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經典常談三禮第五主要內容

經典常談三禮第五主要內容

經典常談三禮第五主要內容如下:

首先作者闡述了禮在當時的積極作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要滿足自己的欲望,沒有界限,沒有分際 ,就爭起來了,此時,禮逐漸產生,這種禮,教人節制,教人和平,建立起社會順序。

但這些禮也必須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而發展,以至於出現了漏洞“每壹個制度儀式或規矩,固然有他的需要和意義,但是社會情形變了,人的生活跟著變……那些禮的惰性卻很大,並不跟著變。這就留下了許許多多的遺狀物沒有了需要,沒有了意義;不近人情的虛禮,只會束縛人”,禮如果不能夠隨著社會的變化發展,則是“偽禮”。

作者肯定了當初建立禮時,禮帶給人們節制,和平與社會的秩序,讓人們有更好的發展,否定了禮的落後性,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批判了偽禮帶給人的束縛。後文也提到了各種有關於禮的著作,《儀禮》《周禮》《禮記》等等,重要的是後人會在閱讀時在前者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與編輯,體現了禮傳承於作品之中。

文章的要點:

通讀全書,可以發現,本文提到了很多概念,乍壹眼望過去錯綜復雜,所以我們就要理清楚每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什麽。

首先,可以抓住關鍵句,第壹段中提到,“儒家所稱道的禮,包括政治制度、宗教儀式、社會風俗習慣等等”。

在第二、第三和第四段中取了各種有關“禮”的例子,並在結尾分別提到“可以說是政治制度”“大部分可以說是宗教儀式”“但大部分可以說是風俗習慣”再次提到了這三個關鍵詞,從而我們可以概括出禮治與其有關,最後去看這三個關鍵詞背後的意義,進行由大到小的整理。

三本:“天地君親師”——天地,親,君師,此為“禮”的三本,以此治亂,這叫做禮治主義

三禮:政治制度是壹禮,宗教儀式是二禮,風俗習慣是三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