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際關系學院簡介及詳細資料

國際關系學院簡介及詳細資料

歷史沿革

國際關系學院前身是1949年創建的中央外事幹部學校,新中國第壹批“將軍大使”正是從這裏受訓後走向世界的。

1958年1月17日,外交部在向周總理、陳毅副總理的請示報告中提出:擴大學院培養、訓練幹部的範圍,“建議將外交學院改為國際關系學院,其任務主要是輪訓外交部和其他涉外部門的幹部,培養國際關系方面的師資、初級研究人員和記者、編輯等人員。國際關系學院成立以後,現有各涉外部門的幹部學校可以考慮適當合並,以便集中力量和財力物力,辦好國際關系學院方面的幹部訓練工作。”“國際關系學院的學生來源,除主要從各涉外部門幹部中選拔外,還可以根據需要招收壹定數量的大學畢業生來培養。”

國際關系學院校門

1958年8月1日,外交學院正式改名為國際關系學院。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為學院題寫了校牌。

1959年9月,外交部決定並報國務院批準,任命陳辛仁為國際關系學院院長兼黨委書記。

1960年11月29日,外交部在給陳毅副總理、周總理《關於國際關系學院改為輪訓在職外交幹部學校》的請示報告中提出:為“適應國際形勢和外交工作日益開展的需要”,“便於集中現有的教學力量,大力改進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培養出大批的、真正合乎規格的中初級外交幹部”,“建議將國際關系學院改為專業幹部學校,著重輪訓在職的外交幹部和培養新調來的幹部,同時接受壹部分北京外國語學院畢業的學生入該院學習外交業務”。此件經報中央批準。

1961年,學校同外交學院合並辦學,易名為外交學院分院。

1965年,由陳毅元帥定名為國際關系學院,直屬於中央調查部。文革期間,由於學院特殊的政治背景,教學和管理遭受較大程度破壞,並於1970年停辦。

國際關系學院 校內風景

1979年起開始恢復招生,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全國第壹批學位授予權單位。

1994年,國際關系學院舉行校慶45周年紀念會, *** 為學校親筆題詞:“努力把國際關系學院辦成富有特色的壹流大學”。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截至2015年2月,學校有近150名專 *** 教師,其中正教授20多名,副教授60多名,擁有高級職稱的比例占全體教師近60%;該院院長劉慧教授是國家 *** 采購領域的著名專家,副院長郭惠民教授是國際公***關系領域的著名專家。此外該校有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

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 劉慧、郭慧民、吳慧、趙曉春

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負責人 獲評年份 級別 國際關系教學團隊 趙曉春 2008年 北京市市級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網)

院系概況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轄8個教學系部,開辦10個本科專業,涵蓋了法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4個學科門類。

院系專業 院系 專業(方向)名稱 授予學位

國際政治系

國際政治(理論研究方向)

法學

國際政治(外交實踐方向)

國際經濟系

國際經濟與貿易(國際經濟與貿易方向)

經濟學

國際經濟與貿易( *** 采購方向)

外語學院

英語系

英語(文化方向)

文學

英語(翻譯方向)

日語系

日語(文化方向)

日語(翻譯方向)

法語系

法語(套用法語方向)

文化傳播系

傳播學(文化傳播方向)

傳播學(漢語國際傳播方向)

法律系

法學

法學

信息科技系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安全方向)

管理學或工學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智慧型信息處理方向)

公***管理系

公***管理(國際事務管理方向)

管理學

行政管理( *** 涉外管理方向)

(表格內容資料來源:2015年3月國際關系學院招生信息網)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2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3門。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 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北京市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 法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傳播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 國家安全學

北京市市級精品課程(3門): 國家安全學、國際法學、國際關系史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8月,學校擁有1個博士點(與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聯合培養),15個學術型學位碩士點,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北京市市級重點學科1個,涵蓋了法學、經濟學、文學、工學等4個學科門類。

博士點(1個): 國際關系

學術型學位碩士點(15個): 國際政治、國際關系、世界經濟、國際公***采購學、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英語語言文學、法語語言文學、日語語言文學、公***外交與文化傳播、國際關系與國際法、國際事務管理、中外政治制度、通信與信息系統、套用化學

專業學位碩士點(4個): 翻譯碩士、工程碩士、法律碩士、警務碩士

北京市市級重點學科(1個): 國際政治

國際交流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與美國、日本、法國、丹麥等多所國外大學建立合作關系並開展教育合作、學術交流。學校實行秋、春、夏三學期制,其中夏季學期主要聘請國際師資前來授課。學校鼓勵本科生利用夏季學期和暑假參與國際交流、實踐實習等活動。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校級研究所3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 信息技術聯合實驗室(與北京大學***建)

校級研究所(3個): 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公***市場與政采研究所、國際公***關系研究所

科研成果 國際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科學研究

學術著作(2014年): 《為國家安全立言》、《中國國家安全概覽》、《國家安全學刊》、《國家安全學》、《國家安全戰略思考》、國家安全藍皮書《中國國家安全研究報告(2014)》、《國家安全管理學》、《國家安全法治問題研究》。

公***市場與 *** 采購研究所科學研究

?根據2015年3月學校官網顯示,該研究所已成功完成省部項目6個,出版 *** 采購和招標投標等學科方面的專著9部,論文34篇,完成了壹系列具有國內填補空白和領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並參與國家 *** 采購法律、招標投標法律的立法工作。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國際關系學院圖書館藏書以國際關系及其相關專業的文獻資料為主,截至2012年3月,該館擁有不同學科、語種的藏書37萬冊,其中國際關系類圖書約4萬冊,國際關系、歷史傳記、語言、文學四類圖書總計21萬余冊,約占全館藏書總量的65%以上;而外文原版圖書則占館藏圖書總量的22%,特別是原版工具書較為齊全,達4000余冊;該館還收藏有明清民國時期原版線裝古籍1980冊。中華再造善本9125冊,乾隆大藏經169冊,此外,該館每年訂購中外文報刊700余種,先後引進了中國學術期刊、參考訊息、Ebsco、New *** abk等網路資料庫12個,采選了書生、超星、時代聖典等電子圖書4萬余種。

學術期刊

《國際安全研究》

《國際安全研究》雜誌創刊於1983年,雙月刊,由國際關系學院主辦,自2013年起更名為《國際安全研究》。它是中國第壹本以安全研究為特色的學術期刊,主要刊登國際關系、國際安全領域的壹流學術研究成果。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

《國際關系學院學報》創刊於1983年,雙月刊,由國際關系學院主辦,為ASPT來源刊、中國期刊網來源刊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劉慧 黨委副書記 陶堅田 禾 黨委委員 劉 慧 陶堅 郭惠民 田 禾 李家興 姬小工 孫誌明 吳 慧 趙曉春 楊建英 行政領導 職務 姓名 校 長 陶堅 副校長 郭惠民 李家興 孫誌明 吳 慧 總會計師 王如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