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發展水平等多種原因,不同地區的中醫藥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存在較大差異,形成了內涵不同、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的三個部分,即中醫藥、民間醫藥和民族醫藥。本文論述了中草藥、民間醫學和民族醫學的應用類型。
(1)中草藥的種類
中藥包括中藥材、飲片和中成藥,中藥材是飲片和中成藥的原料。據調查,我國飲片和中成藥中使用的藥材有1,000 ~ 1,200多種,其中野生中藥材約占80%。栽培藥材約占20%。我國使用的中藥材中,植物藥材有800-900種,占90%;100多種動物藥材;礦物藥材70-80種。在植物中,有200-250種根和根莖;180 ~ 230種果實種子;全草160-180種;花卉藥材60-70種;50-60種葉藥材;皮膚癬菌30-40種;藤類藥材40-50種;約20種菌藻藥材;加工過的植物藥材有膽南星、青黛、竹茹等20-25種。動物類藥材中,有紫錐菊、浮石等無脊椎類藥材30-40種。30-40種昆蟲藥材;40-60種兩棲和爬行動物;獸用藥材約有60種。
(1)各地生產經營的中藥材種類
中藥資源顯著的地域性決定了我國不同地區生產和采購的藥材種類不同,而且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的用藥習慣不同,中藥材的種類和數量也不同。全國各地生產和收購的中藥材種類各具特色,構成了中藥材的區域化模式。在我國黃河以北的廣大地區,耐寒、耐旱、耐鹽的根和根莖最多,其次是果實。在長江流域和我國南方廣大地區,喜溫喜濕的種類較多,葉、全草、花、藤、皮、獸等占很大比重。壹般有200-300種中國北方各省各地區收購的家養和野生藥材;南方省區收購的家養和野生藥材約有300-400種。東北栽培(養)種以人參、鹿茸、細辛為代表,野生種以黃柏、防風、龍膽草、哈蟆油為代表。華北栽培種以黨參、黃芪、生地、山藥、金銀花為代表,野生種以黃芩、柴胡、遠誌、知母、酸棗仁、連翹為代表。華東栽培種為貝母、金銀花、延胡索、白芍、厚樸、白術、牡丹皮,野生種以蠍子、蛇、夏枯草、蟾酥、柏子仁為代表。華中栽培品種有茯苓、山茱萸、辛夷、獨活、續斷、枳殼。野生種以蜈蚣、龜板、鱉甲、半夏、射幹為代表。華南栽培品種有砂仁、檳榔、益智仁、佛手、廣藿香。野生種以何首烏、防己、草果、石斛、穿山甲、蛤蚧為代表。西南栽培品種有黃連、杜仲、川芎、附子、三七、郁金、麥冬等。野生種以麝香、川貝母、冬蟲夏草、羌活為代表。西北地區栽培品種以天麻、杜仲、當歸、黨參、枸杞為代表。野生種以甘草、麻黃、大黃、秦艽、肉蓯蓉、鎖陽為代表。海洋藥物以海帶、海藻、石決明、牡蠣、海馬為代表。各省、市、自治區的主要產品。
中藥材大部分品種實行全國統管統配,全國藥材系統每年都要召開藥材商品交流會。全國交流會上交流的中藥材壹般有800-1000種,多達幾千種。常用藥材約500-600種,不常用藥材約200種,不常用藥材約100種,以及少數冷門藥。從各地經營規模來看,北京、天津、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壹般700-800種,中小城市500-600種,縣級及以下300-400種。上海是中國藥材種類繁多的地區。據記載,最多有幾千種。
(2)中華人民共和國記錄的中藥材種類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是中國的國家藥品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規定,藥品必須符合國家藥品標準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藥品標準(以下簡稱地方標準)。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後頒布了六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從1963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第二版到1995版,采集的藥材種類明顯增多。
