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白癜風簡介

古籍中的白癜風簡介

白癜風為病名。為局限性的皮膚色素脫失。見《備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又名白駁風。多因風濕搏於肌膚,氣血失和,血不榮膚而成。本病發無定處,初起皮膚出現邊緣清楚,大小不等的白色斑片,可以單發,亦可泛發。周圍皮色較深,斑內毛發亦變白,表面光滑。無自覺癥狀,經過緩慢,偶有自行消退者。多見於青壯年,亦可發於兒童及老年人。治宜祛風勝濕、活血理氣。可服烏蛇散、浮萍丸或白駁丸。外用海螵蛸、密陀僧、硫黃各等分***研細末,以鮮姜片蘸藥末外搽,或用補骨脂酊外搽。

白癜風(vitiligo)是壹種常見的後天性的限局性或泛發性皮膚色素脫失病,是壹影響美容的常見皮膚病。全身各部位可發生,常見於指背、腕、前臂、顏面、頸項及生殖器周圍等。女性外 *** 亦可發生,青年婦女居多。

白癜風是上種色素代謝異常的常見皮膚病,無明顯誘因,西醫認為可能與遺傳、自身免疫、內分泌及精神等因素有關。由於病因不明,治療也無理想的辦法。

白癜風相當於中醫白癜、白駁風。如《諸病源候論》白癜記載:“白癜者,面及頸項身體皮肉色變白,與肉不同,亦不癢痛,謂之白癜。”又如《醫宗金鑒·外科心示》白駁風記載:“白駁風生面頸間,風邪相搏白點斑,甚至遍身無痛癢,治宜消風塗脂痊。”中醫學對本病的認識很早,《五十二病方》中已有治療“白處”的記載,並有二則方劑。隋唐時代的《諸病源候論》、《備急千金要方》始稱“白癜”、“白癜風”或“白疙”,並指出其病機為“風邪博於皮膚,血氣不和”。在治法上,則以祛風為主。後世醫家及醫籍中還有“白駁風”之名,對本病觀察、描述更為詳細,治療大致從風、濕、熱幾個方面人手,主張“施治宜早”(《醫宗金鑒》)。

現代中醫對治療白癜風的臨床報道始於50年代初。但50~60年代有關資料不多,且大多是個案。至70年代,報道量稍有增加,內容亦較以前更為深入細致,多為多病例的集中觀察,甚至有上千例的大樣本病例文獻。治療方法以單方或復方中藥制劑較多;如補骨脂酊、野茴香註射液、白蒺藜子丸、制斑素(為補骨脂提取物)、香豆素類中藥浸出液等,且往往是內外綜合治療'70年代後期,在病因病機和治法上的認識不囿於前人舊說,通過臨床觀察,發現氣滯血瘀和肝腎不足是本病的兩大主要病機,運用活血祛瘀和滋補肝腎治療本病,大大提高了臨床療效,為中醫治療本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980年代有關中醫藥治療白癜風的文獻量驟增,約為前30年的4倍,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除中藥內服、外搽之外,還有不少針灸內容,如體針、耳針、隔藥灸、艾條熏灸、穴位埋植等。此外,還有少量的氣功、推拿、食療等方面的報道。至1991年底為止,已報道的文獻總數為102篇,積累的病例總數近9千例,有效率壹般在90%左右,若是病程短的散發型患者,則有效率可更高壹些。目前,各地中醫界對白癜風的研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治療逐漸趨向於包括中藥內服、外用、日光照射、針灸及西藥等在內的綜合療法。此外,考慮到本病易發生暴曬傷,故主張在行日光浴時宜避免烈日。

雖然用中醫藥治療白癜風已取得了壹些經驗,但目前還存在著治愈率低和療程長的問題。機理研究尚未很好地開展,藥理研究主要重單味藥,而對復方的研究則較少。今後若能從這幾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則可望能進壹步提高治愈率,縮短療程。

詳見百科詞條:白癜風 [ 最後修訂於2016/1/10 18:29:37 ***14789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