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嶺雲海|置身山水詩畫中
總面積150多平方公裏,最高海拔1700余米,最低處跌入河南省輝縣市境內僅300米左右,是南太行的最高峰,風光秀麗,景色誘人。這裏的雲海、日出、奇峰、松濤、掛壁公路、紅巖大峽谷、立體瀑布,形成了八百裏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觀,素有“清涼聖境”、“避暑天堂”“世外桃源”、“太行至尊”之美譽。王莽嶺的雲海日出,站在雲海之上,看千奇百怪的峰巖,山南的千仞峭壁,人如同置身山水詩畫中。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陵川縣東南部
介休綿山 懸崖絕壁上的古建築群
綿山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山西省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清明節(寒食節)發源地,中國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國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館。
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壹條支脈。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風景名勝區的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從建築的角度來剖析,綿山仿古建築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地址:山西介休城東南20公裏
李寨三教堂 深藏民間的木刻精品
山西省晉城市李寨鄉陟椒三教堂,大殿內的塑像,中間為佛主釋迦牟尼,兩旁分別為太上老君和孔老夫子。三教堂把佛、道、儒三種不同的教派合為壹體,代表的是壹種哲學,是三家思想融會貫通與互補。
山西晉城的李寨鄉,壹座古樸雅俗的小村莊,村子裏的三教堂堪稱中國北方木雕博物館。整個堂院磚雕、木雕、石雕件件精彩,樣樣奪目。因為尚未 旅遊 開發,要想壹睹風采需要到村口找老農開門。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李寨鄉陟椒村東
寧武懸空村|順崖而建的天上人家
寧武懸空村,壹整座村落都懸掛在山腰之上。遠望好似空中樓閣,天上人家。街道是立木支撐、圓木鋪架的“棧道”。處處可見石砌的小徑、古樸的民居,村民們悠然地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村子古老、靜謐,卻遠近聞名。
村內房屋因崖就勢,大多數的房屋都有兩三百年的 歷史 ,建築材料多以石頭和木材為主,人走在棧道上如同置身半空。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閣樓,閣樓背靠絕壁,面臨深淵,遊人至此,憑窗覽遍萬頃蒼翠,依門望盡百裏雲海。站在懸空街上鳥瞰,足下是百丈懸崖。澗底有潺潺流水,其聲淙淙然,有如天籟。對面乃山之陰,松林茂密,蔽日遮天,森森然,竟是杜甫詩中“陰陽割昏曉”的如實寫照。
地址:山西省寧武縣涔山鄉王化溝村
平遙雙林寺|絕無僅有的千年彩塑
雙林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 旅遊 景區。是漢族地區佛教全國重點寺院之壹。寺廟的壁畫與雕刻十分精美,在千年之後,依舊保持了艷麗的色彩與生動的表情。對於喜歡古建築與古代美術藝術的人,都是很值得壹去的地方。
雙林寺坐北朝南,廟群占地面積約為壹萬五千平方米,內分東西兩大部分。西部為廟院,沿中軸線坐落著三進院落,由十座殿堂組成。前院為釋迦殿、羅漢殿、武聖殿、土地殿、閻羅殿和天王殿;中院為大雄寶殿和兩廂的千佛殿、菩薩殿;後院為娘娘殿和貞義祠。東部為禪院、經房等(現為小學校所用)明代時於寺廟外圍建壹周高大的夯土包圍墻,上置箭垛,外觀頗似壹座小城堡。
地址:山西省平遙縣中都鄉橋頭村
寧武萬年冰洞|四季不化的冰世界
經中科院地質研究所洞穴專家現場考察認定:此洞形成於新生代第四紀冰川期,距今約三百萬年,故名萬年冰洞。
在寧武縣涔山鄉麻地溝村東,海拔2300米的山上有壹處世界奇觀——萬年冰洞。它的奇特在於以本地洞外的氣候條件論,根本構不成結冰的環境,而洞內壹年四季冰柱不化,愈往深處冰愈厚。特別是夏天,洞外碧草如茵,鮮花盛開,而洞內寒氣逼人,冰筍玉立。而且系全國最大的冰洞,也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的永久凍土層以外發現的罕見的大冰洞。由冰形成的冰柱、冰簾、冰瀑、冰筍、冰花、冰鐘、冰佛、冰床、冰掛、冰獸、冰人,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堪稱壹個冰的世界。壹年四季,洞中永遠保持在零度左右,洞裏洞外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地址:山西寧武縣涔山鄉麻地溝村東
恒山懸空寺|古老華夏文明的奇險建築