在1985版藥典中,實際有446種藥材,其中植物藥材383種,占86%;動物藥用種類,占9%;礦物藥材21種,占5%。三種藥材中,動植物藥材來源復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壹藥來源多。1985版藥典記載的425種動植物藥材中,二源81,三源32,四源9,五源3,六源65438+。二是同源藥物42種,其中同源二藥38種,同源三藥2種,同源四藥2種。因此,根據基本統計,425種動植物藥材來源於536種動植物,分屬160科。
1990版藥典收載中藥材和植物油509種,其中植物藥材439種,動物藥材47種,礦物藥材23種,涉及基本元素627種(不含附錄),其中植物557種,動物70種。原始類群組成為:1個原始類群373種,2個原始類群88種,3個原始類群36種,4個原始類群7種,5個原始類群6種,6個原始類群1種。何首烏的原藥材為:大黃、山慈菇、馬勃、天南星、牛蒡子、五倍子、升麻、水蛭、甘草、石韋、百合、百部、竹茹、川貝母、吳茱萸、牡蠣、青黛、郁李、阿莎麗、珍珠、砂仁、威靈仙,(4)川貝母、龍膽草、杏仁5.原石斛、陳皮、枳殼、鉤藤、海馬和淫羊藿;6.原始的鮑魚殼。
(3)按地方標準采集的藥材種類
地方標準是地方用藥法規,是《中國藥典》的執行或補充,通常包含本地區常用的藥材。比如藥典記載的仙人是茄科植物東莨菪堿的種子,而爵床科植物秦艽的種子在廣東、江西等地使用,稱為“南仙人”。據統計,我國紫花地丁、白頭翁、貫眾、透骨草、大青葉等約200種藥材的用藥習慣存在地域差異。
目前,我國各省(區)對地方標準沒有統壹的要求。從壹些已公布的地方標準來看,其名稱和公布時間並不壹致。現在統計了部分省區藥品標準中包含的中藥材品種。
在地方標準中,常用的區域性藥材占了相當大的比重。比如四川中藥材標準中記載的中國人民藥典的品種只有11%,其中89%屬於藥典以外的品種,72%是雲南中藥材標準中記載的地方使用品種。地方標準采集的藥材具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如四川阿壩當歸、四川南星、四川黨參、四川牡丹、康定玉竹、川南馬兜鈴等。雲南白芍、金鐵鎖、珍珠參、山藥、棗仁等。
(4)中成藥種類及臨床處方
中成藥是固定的處方制劑,其處方組成涉及藥材範圍廣。《中國基本中成藥》收錄了700種中成藥,涉及574種藥材(不包括不同炮制方法的藥材)。
中成藥的原料大多屬於常用經營的中草藥,但很多配方中也吸收了壹些目前尚未分布的屬於民間用藥範疇的草藥,如矮茶、梧桐七葉、南蛇藤、荸薺、秋梨、青蘿蔔、洋蔥、薺菜、杜鵑葉、白背葉、王不留行、柳菇、蜣螂等。
與中成藥的配方相比,臨床處方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據了解,中醫方劑使用的藥材種類多為250-300種,也有不少是400-500種,基本都是市售中藥材。
(五)出口藥材種類
中國的藥材出口歷史悠久。據記載,唐宋以來就有藥材出口。出口藥材主要包括朱砂、人參、牛黃、茯苓、茯苓、附子、花椒、長山、遠誌、甘草、川芎、白術、防風、杏仁、黃芩、大黃、白芷、豆蔻、麝香、鹿茸、五加皮、薄荷、陳皮、肉桂
至今,中國仍是藥材出口的主要國家。中國中藥材出口包括東南亞、日本、前蘇聯、美國、香港、澳門等80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中國出口的藥材約有500種,其中主要植物藥材有人參、甘草、黃芪、桔梗、龍膽草、巴戟天、草烏、柴胡、防風、紫草、白芍、當歸、黨參、丹參、玄參、生地、黃芩、牛膝、獨活、麥冬、三七、苦參、茜草、何首烏 川芎、知母、升麻、黃精、天麻、姜黃、白術、蒼術、天南星、延胡索、貫眾、杜仲、厚樸、黃柏、秦皮、石斛、鉤藤木瓜、砂仁、茴香、烏梅、山茱萸、枸杞子、山楂、酸棗仁、郁李仁、白芥子、木鱉子 動物藥材主要有鹿茸、麝香、阿膠、蜈蚣、全蠍、哈蟆油、桑螵蛸、蜂巢、龜甲、鱉甲等。礦物藥材主要有赭石、朱砂、鵝管石、自然銅、龍骨、琥珀等。
