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位置

中國少數民族的地理分布

中國各民族的地理分布是在過去幾千年的歷史上逐漸形成的。近代以來,其基本而貌大致穩定下來,從中可總結出以下幾方面特點:

(1)在水平方向上,漢族基本上全分布於國土的東半部,少數民族在西半部;漢族在沿海和國土的中央,少數民族則分布於邊疆。圖6為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分布圖,可清楚地反映出以上特點。

據統計,在中國18000公裏大陸海岸線中,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僅占9%;而在中國22800公裏國界線中,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卻占到85%。考慮到即使在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中也有大量漢人居住(平均比重達55%),則上述特點表現得更為典型。例如廣西是省壹級的少數民族自治地方,但總人口中少數民族比重不足40%,且絕大部分分布於西半部,而東半部包括沿海地區則是漢人的聚居區。

(2)在垂直方向上,漢族基本上全分布於平原和丘陵地區,少數民族則多分布於山地和高原。地理學上常把中國的地勢自西向東劃分為三大階梯:西南部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是最高的第壹級,這裏傳統的聚居民族是藏族。大興安嶺椞?猩綏巫山椦┓逕綏十萬大山連線以東,是地勢最低平的第三級階梯,海拔高程均在1000米以下,大部分不足200米,除長白山地外,基本上是清壹色的漢族聚居區。以上連線向西直至青藏高原為第二階梯,高程多在1000~2000米之間,這裏是漢族和中國絕大多數少數民族混居的地方;大體上說,在第二階梯上,漢族仍分布於較低的部位,少數民族則分市於較高的部位。第二階梯向第壹階梯過渡的斜坡上,少數民族種類最多,是中國民族和語言成分最復雜的地帶。但即使在這樣的地帶,民族分布也有壹定的規律性,壹般而言:以農耕為主、經濟文化水平較高的民族分布部位較低;以畜牧業為主的民族分布部位較高;尚以遊耕遊牧甚至刀耕火種方式為主,經濟文化最落後的民族分布部位則最高。例如在新疆,維吾爾、漢、回諸族分布部位最低,其他民族則較高,其中南疆的柯爾克孜族分布高程為2500~3000米,塔吉克族為3000~4500米;北疆的蒙古族在1500米上下,哈薩克族則達2000米上下。又如雲南省的西雙版納,地勢海拔高程在500~2500米之間,傣族和漢族即分布於其中最低平的河谷平壩區,丘陵和半山區分布有布朗族、哈尼族和彜族,山頂則居住著拉祜族。在四川省,漢族主要聚居於海拔200~700米的盆地和河谷平原及丘陵區,土家族、苗族在400~1000米,傣族、布依族在700~1500米,彜、羌、納西、僳僳等族在1500~2500來,藏族則分布在3000~4500米的高原上。

(3)少數民族聚居區相對地廣人稀,經濟、文化發展明顯低於全國平均水平。1990年底,中國少數民族自治地方***包括5個省級、62個地級、71個市級、589個縣級行政區,總面積為617萬平方公裏,占全國64.3%,總人口為15295.7萬人,占全國13.4%;人口密度僅每平方公裏24.8人,既低於119人的全國平均數,比漢族地區的288.7人則相差更遠。從經濟、文化發展上看,直到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各少數民族不僅明顯低於漢族的水平,其內部差異也極大,在社會發展階段上已達到與漢族大體相似的封建制社會的,有壯、回、維吾爾、朝鮮、滿、布依、白、土家、侗、苗等30多個民族,以及蒙古、彜、黎、幾個民族的大部分和藏族的壹小部分,***約3000萬人,占當時全國少數民族總人口84%。處於封建農(牧)奴制社會的,包括藏族的大部分,蒙古族的壹小部分,以及傣族和哈尼族,***400余萬人,占11%。處於奴隸制社會的,主要是彜族的壹部分,約100萬人,占3%。尚處於原始公社制社會的有獨龍、怒、僳僳、景頗、佤、布朗、拉祜、鄂倫春、鄂溫克等民族,及黎族和高山族的壹部分,計約60萬人,占2%。新中國成立後,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速度普遍高於全國平均數,但總的說來迄今仍處於後進狀態。1990年少數民族自治地區的農業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分別占全國6.2%和3.4%,大大低於其13.4%的人口比重。

