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公基古詩詞常識

公基古詩詞常識

1.公基文化常識題

公基文化常識題1。《公共事務基礎知識》考試的復習重點是什麽,如何復習?

關於公共事務基礎知識科目的考試,2001之前,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壹直將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作為公共事務科目的筆試內容之壹。2001之後,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對考試科目和考核內容進行了調整,取消了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科目,但增加了申論。同時,公共事務基礎知識的內容壓縮在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中作為常識判斷進行考查。

所以,備考2007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要復習公共事務基礎知識。我們認為沒有必要購買《公共事務基礎知識》教材,而應該主要運用法律知識,特別是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的知識。2005年和2006年的大綱明確強調這部分主要測試考生法律知識的運用。

各地公務員錄用考試對公共服務基礎知識的考核不盡相同。壹些省份也取消了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科目,如雲南2006年,河北2006年,湖南2006年,河南2006年等。,並且都把公共事務的基本知識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壹部分。其中,雲南、河北等省份和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考試是壹致的,這部分內容以常識判斷的形式作為行政能力測試的壹部分進行考核。在湖南省,除了判斷推理部分的常識判斷外,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也作為行政職業能力測試的壹部分進行考核;

部分省份繼續將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作為獨立科目進行考核,如2006年江蘇省。將公共* * *科目列為筆試單獨科目的省份,考試模式各不相同,基本傾向於標準化考試,即全部為客觀題,由計算機閱卷;但仍有部分省份采用傳統的考試方式,即試題分為主觀題和客觀題。

2.2006年江蘇省公共事務基礎知識考試內容沒有大的變化,但是題目的靈活性大大增強,題型變化很大。

考試內容方面,考點只是做了微調。在“公文寫作與處理”部分,將“黨政機關公文概述”改為“黨政機關公文”,突出了公文的規範性考察。在“其他知識”部分,特別增加了“中國文化常識”,意思是考生要提高人文素養。

考試題型方面,2006年以是非題、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改錯題、簡答題、公文實務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閱讀理解題、材料總結題等形式。以上形式任選4-6種,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2005年只有選擇題、公文練習題、案例分析題、綜合分析題和材料處理題,基本沒有主觀題。新大綱增加了“是非題”、“簡答題”、“閱讀理解題”、“改錯題”,同時將“材料處理題”改為“材料總結題”,將“選擇題”細分為“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不定項選擇題”。選擇題與主觀題、客觀題相結合,增加了考生對這道題的反應。自2002年起,主觀題首次出現在《公共事務基礎知識》中。總題量可能會減少,但難度會提高,這對答題速度和準確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事務基礎知識》考試增加靈活性後,從十幾道題中選擇4至6種題型,增加了廣大考生復習的工作量。

C位的人選值得特別關註。雖然大綱規定C位只考公共事務基礎知識和行政職業定向測試兩個科目,但公共事務基礎知識的後半部分往往是結合公文的“小應用”考察。考試的角度可能更靈活,更有針對性,更貼近公務員的實際工作。

同時,在大綱第四部分“當代中國* * *與政治”和“近期黨的主要路線方針政策”中,廣大考生要關註十六屆五中全會的內容。但只要以不變應萬變,按照大綱要求掌握知識體系,就能在考試中有所規劃。

2.2018公基礎知識考點公文常識* * *

公共基礎知識考試中心:公文常識

公文的重點沒有太大變化,側重於公文的語言、格式、寫法,需要在備考中把握。另外,在今年的考試中,也要註意文檔處理這部分知識。在以往的復習中,考生通常會忘記這部分知識。但隨著題目考試知識點的細化,出題人很容易將壹些微小的知識點設置在壹起,容易被考生忽略。所以在復習公文的過程中,壹定不能忽視壹些小考點。公文調查的主要內容基本包括以下模塊。

(壹)公文的基本知識

公文的概念、特征、類型、語言和組成部分。

(B)共同文件寫作

1.正式文件:通知、通告、報告、請示、批復、通告、信函、紀要。

2.交易文件:建議書、調查報告、確認函、通知和海報。

(3)公文寫作要求

基本要求、公文語言使用、寫作程序。

(4)公文處理

準備、處理和管理。

公文分為法定公文、業務公文和特殊公文。以15公文語言為例,考試中要求考生每種語言的應用範圍,區分不同語言的本質區別。

(1)分辨率。適用於會議討論通過的重大決策事項。

(2)決定。適用於對重要事項作出決定和部署,獎懲有關單位和人員,改變或者撤銷下級機關不適當的決定。

(3)訂單(Orders)。適用於行政法規、規章的頒布,重大強制措施的宣布實施,軍銜的授予和晉升的批準,有關單位和人員的獎勵。

(4)公報。適用於重要決策或重大事件的宣布。

(5)公告。適用於國內外宣布重要或法定事項。

(6)通知。適用於公布在壹定範圍內應當遵守或者知道的事項。

(7)意見。適用於對重要問題提出意見和處理方法。

3.公共基礎知識、專業技術崗位

“公共* * *基礎”根據工作要求分為五類。綜合類、技術類、教育類、衛生類、文化類。

1,綜合類:包括法律、政治、歷史、經濟、管理、時事、公文、閱讀理解等基礎知識;

2.專業技能:包括法律、政治、歷史、經濟、管理、時事、科技、閱讀理解等基礎知識,以及數學、計算機、邏輯等理工科常識;

3.教育類:包括法律、政治、歷史、經濟、管理、時事、閱讀理解等基礎知識,以及教育學、心理學、教師法等相關知識;

4.衛生類:包括法律、政治、歷史、經濟、管理、時事、科技、閱讀理解、衛生法規等基礎知識;

5.文化:包括法律、政治、歷史、經濟、管理、時事、人文、閱讀理解等基礎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