(6)珍貴藥材的種類
珍貴藥材是中藥材中的瑰寶。1981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國家工商總局通報了珍貴藥材的種類,包括麝香、牛黃、人參、三七、黃連、貝母、鹿茸、冬蟲夏草、天麻、珍珠、熊膽、枸杞子、杜仲、厚樸、全蠍、肉桂、沈香、山茱萸、蟾酥。
(2)民間藥物的種類
民間醫學又稱草藥,多為民間所用,是中藥資源應用的初級階段,是商品藥材的基礎和來源。我國商品藥材1000多種,僅占全部中藥資源的10%多,其余品種85%以上屬於民間用藥和民族用藥。
許多省區對當地的民間藥材做了調查統計:河北的中藥資源中,商品藥材占13%,民間藥材占87%;江蘇65%的中藥資源屬於民間醫藥;浙江民間用藥1171種,占62%;廣西民間醫藥占80%以上。根據中藥資源普查,中藥資源類型基本為民間用藥。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中國民間藥物的藥用價值和應用模式發生了壹些變化。
在最近的10年裏,中國南方的壹些省區,如廣西、四川、湖南、浙江、江蘇等。,在經營藥材的同時開展了民間草藥的生意。廣西有40多個縣和地區有專營民間草藥的零售店。70年代末,南寧等四個城市經營的藥材有786種,僅南寧的藥材服務部在1980就供應了90多萬斤藥材。經營民間草藥的主要目的是為民間藥物的應用和深入研究提供便利,也是為了照顧當地人的傳統用藥習慣。民間草藥的應用僅限於某壹地區,並未跨地區或全國範圍內廣泛流傳。藥理、成分、臨床應用研究尚未達到藥材標準。
民間醫學以實踐產生的感性認識為基礎,缺乏系統的醫學理論。然而,中國民間醫學在長期的應用實踐中不斷發展和完善,陜西太白草藥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太白草藥習慣上以“七”字命名,稱為“七藥”。七藥的含義有多種解釋。壹種是七味藥功效如三七,故名;二、七藥之所以叫七藥,是因為長於五株七傷;三個字:七藥合金瘡如膠似漆。據有關單位初步調查,陜西太白山以七字命名的草本植物有104種。七藥在我國有壹定影響,很多地區的民間藥物也有這個稱號。如湖北七藥主要有:元陽七(秋海棠)、胡瑋琪(毛竹)、登泰七(丸藥隔重樓)、馬步七(高烏頭)等。
用偏方、方子治病,是大眾用藥的常見形式。本次資源調查,在各地進行了廣泛的收集。據全國16個省區不完全統計,* * *收集了超過65438+萬個偏方。通過系統的整理和篩選,編纂了《中國民間驗方》,收錄驗方20000余首,分為13類,200余種病癥。
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我國各地都重視對民間醫藥的探索。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60多種民間草藥被加工成中成藥等產品,如仙鶴草、草珊瑚、低地茶、羊紅肉、山蘿蔔、雞骨草、垂盆草、黃毛豆腐木等。事實證明,民間草藥有很大的發展潛力。通過民間醫藥的應用,可以為開發中藥資源提供可靠的依據和途徑。
(3)民族藥的種類
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在與疾病作鬥爭、維持民族生存和繁衍的過程中,根據自己的生活環境、自然資源、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醫學體系。我國少數民族使用的,以中醫理論和實踐為指導的藥物,稱為民族藥。
(1)種民族藥概況
