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科學家發明的故事越短越好。

科學家發明的故事越短越好。

東周中期以前,民間手工藝人壹直從事原始繁重的勞動。直到壹個偉大的發明家用他的智慧創造了許多聰明的工具,他們才從那些枯燥的工作中解脫出來。他就是魯班。魯班是中國古代傑出的土木建築工匠之壹,也是傳說中多有創造的傑出發明家。兩千多年來,被民間工匠奉為“祖師”,受到人們的尊敬和紀念。

看到家裏用的墨鬥、刨子、鉆子、鑿子、鏟子等木工工具,妳可能覺得這沒什麽,但在2000多年前的奴隸社會,這些都是偉大的發明,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發明,木匠的勞動效率成倍提高,民用技術煥然壹新。

魯班奇人

魯班,姓龔伯,魯國人。因為“象”和“班”是諧音,在古代很常見,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生於周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於周鎮定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這是中國奴隸制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時期,也是奴隸制向封建制轉變的歷史時期。當時的城市建築和水利工作已經具有相當的規模,鐵器也已經逐漸延伸到各個社會生產領域,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社會生產的發展為奴隸制的解體和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質基礎。奴隸主和貴族的統治日益衰落,奴隸起義和暴動此起彼伏。奴隸主控制的政府手工業被打破,許多手工業奴隸得到解放,於是出現了獨立的個體手工業者。據說魯班是在這個時期獲得解放的奴隸工匠,因此他有到處旅行和工作的自由。

鋸子的發明

妳可能還記得小學課本上那篇關於魯班發明鋸子的文章。傳說有壹年魯班接受了壹個大任務——建造壹座大宮殿。這需要大量的木材,但項目期限很緊。魯班的弟子每天上山砍柴,但當時沒有鋸子,只能用斧子砍。效率太低,徒弟們每天都累得夠嗆,但木頭還是遠遠不夠,耽誤了工程進度。當時,沒有完成奴隸主的任務會受到嚴厲的懲罰。魯班很著急,親自上山視察。上山時,他偶爾會拔壹把長在山上的雜草,手壹下子就被割破了。魯班想知道為什麽壹片小草如此鋒利。他把草弄碎,仔細觀察。他發現草的兩邊有很多小牙齒,他的手被這些小牙齒割破了。既然草的牙齒可以割傷我的手,那麽有許多小齒的鐵棒應該可以鋸斷樹。於是,在他的想法和金屬工匠的幫助下,魯班制作了世界上第壹把鋸子——壹根有許多小齒的鐵棒。他用這個簡易的鋸子鋸樹,真的又快又省力,鋸子就發明了。不管這個故事是真是假,我們都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得到這樣壹個啟示:實踐出真知,研究出智慧。

每個人的成功都有內在和外在的影響。魯班工藝的不斷進步,離不開他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幫助。魯班出生在壹個世代工匠的家庭。自幼隨家人參加了許多土木建築工程,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

“階級母親”和“階級妻子”

妳知道嗎:用來打墨線的小鉤也叫“板木”,刨木頭時頂住木頭的刺刀也叫“板斧”?為什麽?原來魯班的母親和妻子也從事生產勞動,這對魯班幫助很大。據說“班木”的由來是這樣的:魯班在做木工活,和墨鬥還債的時候,拉墨線的是他的母親。後來,母子倆經過多次實驗,在墨線頭上綁了壹個小鉤子。放線時,用小鉤鉤住木頭的壹端,可以代替手拉線,壹人操作。從此不用找媽媽幫忙玩墨線了。後來木匠們將這種小鉤命名為“半木”,以紀念這壹創造。“班妻”起源的傳說是,魯班起初由妻子刨木頭,後改用刺刀。

講壹個小插曲,根據《玉屑》裏的描述:魯班這些年壹直在外面給人蓋房子,風吹雨打,日曬雨淋,非常辛苦。他的妻子雲石動了腦筋,做了壹把傘,讓魯班外出辦事時隨身帶著,這樣可以遮風擋雨。時至今日,雨傘仍然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可見魯班家族對魯班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魯班的其他發明

