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有哪些傳統服飾

中國有哪些傳統服飾

漢民族有自己悠久華美的服飾,即漢服。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古老的民族服飾之壹,從傳說中的黃帝壹直延續到甲申之難(1644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滿清統治者下令全國剃發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滿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逐漸消亡。 1683年,清軍入臺灣,滅鄭成功余部,從此漢服從華夏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在經歷滿清兩百多年的統治後,今日的漢族逐漸忘記了自己曾經擁有的華美衣裳,成了世界上惟壹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古老民族。今天人們看到的“唐裝”和旗袍、長衫馬褂都不是漢族的民族服飾,而是滿族的民族服飾或改良。值得欣慰的是,今天,越來越多的漢族人民又自豪的穿起了自己的美麗服飾,這場民間自發興起的復興漢民族服飾的運動,通常被稱為“漢服運動”。

民族圖騰

壹只龍與壹只鳳組成,意思代表陰陽,也就是男女,由於漢族人口眾多,占據了中國歷史發展大部分,所以延續了中國最古老的動物龍,作為自己民族的標誌。龍飛鳳舞,是中原地區與南方地區的民族標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中國人都以自己是¨龍的傳人〃而驕傲。那麽您知道“龍的傳人”出於何處嗎? 聞壹多先生在他的三篇作品《伏羲考》、《龍鳳》、《端午考》中指出,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來源於黃帝時代的傳說。相傳,黃帝在統壹中原之前,以“熊”為標誌性圖案。戰敗蚩尤統壹中原後,它的標誌兼取並融合了被吞並的其它氏族、部落的標誌性圖案。如鳥的標誌圖案、馬的標誌圖案、鹿的標誌圖案、蛇的標誌圖案、牛的標誌圖案、魚的標誌圖案等。最後拼合成中華民族***同崇拜的形象“龍”,壹種虛擬的綜合性神靈。這壹奇特的形象蘊涵著中華民族發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團結,成為中華民族始祖的標誌性圖案。後來,“龍”的形象開始出現於各種圖案之中,並逐漸成了帝王的符瑞。相傳炎帝是壹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龍”而生,黃帝是附寶感“北鬥”而生,堯帝是慶都感“赤龍”而生,始祖是龍繁衍的後代,因此,中華民族的子孫便是“龍的傳人”了。 龍之精神:是萬物壹體,相容並蓄的精神境界; 是追求和諧、群體本位的人生態度; 是中華大壹統的情結。 鳳之品德:鳳凰涅盤求光明,象征新生與中華民族的覺醒; 鳳是集民眾責任感與歷史使命感於壹身的憂患意識; 鳳是自強不息,舍身弘道的理想主義; 鳳是勤勞儉樸、艱苦奮鬥的謀生態度。

文化習俗

漢族的文化豐富多彩,在其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中,開放虛懷、兼收並蓄,形成了齊魯、中原、燕趙、關中、巴蜀、荊楚、吳越、嶺南、滇黔、閩臺、松遼、徽贛等各具特色的區域文化,反映了漢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彩性。 漢族自古對各種宗教信仰采取兼容並蓄的態度。樂天知命(命自我立,福自己求),和尊敬祖先(而不是祖先崇拜)是漢族的主要傳統觀念。歷史上漢族人壹部分信仰道教和佛教;後來天主教、基督教傳入中國,又有壹些人開始信仰這些宗教。幾千年來,提倡以仁為中心,重視倫理教育,由孔子、孟子思想體系形成的儒家學說對漢族產生著深刻的影響。

漢族是壹個歷史從未中斷過的、歷史悠久的民族。漢族的起源是多元的,而且既有主源又有支源。

炎黃集團是漢族的壹個主源。在中國的原始社會末期,在黃河兩岸中原地區崛起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結成部落聯盟後,為了爭奪部落聯盟首領的權位而釀成了歷史上有名的“阪泉之戰”,黃帝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而稱雄於中原。追本溯源,漢族世稱“炎黃世胄”、“黃帝子孫

漢族壹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壹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在西北的秦國,是戰國時代的後起之秀,本是犬戎的壹支,而非“諸華”族。因護送平王東遷有功,秦襄公始列為諸侯。在春秋戰國之交,秦與西方諸戎族展開了激烈的搏鬥,“遂霸西戎”,《史記·秦本紀》。成了西方各民族融合的中心。公元前395年商鞅變法後,秦後來居上,成為戰國七雄中實力最強的國家,不僅打敗了韓、越、魏三國,而且先後兼並了周圍的少數民族,增設了黔中郡、巫郡、南郡、南陽郡、三川郡、太原郡等。昔日西方落後的戎族國家,成為西方民族融合的中心,壹躍而成為華夏民族的骨幹和核心。