民族醫藥起源於少數民族地區,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民族傳統。據初步統計,中國55個少數民族中,近80%的民族都有自己的醫藥,其中約1/3有獨立的民族醫藥體系。新中國成立以來,由於黨和政府的關心和重視,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和研究取得了顯著成績,出版了壹批全國性和區域性的民族醫藥專著。據有關資料顯示,目前,中國有3700多種民族藥。
《中國少數民族藥物學》是在全面調查和收集中國少數民族用藥的基礎上篩選出的民族藥集。出版卷1收錄了39個民族的135種藥物,原生種511種。第2卷載有35個民族、425個基本品種的120種藥物。《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1977版)載有32種11民族的出租車用藥。和平* * * 1985版收錄了4個民族的12種藥物,其中藏藥為土木香、旋覆花、蓮、訶子、余甘子;蒙藥有大棗、葵花子、草烏葉等藏藥,蒙藥用沙棘;維藥有菊苣、毛菊苣、黑種草;傣藥包括女等。
《中醫大辭典》收錄了404種民族藥、400種傣藥、323種蒙藥、324種彜藥和200種畬族藥。
中國的起源、發展、理論體系的形成、用藥種類都有自己的特點。這裏只簡單介紹藏、蒙、維、傣、壯五種民族藥。
1)藏醫藥
藏醫是在廣泛吸收和融合中醫、印度醫學、大食醫學理論的基礎上,經過長期實踐形成的獨具特色的醫學體系。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我國較完整、較有影響力的民族藥之壹。藏醫藥史上有許多經典著作,成為今天研究藏醫藥的主要文獻和藏醫藥種類發展的歷史記錄。
《王越醫館》是較早的藏醫藥史料記載,裏面有植物440種,動物260種,礦物質80種,其中有300多種是青藏高原特有的藥材,大部分至今仍在使用,如蟹蟹、虎耳草、虎耳草、烏頭、喜馬拉雅紫茉莉、緣毛婆婆納、毛楊梅等。
朱靜本草是藏藥收藏最多的壹次盛典。它被廣泛閱讀,具有強烈的藏族特色。被譽為藏民的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的藥物有75%是今天使用的,其中30%是藏藥。據統計,涉及1200種原始動植物。
除西藏自治區外,現代藏醫藥的應用地區還包括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的壹些藏族自治州、自治縣。青藏高原是藏藥的主要產地。據有關單位調查,藏藥資源有2436種,其中植物2172種,動物214種,礦物50種。青海位於青藏高原的北部和東部,面積廣闊。據調查,全省共有藥用資源1294種,其中植物1087種,動物150種,礦產57種。全省常用的數百種藏藥,70%采自青藏高原。據四川阿壩藏族自治州調查,全州有藏藥資源1000多種。甘孜州1127種中藥資源中,藏醫藥使用的占23%。
據有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藏藥約有3000種。西藏是藏醫藥的發源地,藏醫藥的應用歷史悠久。該地區常用的藏藥有360多種,主要來源於菊科、豆科、毛茛科、罌粟科、傘形科、龍膽科、薔薇科、玄參科、十字花科、百合科等植物。重要的藥用屬有:綠絨蒿屬、馬先蒿屬、紫堇屬、報春花屬和虎耳草屬。常用藏藥中,約50%含有生物堿,這些活性成分多見於烏頭屬、飛燕草屬、唐松草屬、濱蒿屬、槐屬、秦艽屬、小檗屬等藥用植物中。例如,大黃是壹種重要的藏藥。青藏高原分布著28種大黃,其中21種為藏藥。藏藥用大黃可分為三類:上品(君木紮)品種包括大黃、唐古特大黃、藏大黃、喜馬拉雅大黃、藏大黃、藏大黃等。,青海、甘肅也用大黃。中國產品(曲士紮)有帶穗大黃、帶穗大黃、長穗大黃、蕁麻脈大黃、心葉大黃、紅脈大黃、蛋葉大黃;下等(曲麻紮)有大黃。
目前,藏醫藥制定了統壹的用藥標準,即由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新疆等六省區編制的藏藥標準,共包含藏藥227種,其中植物197種,動物17種,礦物質13種。主要物種有
