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裏《父親的病》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文章記了父親從治病到亡故的三段過程。
1.壹個名醫給我父親治病兩年,他診金要得貴,用藥與眾不同,所開“藥引”難找。父親的水腫病卻逐日利害。將要不能起床時,他推薦我們另找壹位醫生看,自己順勢脫了幹系。
2.被推薦的醫生叫陳蓮河,診金也貴,開的藥引更奇特,還開了特別的丸散——“敗鼓皮丸”,是用打破的舊鼓皮做成。他解釋的治病原理是:父親患的水腫又叫“鼓脹”,所以要用打破的鼓皮來克它。又說有壹種丹,點在舌上可以見效,因為舌乃心之靈苗,藥價自然是貴。後面又說用藥如果不見效,就得請人看看是不是前世結了什麽冤仇。
父親吃了他壹百多天的“敗鼓皮丸”也沒用,病更重了,花高價再請他,他仍泰然地開方。父親這時其實病得連藥都喝不了了。
3.臨終那天,住在壹門裏的衍太太進來,這是壹個“精通禮節”的女人,說我們不該空等著,於是給他換衣服,又將紙錠和什麽《高王經》燒成灰,用紙包了給他捏在拳頭裏,還說父親要斷氣了,子女要大聲叫他,要不停地叫。我於是壹直叫到他咽氣。多年後我很後悔,父親死時我連壹點安靜都沒給到他。
本文描了三個人:壹是第壹個醫生,二是陳蓮河,三是衍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