從春秋到戰國民族大融合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繼夏、商、周、楚、越諸族相繼崛起的此起彼伏的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雄壯的壹幕之後,在中國古代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又演出了波瀾壯闊的民族大融合的壹幕。在這壹幕歷史活劇中,壹個嶄新的民族--華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分別形成了東以齊、西以楚、南以秦、北以趙、燕為代表的四個大支系,為統壹的漢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這是漢族形成的第二階段。

3.漢族在“大壹統”中形成

在春秋戰國民族融合的熔爐中鑄成的華夏民族是壹個分散的,不統壹的民族,生產力水平的進壹步發展和提高。

所有這壹切,集中到壹點,就是要求有壹個統壹的政治中心。於是,秦始皇雄才大略,用十年時間統壹了六國,結束了諸侯割據紛爭,建立了中央集權的“大壹統”封建國家--秦王朝。在“大壹統”中,華夏民族也從分散走向了統壹。秦王朝建立後,秦始皇采取了推行郡縣制,規定“書同文字”,統壹貨幣、度量衡和“車同軌”、“行同倫”,以及築長城等壹系列的措施,統壹和穩定華夏民族。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這些“大壹統”的措施使得華夏民族更加確定地成為壹個穩定的人們***同體,所以雖然秦王朝國運短暫,但漢承秦制,在“大壹統”思想的指導下,政治上,漢武帝創設了刺史制度,把全國分為十三州部,實行“編戶齊民”;經濟上,漢武帝接受桑弘羊建議,頒行均輸法、平準法,以京師為中心,建立了全國範圍的商業網,商品流通大大發展;文化思想上,漢武帝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儒學發展成了經學,取得了占統治地位的優勢,使儒學成了正在形成的漢民族***同心理素質血肉部分。所有這些,表明西漢時中央集權“大壹統”封建國家更集中、更強大,使統壹成了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使華夏民族完成了向漢族的發展和轉化。

華夏民族發展、轉化為漢族的標誌是漢族族稱的確定。華夏民族統壹於秦王朝,其族稱曾經改稱為“秦人”,西域各國就有稱華夏民族為“秦人”的習慣。但是秦王朝短命的國運,使“秦人”的稱呼很快被人們遺忘了。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22頁。)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中國民族簡》,三聯書店1950年版,第19頁。)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

從華夏民族向漢族發展、轉化的歷史活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繼華夏民族在春秋戰國民族大融合的熔爐中鑄成之後,在“大壹統”思想的指導下,又演出了民族形成和發展史上氣貫長虹的壹幕。從此以後,漢族就以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壹個民族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漢族形成的第三階段。

漢民族的發展

漢族壹出現於世界,便以世界歷史上獨壹無二的穩定性,少有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開始了世界民族史上最宏偉的民族發展歷史進程。

人口的發展,是民族繁榮昌盛的重要標誌之壹,此即俗話所說:國泰民安,人丁興旺。封建社會時期漢族人口的發展經過了兩個大的發展時期,即魏晉南北朝至隋唐和宋遼夏金元至明清。兩漢之時,漢族形成的初期約有五千萬人口,經魏晉南北朝至隋唐的發展,到宋代時人口突破壹億大關,滕澤元:《宋代人口突破壹億大關》,(《人口研究》1986年第6期)。又經宋遼夏金元至明清的發展,到清代道光年間人口增至四億多。

封建社會時期的漢族人口為什麽能得到這麽巨大的發展,其中顯然有恩格斯所說的“人類自身的生產,即種的繁衍”(《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第2頁)。的機制作用,但了解和認識漢族人口的大發展,必須了解和認識漢族發展史上的壹個突出現象,即民族同化問題。所謂民族同化,就是壹個民族喪失民族特性,變成另壹個民族的問題。在中國民族發展史上,有漢族同化少數民族的情況,也有少數民族同化漢族的情況,但兩者相比,前者是主流,是漢族能發展成為世界第壹大族的壹個重要原因。

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蕩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但是,曾幾何時,這些少數民族的全部或部分為什麽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還有,唐以後,在新的大分裂、大動亂中,在中國歷史上也曾顯赫壹世的契丹族、黨項族、女真族等少數民族,曾幾何時,其全部或部分為什麽也在歷史上銷聲匿跡了呢?這就是因為他們被漢族同化,喪失了本民族的特點,變成了漢族的壹部分了。

總之,在中國歷史上民族融合潮流的席卷之下,雜居得愈久,民族心理溝通得愈深,漢族先進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越快,漢族這個由許多民族混血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族,就像滾雪球壹樣,越滾越大,越來越發展,終於成為世界第壹大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