2)蒙醫
蒙醫學是以蒙古族傳統醫學為基礎,吸收藏、漢、古印度醫學理論精華,具有民族風格的獨立醫學體系,在中國民族醫學中占有重要地位。
歷史上,蒙古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蒙醫科學家和著名的蒙醫經典,其中最具影響力的是18世紀的松巴。Kampo-Isherbalagil的Silegari?《墨龍》是蒙醫學的基石,收錄了390種蒙藥。洛桑,當代的白旗察哈爾?Sole Rihamu寫的Mano Sigid(毒品鑒定),分為四個部分,* * *收集了678種毒品。公元19世紀初,內蒙古哲裏木盟奈曼旗的布拉頓·吉爾用藏語編撰了《裏思爾》。《米金》(本草圖鑒)收錄了879種蒙藥,成為今天學習和研究蒙藥的主要經典。
現代蒙醫學發展迅速。據統計,我國現有蒙藥2230種。目前,除內蒙古自治區外,東北和西北的許多蒙古族聚集地也在使用蒙藥。
經過多年的資源調查,內蒙古已初步摸清了蒙藥資源。全區有蒙藥資源1342種,其中植物926種,動物290種,礦物98種,其他28種。該地區有常用蒙藥500多種,商品蒙藥約400種,民族特藥260種。內蒙古自治區制定的蒙藥標準包含522種藥材和成藥。
蒙藥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主要藥用品種有鄧森(文冠木、烏合日_賽勒斯(蒙古蘿蔔)、阿拉坦花-齊其格(金蓮花)、昂格魯莫斯-比日央古(香草、敏吉依音-蘇裏(紫錐菊)、巴嘎-塔裏諾(瑞香狼毒)、嘎順-寶日其格。
在蒙藥中,麝香、丁香、蓽茇、豆蔻、青蘭、馬錢子、水銀和草烏被廣泛使用。配伍草烏時,多數須與訶子配伍。
3)維吾爾醫學
維吾爾醫學歷史悠久。在其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吸收了阿拉伯、古希臘等民族醫學的長處,並受到了中國傳統醫學的影響。它是我國民族醫學的壹個獨立分支,歷史上為西域各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
維吾爾醫學的應用範圍基本在新疆自治區範圍內。據在新疆的調查,全區有維吾爾藥600多種,常用的約360種,其中地方資源約160種,占維吾爾藥數量的27%。《新疆維吾爾醫藥誌》包含124種藥物。
在常用的維吾爾藥中,屬於國家特殊用途的約有30種,主要包括:杏仁、索索葡萄、孜然、驅蟲斑鳩菊、刺糖、洋甘菊、蒔蘿、口唇草、新疆鷹嘴豆、太子參、雪蓮、胡桐淚(胡楊)等。
維藥中常用芳香類藥物,如麝香、龍涎香、海貍香、大益草、丁香、豆蔻、蓽茇等。此外,它們是比較常用的藥物,如馬錢子、曼陀羅、仙女、駱駝蓬等。維吾爾醫學中雖然有很多藥物與中藥同名,但多為土生土長的品種,如黃精、白鮮皮、益母草、荷花等。如防風、赤芍、羌活、獨活、木香、茜草、黨參、槁本、麻黃、威靈仙等。4)傣醫藥
傣藥是我國古老的傳統醫藥之壹,2500年前的《貝葉經》就有記載。傣族祖籍在雲南西雙版納,這裏優越的自然條件為傣藥提供了理想的藥用資源。據統計,我國傣醫藥有1200種。西雙版納傣醫藥誌載有520種,其中最常用的有71種。
傣藥中的藥用植物主要有:瑪嘎哈罕(白毛藤)、馬靜(油瓜)、瑪芒(芒果)、亞勇(馬唐)、葛麻古拉(面果)、戈丹(糖棕)、牙竹麻(豬腳)、埋嘎屏(龍血樹)等。動物醫學在傣醫藥中占有重要地位,傣醫藥不僅種類繁多,而且有獨特的藥用部位。
5)壯醫藥
壯醫藥屬於發展中的民族醫藥,尚未形成完整的體系,基本處於民族醫藥與民間醫藥交融的狀態。壯族聚居區地處嶺南亞熱帶,動植物資源豐富。由於壯族人長期喜食蛇、鼠、山鳥等野生動物,獸用藥物應用較為普遍,民間壹直有“扶正補虛,必用血肉之品”的經驗。壯醫藥的另壹個特點是善於解毒,解毒的範圍比工廠更廣,包括蛇毒、蟲毒、食物中毒、藥物中毒、石毒、箭毒、古毒等等。廣西著名的蛇藥是壯醫藥的壹大貢獻。
