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常德絲弦的鄉土氣息濃郁嗎?

常德絲弦的鄉土氣息濃郁嗎?

常德絲弦是湖南曲種湖南絲弦的重要分支,因在湖南絲弦中最為發達,影響最大,已然具有了獨立曲種的地位。

流傳於湖南各地,演唱時用揚琴、琵琶、三弦、胡琴等絲弦樂器伴奏而稱之為絲弦,還因用常德方言演唱,故稱常德絲弦。

常德是湘楚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壹,自古以來歌舞之風頗盛,亦是名人雅士薈萃之地,素有“文物之邦”、“人文淵藪”的美譽。

地方文化壹直受到文藝巨匠們的影響和培育。屈原、王安石、陸遊、袁宏道等人曾在這裏留下不少傳世之作,為常德文化添加了絢麗的色彩,使本地歌舞習俗升到更高的檔次。

據《常德府誌》記載,自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傳世以來,歷代文人雅士如唐劉禹錫、宋蘇軾等也多次薈萃桃花源,他們的詩文很近似於常德絲弦的唱詞。此後,《桃花源記》被常德絲弦的藝術家們認為是常德絲弦早期的唱詞的雛形。

宋元時期,常德城市的經濟進壹步繁榮,各地商賈雲集,隨同而來的江浙樂師、歌女等往返於沅澧之間,他們帶來的時令小曲也在濱湖地區逐漸傳播。

元末,大量外地人湧入常德,使各地的民間藝術廣為交流。王府的娛樂活動,對民間歌舞曲藝的發展無疑也有著重大的影響。

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逐步形成了常德絲弦這壹獨特的地方曲種。它上承唐代詩文,有說有唱的形式,借鑒諸宮調、元雜劇、昆曲的音樂格局,從本地及外省的民歌小調、時令小曲中吸取營養,兼容並蓄,用通俗易懂的常德方言演唱。

清代中葉以後,由於商業的繁榮,常德的文化藝術也得到了較大發展,常德絲弦的演唱活動逐漸由文人雅士的自娛自樂走向市場,加上常德人具有大碗喝擂茶的習慣,於是,常德絲弦在茶社中找到了孕育的胎盤。商賈老板為了招攬生意,熱鬧門面,紛紛邀請絲弦藝人演唱,以示祝賀。

隨著絲弦藝術的日益流行,道光年間,已有以演唱小曲為業的歌妓。絲弦班社在各地紛紛出現,並湧現出壹批有建樹的絲弦藝人,他們與文人墨客壹起整理編寫絲弦唱本。其中最有影響的是賀小昆,經他整改並流傳下來的傳統曲目有《雙下山》、《二度梅》、《黛玉葬花》等10多個。

清末,絲弦的木刻唱本已在常德肖福祥商號問世,常德、澧縣等地形成了作坊刻印唱本的壹條街,所刻唱本有《孟姜女尋夫》等曲目及壹些小調曲牌,這些刻本被稱之為“調子書”或“堂班調”。從此,常德絲弦曲牌在大街小巷流傳開來。

清末,西方音樂和京劇的傳入對常德絲弦音樂的發展產生過壹定的影響。這時絲弦演唱活動由城市向農村輻射。

為適應長時間演出的需要,絲弦藝人把眼光投向戲曲,他們移植劇目,並借鑒戲曲板腔體的唱腔手法,形成了常德絲弦“老路”,輕松地演唱起長篇故事。

絲弦名家徐梅清等人又把從四川傳來的曲調加以改造,仿效“老路”另創“川路”新腔,使絲弦音樂的板腔體更為完善,並風行於沅澧。

常德絲弦音樂結構的完整,演唱方法的獨特,表演形式的靈活自由,伴奏手法的豐富多彩,使之具有了獨特的韻致與感人的魅力,因而歷久不衰,深受人們喜愛。

常德絲弦音樂具有相對完整的體系,其音樂功能也有獨到之處,它有敘述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既能表現歷史故事,又能說唱民俗民風。

而且在唱腔與演唱中都以傳情達意為主,特別講究“說中有唱,唱中有說,腔從字出,音隨韻轉”的潤腔方法,在強調口語化、說唱化的同時,註重旋律的優美,俏麗和抒情性。

在傳統的常德絲弦音樂中,有300多首曲調,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它分為曲牌體、板腔體和混合體三種。

曲牌體,又慣稱牌子絲弦,是壹種把眾多具有完整、獨立內容的曲牌,連接起來而反映壹個***同主題的套曲體音樂,是常德絲弦演唱中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