懸空寺,壹座漂浮在懸崖上的寺廟,沒有千噸地基,只有數根木頭支立。歷經1500多年的風雨、地震各種災害侵襲,懸空寺依然巍峨不倒。遠望懸空寺,像壹付玲瓏剔透的浮雕,鑲嵌在萬仞峭壁間。
地址:山西大同渾源縣東南郊恒山腳下
聖母玫瑰堂|屹立百年的歐式教堂
這座天主教聖母玫瑰堂說是古堡,其實是壹座教堂,名叫聖母玫瑰堂,修建在壹塊巨石之上,建築風格獨特,教堂、房舍渾然壹體,為中國少見的城堡式教堂。
大箕天主教堂素有“聖母玫瑰堂”之稱,1914年,由當地壹官宦王泰來出資,文神父、艾神父兩位荷蘭神父選址、設計,在大箕小寨的壹塊巨石上修建。最有特點的是,古堡與教堂在建築結構上是彼此獨立的,而且古堡是純中式的,教堂是純西式的。據說,這大箕古堡聖母玫瑰教堂是目前中國西部唯壹保存完好的規模完整的古堡式樣教堂建築,也是山西省面積最大的“歐式古堡建築”。
地址: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箕鎮下河村
磧口李家山窯洞|黃土高坡上的布達拉宮
山西臨縣磧口鎮李家山村,是著名畫家吳冠中壹生的三大發現之壹。位於磧口古鎮南3公裏處,隱於大山深處,空靈幽雅。著名畫家吳冠中1989年到李家山采風時驚呼這裏像“漢墓”,這裏從外部看像壹座荒涼的漢墓,壹進去是很古老講究的窯洞,古村相對封閉,像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將人們帶進了壹個單調但純凈的天地。
地址:山西臨縣嘖口鎮李家山村
大同土林|回到遠古世界
土林與石林不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風雨的塑造下,時時在發生著變化,但其整個土林的神韻依然,絲毫不影響其美感度,當地人稱土林為“石板溝”。
大同土林,雖沒有元謀土林那麽有名氣,卻栩栩如生,形態逼真,精致細膩,極具神韻。原始、荒涼、粗獷,沙溝、荒山、幽谷構成了壹個蠻荒、獨特的遠古世界,自然風光別具壹格,給人壹種原始的美、粗獷的美。置身其中,仿佛回到遙遠的從前,大自然的感染力在這裏表露無遺。
地址:大同縣杜莊鄉杜莊村
虹梯村|霓虹飛瀑上的古村落
虹霓村被驢友們稱為懸崖上的古村落,虹霓瀑飛流直下,那景美倫美喚,讓人如癡如醉。秋季到來,順崖邊下望,有柿子嬌紅,紅艷欲滴,從虹霓村對岸有石梯可爬行,可下去采摘。虹霓村房屋建築全部就地取材,用石板做屋頂,取石頭壘墻壁,如今村莊也僅存30戶人家,留下的大多也是老人小孩。
地址:長治市平順縣城東30公裏處
師家溝村|繁華落盡的天下第壹村
師家溝的清代窯洞民居群興於乾隆32年,相傳是由師家四兄弟做官發達後始建,兩百多年間,歷經幾代精心修築擴張,形成總面積5萬多平方米的集群型、家族式的綜合體。它的建築風格具有典型的北方與山西的民居特色,分為主體和附屬建築兩部分。
放眼望去,整個建築群與山勢自然銜接,交融壹體,層樓疊院,錯落有致,鱗次櫛比。氣勢宏偉的景觀洋溢著黃土高原的陽剛之氣,可以說是壹部山地建築的經典,是耕讀文明的窯居典範。它所具有的獨特的空間處理、地形利用、窯洞民居、建築裝飾、雕刻書法等風格正是許多晉商豪宅大院所無與倫比的。它的營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鑒,曾被國際古建築學術界認定為:山區空間擴張利用建築體“天下第壹村”。
地址:山西省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師家溝村
采涼山古長城|行走在 歷史 的遺跡中
這段古長城位於大同城東20公裏的采涼山下,最早為春秋戰國時期修建。到宋朝曾進行大修,用來抵禦北邊遼金的入侵,是北方遺留不多的山西古長城之壹。
大同在春秋時為北狄所居,戰國時期初為代國,後並入趙地。這裏“三面臨邊,最號要害。東連上谷,南達並恒,西界黃河,北控沙漠。實京師之藩屏,中原之保障”。 歷史 上這裏發生過大大小小戰事不下千次,素有“三代京華,兩朝重鎮”之稱。站在采涼山上可見壹座座古堡矗立在大地上,頗有些蒼涼之感。這些曾擋住少數民族入侵的城墻如今早已殘缺不全,走在采涼山下的村莊也隨處可見城樓、城墻,感受到的是壹份 歷史 的厚重。
地址:大同市城東20公裏處
偏關老牛灣|360度的華麗回旋
偏關老牛灣因長城與黃河在這裏第壹次握手而聞名天下。黃河在此舞出近乎360度的華麗回旋,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峽谷之壹,河谷兩岸壁立千仞,河道碧波萬頃,河岸之上長城聳立,烽火臺臺臺相望。
老牛灣古堡建於明成化三年(1467年),坐落在黃河懸崖峭壁上,是屯兵防禦的城堡,望河樓迄今保存完好,是老牛灣的標誌性建築。老牛灣古村落依山而建,幾乎全部采用石頭石片堆壘而成,石碾石磨石倉石櫃隨處可見,整個村莊是壹個經典的石頭建築博物館。老牛灣村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古樸而悠閑,歲月的痕跡幾乎毫不改樣、原封不動被保留下來。
地址: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村
石頭石片堆壘而成,石碾石磨石倉石櫃隨處可見,整個村莊是壹個經典的石頭建築博物館。老牛灣村民依然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古樸而悠閑,歲月的痕跡幾乎毫不改樣、原封不動被保留下來。
地址:忻州市偏關縣老牛灣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