妳。有壹次,我壹個單純的小學同學聽了我的建議,去大學城開了壹家咖啡店。去年他打電話自殺的時候,我有意識的不理他。

說到這裏,每次想到做生意,腦子就充血,興奮不起來...

把網拉起來

●高冬梅

在壹次筆會上,幾個文學朋友為了壹本書的簽售順序吵了起來,甚至有人提議單獨出書,各奔東西。壹位文學朋友很“不合時宜”地打斷了他們的爭吵,悄悄講了壹個小故事:

有壹個清澈透明的湖,水面平靜。湖面上覆蓋著綠草和樹木。湖裏有數不清的小魚小蝦,吸引了許多從南到北的鳥兒。壹群大雁也發現了這個棲息地,它們在湖邊定居下來。他們圍成壹個圈,在水邊快樂地嬉戲玩耍。突然,壹張大網向他們撲來。網又大又重,鵝被困在網的中間...文友講到這裏,故意賣了壹把鎖:“這些鵝終於逃出來了。誰能猜到他們是怎麽擺脫那張網的?”大家紛紛猜測,有的說頭鵝在網上鉆了壹個洞,然後幫助其他鵝壹只只逃走;有的說大雁排成兩排,高高撐起網,大雁壹只只從網裏鉆出來;還有人說,獵人被同情心所感動,主動收起了網...

文祐聽了大家的猜測,搖了搖頭,繼續講他的故事:大雁驚恐地拍打著翅膀,在網中掙紮,試圖破網而出,但無濟於事,還把自己弄得遍體鱗傷。頭雁命令大家停止徒勞的掙紮,在網中排成人字形,掙紮著用同樣的頻率壹起抖動翅膀。漸漸地,它們飛了起來,撐起沈重的網,越飛越高...

聽完大雁的故事,大家都被深深地震撼了:被網住的大雁從驚慌浮躁到從容淡定,從各自的掙紮到團結壹致,最後,* * *扛著那張巨大的網再次飛上了藍天。鵝尚且如此,人為什麽做不到呢?“單幹,永遠飛不高,團結就是力量……”不知道是誰發出了感慨。看看剛才在爭論的那些人。他們已經感到羞恥了。自然就沒人再提簽名的順序了。

後來幾個文學朋友合著的書出版後,銷量出奇的好。在書的封面上,印著美國詞典編纂者韋伯斯特說過的壹句話:“人們可以壹起做單人做不到的事;集合所有人的智慧、雙手和力量,幾乎是無所不能的。”

微閱讀來了

●嚴曉峰

谷歌會改變人類大腦的結構嗎?至少改變了學習和儲存知識的方式,網上圖書館解放了人們的大腦,為創造力騰出了空間。即時搜索網站並最大化新聞庫存,敢於將李宇春和國家領導人放在同壹個受歡迎名單上。谷歌地球讓我們像上帝壹樣俯視地球。人類從未如此渺小,人類也從未如此偉大。

微閱讀是壹種通過短信、網文和短文進行閱讀的方式。在車上看手機報已經成為壹種習慣。裏面的每條新聞都只有壹百個字。在我到辦公室之前,我已經知道了世界大事。智能手機將改變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和品味,壹個數字小工具將改變超過5億用戶的閱讀習慣。近年來,推特在美國的流行不僅改變了互聯網生態,也改變了以推特和臉書為代表的關系互聯網,這勢必改變美國人的交流方式、總統選舉方式和人們的閱讀方式。

口袋書、手機報、推特都代表了微閱讀。對此我們不能有太多的抱怨,因為這是人類面對信息爆炸的自然選擇。據說壹個小學生每天的閱讀量,包括文字、圖像、廣告,超過了15世紀的壹個成年人。

微閱讀是閱讀領域的快餐。手機和電腦壹開機,就意味著妳和世界連在了壹起,信息會無處不在。這些信息大多比較小,比較吸引人,比較煽情,試圖抓住妳的眼球。圖文並茂的文章很受歡迎,圖片可以攝影、偷拍或者PS。這意味著,未來作家不僅會打字,還會刮圖,最好是用Photoshop。長文章必須經過編輯和剪裁,以適應新的閱讀興趣,並添加引導詞和引語,將核心思想改為字體或黑色。功能提示必不可少,長閱讀要分微閱讀。這樣,垃圾時間就會成為閱讀的常態。坐公交,等人,等電梯,都是讀書場景。人類可以做到“我學習的時間不是以娛樂為代價,而是以垃圾時間為代價”。

以後人們會在方形屏幕上看純文字小說嗎?妳會看完壹篇深度報道嗎?這將是壹個大問題。微閱讀或淺閱讀將顛覆傳統的閱讀方式。而書籍會以更古典的方式在藝術殿堂裏受到尊崇。就像書法已經成為壹部分人品位的象征壹樣,讀書也會成為文化士紳的身份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