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本來就是小轉和大轉的組合。因為習慣上稱溫柱安為大篆,後人往往專稱“溫柱安”。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而成的字體,起源於戰國末期的秦國,盛行於秦朝和西漢初年。戰國時期,各國分家,各國的文字並不統壹,字體也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用秦文字統壹了天下文字,廢除了六國各種不同於秦文字的形體,省略、刪除了秦的原文字,同時從民間文字中吸收了壹些簡化的、流行的字體並加以規範,從而形成了壹種新的字體——小篆。
中國文字發展到小篆階段,逐漸開始定型輪廓、筆畫、結構。象形意義減弱,使文字更具象征性,減少書寫和人類閱讀的混亂和困難。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次大規模使用行政手段規範文字的產物。秦朝用整理後的篆書統壹全國文字,不僅基本消除了各地不同行字的現象,而且極大地改變了古代漢語不同字體的局面,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除了小篆,還包括甲骨文和金文,統稱為漢字;古代文獻學的發展對中國古代歷史、哲學、經濟、法律、文化、科學技術的研究產生了重大影響。
隸書
小篆雖然是比較工整的長方形,結構也是由均勻圓潤的線條組成,但是寫起來相當不方便,字體也比較復雜。由於種種缺點,民間迅速出現了壹種新的字體,用方形褶皺書寫小篆端莊工整、圓潤彎曲的線條。這種字體據說在當時的下層官員、工匠和奴隸中很流行,所以被稱為“隸書”。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史脫離了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書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壹種主要用於雕刻印章和青銅器銘文的古代字體。隸書的形成,把跟隨物體形狀的文字,變成了壹些直筆畫組成的簡體字,大大提高了書寫速度。中國文字由篆書變為隸書,稱為“隸書變”。隸書變革是中國文字發展的壹個重要轉折點,結束了古文字階段,使中國文字進入壹個更加定型的階段。隸書改隸後,文字與現行文字接近,比古文字更容易識別。
草書
草書是壹種潦草而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壹種簡易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的形成過程中,由於政府的助手和歷史學家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件,影響了草書的流通。進入東漢以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有了比較規整嚴謹的形制,可以在壹些官方場合使用,稱為“曹彰”,帶有壹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筆畫和筆法。因為草書過於簡單,容易相互混淆,所以無法取代隸書成為主要字體。楷書出現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上進壹步發展。不僅筆畫可以聯動,筆畫也可以上下聯動。隸書筆畫的壹些特征也消失了,形成了另壹種草書,稱為“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字體,沒有楷書工整,也沒有草書豪放;如果說楷書像壹個人坐著,草書跑著,那麽行書就是壹個人走著,因為行書比楷書更隨意,寫起來也快,又不像草書讓人看不懂,所以最受人們喜愛。行書大概是從魏晉時期開始在民間流行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素有“書聖”之稱,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長期以來受到人們的喜愛。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如果寫得有規律,接近楷書,就叫真行或楷書;稍微放縱壹點,草書味道比較濃的寫出來的東西叫草書,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麽難辨人,所以實用價值高。
楷書
從字體結構上看,楷書與隸書相似,但改變了隸書筆畫的書寫方式,由平面隸書變為基本方形的楷書,稱為“方塊字”。楷書又叫隸書、真跡,可見楷書是供人學習和使用的楷書。最早的楷書家是東漢末年的鐘繇。在他傳世的作品中,仍有壹些隸書的筆觸。楷書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多次變化,隋唐以後才基本定型。楷書定稿後,在筆畫和結構上相當精致和嚴謹,如唐代著名書法家歐陽詢的作品。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體繼續簡化,但字體變化不大。印刷術作為中國四大發明之壹,使用楷書作為印刷書籍的主要字體。宋代刻書,楷書經過提煉,寫得更加規整美觀,稱為“宋體”,後來仿宋體而變,稱為“仿宋體”。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和報紙中使用的字體壹般都是這種風格的變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