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典籍關於立冬的記載

古代典籍關於立冬的記載

立冬

立冬,十月節。立字解見前。冬,終也,萬物收藏也。

水始冰。水面初凝,未至於堅也。

地始凍。土氣凝寒,未至於拆。

雉入大水為蜃。雉,野雞;鄭康成、《淮南子》、高誘俱註蜃為大蛤。《玉篇》亦曰:蜃,大蛤也。《墨子》又曰:蚌,壹名蜃,蚌非蛤類乎?《禮記之註》曰蛟屬,《埤雅》又以蚌、蜃各釋,似非蛤類。然按《本草》車螯之條曰:車螯,是大蛤,壹名蜃,能吐氣為樓臺,又嘗聞海旁蜃氣成樓垣。《章龜經》曰:蜃大者為車輪島嶼,月閑吐氣成樓,與蛟龍同也。則知此為蛤,明矣。況《爾雅翼》引周禮諸家,辯蜃為蛤甚明。《禮記之註》以謂雉,由於蛇化之說,故以雉子為蜃,《埤雅》既曰似蛇而大,腹下盡逆鱗,知之悉矣,然復疑之:壹曰狀似螭龍,有耳,有角,則亦聞而識之,不若《本草》、《章龜經》為是,即壹物耳。大水,淮也,晉語曰:雉入於淮為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