常用曲調100多個,這些不同內容、不同風格、不同技巧的曲調,通過長期的演唱實踐,充分展示了各自的特色與風采。

這些曲調之中,有些既可與別的曲牌連綴又可單獨進行演唱,有些只適合單獨進行演唱,但絕大多數的曲牌是與其他曲調連綴而發揮出良好的總體功能。

由於采用若幹個不同旋律、不同結構、不同節奏,甚至不同調性的曲調進行演唱,極大地豐富了音樂的表現力,從而達到了較完美的藝術效果。

板腔體,又慣稱板子絲弦,是壹種不受曲調限制而具備戲曲音樂特點的板腔體音樂,是常德絲弦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擁有系統完整的唱腔並具有情真意切的感染力,是演唱大型絲弦戲必不可少的基本音樂。

板子絲弦它包括“老路”和“川路”兩種聲腔。“老路”大多深沈渾厚,雄壯激蕩;“川路”壹般明朗寬闊,蒼勁有力。

除此之外,還有混合體,是指在壹個曲目中既有曲牌體音樂,又有板腔體音樂,或曲牌與壹種板式混用,或“老”、“川”等各路的多種板式和壹個或多個曲牌混用。這種結構多用於中、長篇曲目。

在常德絲弦音樂中,無論是短篇、中篇還是長篇,無論是曲牌體、板腔體、混合體,都很講究“起、平、落”的結構原則。其音樂旋律以五度跨越為特色。

常德絲弦的句式結構多為二句體、四句體和長短句三種。二句體在曲牌體曲調中極為普遍,板腔體都是以上下句為基本結構原則構成的。四句體通常按起承轉合原則構成音樂段落,是曲牌體曲調中較為常見的結構形式。長短句體隨曲牌句式的結構而變化。

常德絲弦調式多變,色彩各異。曲牌體音樂以徵調式、商調式、宮調式、羽調式為多見,角調式較少見。

常德絲弦采用以常德老高山街為中心的常德方言演唱,不僅南方人聽得清楚,北方人也能聽懂。它的演唱既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審美習慣,又別具壹格。

常德人說自己的方言就像是在唱歌,尤其女子,語氣溫柔而婉約,像微風拂面。因此,有人說“常德絲弦的音樂是語言化的音樂,語言卻又是音樂化的語言”。“咿兒喲,呀咿喲”這兩句耳熟能詳的襯詞則仿佛是給常德絲弦貼上了壹個標簽,放在哪裏都壹目了然。

常德絲弦在強調口語化、說唱化的同時,更註重旋律的俏麗、抒情和音樂性,使行腔柔和、秀麗、婉轉,或歡快、跳躍、詼諧。藝人認為,“咬字千斤重,聽者自動容”。藝人講究“腔從字出,音隨韻轉”,使旋律更顯得活潑而端莊。

由於方言及藝人的愛好與興趣和劇情發展的需要等因素,同壹曲牌同壹曲目,不同的藝人會唱出不同的韻味,產生同曲異工的效果;甚至是同壹曲牌同壹曲目,由同壹藝人演唱,也可能會在以字行腔時采用不同的抑揚頓挫的手法,通過潤腔,求得曲調旋律的變化。藝人們不同的演唱特點,逐漸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

常德絲弦傳統的演唱方法十分講究自彈自唱,壹人多角,要求演員有甜脆,圓潤的嗓音,加之與劇情中人物性格相適應的潤腔手法,通過聲腔變化說唱故事,刻畫各種人物。

根據說唱、敘述故事的需要,演員要能隨時進入角色,即“進進出出”,時而是說唱者,時而又要扮演劇中的人物。

常德絲弦歷來有不少功力深厚的演唱者,通過他們不斷傳承和發展,使常德絲弦朗朗上口,又易唱,易記,易學,為群眾所喜愛。

常德絲弦的傳統演唱形式是坐唱,大都是演唱有故事、有人物的長段絲弦,演唱者壹般為6人。演出時很講究坐的位置,藝人有“揚琴對鼓板,高胡對二胡,三弦對琵琶”之說。表演者要能自拉自唱,壹人多角,用聲腔塑造生、旦、凈、醜各類人物、說唱故事。

如果演唱曲目中的角色多於演唱者時,則每個人除擔任壹個主要角色外,再分別兼任。常德絲弦演唱的地點壹般是屋場、廳室及茶館等。

常德絲弦用的主要伴奏是胡琴,這種胡琴的琴筒大於壹般的京胡,小於二胡,澧縣地區則用四胡作為主奏樂器。有時以節目的需要,也有用京胡或高胡的。

常德絲弦用的傳統板鼓是壹種特殊的小板鼓,其形似倒扣的飯缽,用大竹兜做成。後來,絲弦加進漢劇和花鼓戲的鑼鼓打擊樂,用在過場音樂中,以渲染氣氛。

在絲弦唱腔的伴奏中,常有托腔、裹腔、襯腔、墊腔和加花等5種基本方法。

常德絲弦擁有100多個傳統曲目,其中優秀傳統曲目《寶玉哭靈》、《魯智深醉打山門》、《雙下山》、《王婆罵雞》、《昭君出塞》等歷來為廣大群眾所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