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道教全真派科儀中有《散花科》,使散花這壹儀式元獨立為儀式體,但在演習 中又常和《五方關燈科》相連。《散花科》是壹種以贊頌香花,解除冤結、拔度亡靈的 黃箓類科儀。舉行儀式時,在壹長桌上陳列香花燈水果等五供以及花盤、米盤和古錢九 枚供高功法師行儀使用。法師和眾職事自始至終坐於桌邊誦唱經文。經文包含由《返魂 香贊》《太乙贊》《四頌花》《萬事休》《嘆人生》《嘆四季》《散奇花》《解冤結》 等大段唱詞組成,文詞優美。例如:《四頌花》中有“君不見,好年華,時來枝上好開 花。可憐風雨經過後,處處遊人嘆落花”之句;《萬事休》中有“勞心勞力為誰謀,父 母妻兒轉眼休。縱得脫青更換紫,也須白了少年頭。壹旦無常萬事休”;《嘆人生》中 有“色相果然空,花殘今又紅。笑語夢魂中,嘆人生不再逢”;《嘆四季》中有“秋來 籬菊綻金黃,風送花香月滿廊。三徑蕭條誰送酒,教人寧不倍淒涼”;《散奇花》中有 “散壹朵,菊花新,愁眉不展對芳辰。扶蝶紛紛花下過,不見花前月下人”,等等。 《解冤結》是全儀的核心,稱“解結解結解冤結,惟願亡靈罪消滅。今生前世有冤仇, 隨此經功盡斷絕”。⑧由於歌唱文字占據《散花科》的絕大部分,因此,全儀音樂性極 強。香港道教演習該儀時,多采用廣東地區民樂的古典名曲和民間小調,適合民眾的欣 賞情趣,因此,使散花科的思想內容更富有感染力。
註
①⑤⑦ 《道藏要籍選刊》第8冊506頁,336頁,336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② 《大智度論》卷五十五
③④⑥ 《道藏》第9冊853頁,第5冊768~770頁,第7冊94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聯合出版,1988年
⑧ 《中國人的宗教儀禮》(日文版)874頁,福武書店,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