魯班壹生中做了許多發明。在很多古籍中都有記載,如《物·事·古史》等。他發明了許多木匠使用的工具和儀器。木匠用的尺子(也叫矩)是魯班創造的,所以也叫魯班尺。再比如墨鬥、刨子、鉆、鑿、鏟等工具,據說也是魯班發明的。

據史本記載,石磨也是魯班發明的。磨,原名魏,漢代稱磨。這是壹種將大米、小麥和豆類加工成面粉的機器。自從人類進入農業社會以來,除去谷物的外殼,打碎豆類和小麥就成了日常瑣事。早期的方法是用石頭碾碎或碾碎谷粒,後來人們把谷粒放在石臼裏,用杵搗碎。雖然這是古代谷物加工工具的壹大進步,但仍然費時費力。然後對比搗碎,發現研磨效果好,省力。傳說魯班受勞動人民智慧的啟發,用兩塊堅硬的圓石,各鑿成密密麻麻的淺槽,放在壹起,靠人力或畜力轉動,把米粉磨成粉。這就是兩千多年來在中國各地廣泛使用的磨坊。磨的發明把杵臼的上下運動變成了旋轉運動,把杵臼的間歇工作變成了連續工作,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這是壹個很大的進步。魯班如何發明磨坊的真實情況無從考證,但根據考古發掘,距今六千年至六千五百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有了石搟面杖和石磨盤。在龍山文化時期(約4000年前),杵臼已經存在。因此,魯班時代發明磨坊是可能的。

魯班不僅是民間工匠的“奠基人”,也是壹位卓越的機械發明家。他做的鎖外面沒有痕跡,機關在裏面。它只能用壹把相配的鑰匙才能打開。《墨子·呂文》中也有記載:“公敗者伐竹木,以為是喜鵲,得手便飛去,三日不絕。”也就是說,魯班做的木鳥可以借著風在空中高高飛翔,三天不落地。相傳魯班還改進了車輛的結構,制作了機動化的木制車馬。這種木制車馬由木頭人駕駛,裝有機關,可以自動行走。後世的許多科技發明家,如三國的馬俊、晉代的屈春、北齊的趙玲、唐代的馬戴鋒、清代的黃呂莊等,都受到這個傳說的影響,紛紛朝這個方向探索。現在說木鳥能飛三天,木車和木馬能自動消失,似乎太誇張太神話了。但也說明當時魯班的技術確實很出眾。作為我們的後代,在想要實現前人美好夢想的時候,也要考慮到當時的科技水平和我們的實際能力,避免被壹些虛無縹緲的傳說誤導,耽誤了我們美好的未來。

據說魯班在兵器方面也有壹定的造詣。據墨子公伯記載,魯班曾經為楚攻城做了梯子,為水戰做了鉤子(也叫“鉤拒”),這兩樣東西在戰爭中都起到了比較大的作用。後來受墨子影響,不再制造這類戰爭工具,致力於生產生活中的創造發明,造福人民。

魯班出身於工匠世家,在建築和雕塑方面也做出了很多貢獻。《故事會》裏說魯班刻了壹張立體的九州石圖。魯班在列子雕鳳的故事。新理論。知人善任,顯示了他不怕挖苦,努力學習的精神。故事說,魯班想刻壹只鳳凰,沒刻好就被別人嘲笑了。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停止工作,而是更加努力,終於雕刻出了壹只表情生動的鳳凰。那些曾經嘲笑過他的人,最後不得不佩服魯班的高超技藝和百折不撓的精神。

2400多年來,人們代代相傳著魯班發明創造的故事。人們為了表達對他的愛戴和敬仰,把古代勞動人民的集體創造和發明都集中在魯班身上。所以,關於他發明創造的故事,其實就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發明創造的故事。他的名字實際上已經成為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