中國的壯族主要集中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據有關部門調查,本地區共有壯醫藥709種。《壯醫藥選》收錄了500多種常用壯醫藥。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壯藥主要有:廣西馬兜鈴、千斤拔、龍船花、閉鞘姜、楊桃、兩面針、雞蛋花、芋頭、金香、南蛇蝶、薯莨、馬鬃蛇、褐家鼠、蟒蛇等。
每逢傳統節日,壯族民間還進行藥品市場交易。根據對廣西靖西縣端午壯醫藥市場的調查,整理出醫藥市場中的壯醫藥246種。
6)其他民族藥
雖然我國民族醫藥的發掘整理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但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很多民族醫藥我也不是很了解。現在根據壹些相關的資料和報道,以及這次資源調查的情況,介紹壹下其他民族使用毒品的數量。
壹些區域資料還記載了民族藥的種類:《雲南民族藥名錄》收錄了全省21個民族的1250種藥;《廣西民族醫藥簡編》收錄了7個民族的1021種藥物。
在中藥資源普查中,部分民族地區收集整理了民族藥的情況和種類:四川阿壩地區整理出羌族常用藥100種;湖南初步查明該省苗族、土家族、瑤族、侗族常用民族藥361種,雲南德宏州收錄傣族藥330種,景頗族藥123種。廣西《環江縣毛南藥名錄》中有556種藥物。
據有關單位調查統計,廣西有瑤族藥555種,侗族藥298種,仫佬族藥259種,苗族藥213種,京族藥27種,彜族藥213種。
(2)中國民族醫學的起源
包括漢族和少數民族在內的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共同財富。各民族的醫藥在獨立發展、保持民族特色的基礎上,也相互借鑒,有很多相似之處。民族醫藥之間最廣泛的聯系在於藥物的使用。歷史上,本草都有不同程度的選用。吸收了少數民族地區的藥物,如唐代《本草》中記載的“龜甲”,是來自壯族的民間藥物。據不完全統計,歷代本草中收集的民族地區藥物有100多種。目前中醫常用的許多藥材,如冬蟲夏草、麝香、人參、天麻、三七、枸杞、大雲、甘草、麻黃、紅花、兒茶、砂仁、血竭、紫膠蟲、貝母等,大多產於少數民族地區。另壹方面,少數民族也移植和應用了大量的漢族醫藥。
民族醫藥融合最好的例子就是藥物的交叉使用。據悉,目前藏漢雙方使用的藥物有300多種。蒙古語和漢語使用的400多種;維吾爾族和漢族使用的155種;佤族使用的80種。不同民族之間使用同壹種藥物是很常見的。例如,有七個民族使用訶子。蘆筍有18個民族。使用馬鞭草的民族有20個;有23個民族使用魚腥草。車前的民族多達29個。有些地區也是如此,如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500種蒙藥,70%與漢族相同;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常用藏藥中,與漢族同種的占1/2;在青海有121種毒品在漢藏之間交叉。少數民族之間的毒品也相互交流。比如蒙藥約10%來自藏藥。民族藥的交叉問題比較復雜,有的同名異源;有的原基相同,但藥用部位或功效不同,如中醫用的刺猬皮、韓語用的刺猬膽;中醫用蝙蝠糞,傣族人用它的血。紅花有活血通經、祛瘀止痛的功效,維吾爾族用它止咳。白鮮皮能清熱燥濕、祛風止癢,而寧夏回族地區的人們則用於治療刀傷出血,有“家有八牛(白鮮皮的別稱),刀傷不用愁”之說。我國各民族醫藥共存發展,相得益彰,充分顯示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諧和家庭關系的繁榮。民族醫藥的健康發展必將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和繁榮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