(4)各民族人口的相互混居日趨廣泛。新中國成立以來這椞氐閿任?饗裕?蚓馱謨誥?謾⑽幕?饗釷亂檔姆⒄掛約吧偈?褡宓匚壞目漲疤岣擼?蟠蟠俳?巳絲誶ㄒ疲?煌?褡逯?淶耐ɑ楸裙?ヒ蠶災?齠唷P輪泄?閃⒑螅?泄?負趺懇桓齙厙?用竦拿褡宄煞侄既漲鞲叢印H縞蝦J校琠1949年少數民族的族別僅12個,至1982和1990年已分別增至39個和44個。山東省的少數民族族別由1953年的16個增加到1990年的53個,同期內寧夏由10個增加到34個,北京市更由38個增加到55個,成為全國第壹個民族成分齊全的壹級行政區。1990年,分布遍及大陸全部30個省、市、區的民族有23個;遍及29和28個省、市、區的各5個;最少的塔吉克族也分布在9個省、市、區。

中國的少數民族由於人口規模、歷史發展特點以及經濟文化類型不同,在地理分布上也表現出各自不同的特色(表12)。大多數民族在分布上都相對集中,有的甚至高度集中。壹些人數較多的民族,分布範圍很廣,其地域壹般都是連續的。如藏族聚居區面積廣達200萬平方公裏,跨西藏、青海、四川、甘肅、雲南5省、區,連綿成片。蒙古族分布範圍近150萬平方公裏,跨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甘肅、新疆等省、區,也基本成片。情況類似的還有壯、維吾爾、土家、朝鮮、布依等族。壹些人數較少的民族基本上集中在壹個省或自治區內,即使在壹個省、區內,也往往集中在有限的幾個縣,甚至幾個鄉內,典型的如基諾、羌、布朗、毛南、阿昌、德昂、怒、普米等族。此外,有幾個民族在地理分布上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如回、苗、滿、畬等族。其中回族是全國分布最廣泛的少數民族,遍及大陸97.5%的市、縣,滿族的比率也高達88%以上。在地理分布上表現得最為奇特的民族是錫伯族和達斡爾族,他們中的壹部分在東北,另壹部分卻在新疆,民族處在壹分為二,相隔萬裏的狀態,這是歷史人口遷移造成的獨特人文地理現象。

表12 1990年中國大陸各少數民族的分布

續表

說明:聚居區有部分重疊。

*表示零星、分散或極小。

壯族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壹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占自治區總人口33.5%),其中西部尤為密集,此外,雲南省東南部與廣西毗鄰處人數也較多。壯族在這壹地區歷史悠久,是由古代“百越”的壹支發展而來,秦、漢以後史書稱為“西甌”、“駱越”“烏滸”、“俚”、“僚”等,宋代後才有“撞”的名稱,新中國成立初期稱為僮族,1965年後改稱壯族。

滿族是中國歷史上壹個較為重要的民族。其族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肅慎,1000多年前的挹婁、勿吉、靺鞨以及更晚些時的女真,他們都生活在東北三省。明朝時,女真族遷至目前遼寧省境內,到明末演變形成為滿族。滿族入主中原後,幾乎傾族入關,散布各地,人口分布之廣泛在中國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回族。相對集中的聚居區主要為遼寧省東部,次為河北省東北部。全旅居住在長城以北的占90%以上。

回族是中國分布最廣的少數民族,也是長城以南、長江以北廣大地區內最重要的少數民族。其相對集中的聚居區有兩大塊,壹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當地回族人口占全自治區總人口32.8%),二是甘肅、青海兩省的毗鄰地區。在黃淮海大平原上,回族的絕對人數也不小,且城鎮人口比重很大(河南省的睢縣、寧陵、淮陽、太康、沈丘5縣的縣城均稱回族鎮)。回族的祖先是唐、宋的“回回”以及元代從中、西亞遷入中國的“色目人”,以後又吸收融合了壹部分漢、蒙古、維吾爾等民族成分,至明代逐漸發展形成為中國的壹個新民族,迄今已有約700年的歷史。

苗族的歷史非常悠久。古籍中提到的居住在江、淮壹帶,後遷至洞庭湖地區的“三苗”,可能就是該族的祖先。以後由於漢人南遷的壓力,苗族不斷後移並逐漸分散。目前巳遍布西南、中南許多山區,以貴州省南半部最為集中。苗族壹般以壹到幾個村寨為單位,同其他民族交錯雜居,本民族則不甚連貫,形成地域分布上典型的大分散、小集中特點。由於長期分散,苗族各部分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比較顯著,這在其他少數民族中是不多見的。

維吾爾族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主體民族(占自治區總人口47.5%),主要分布於天山以南各地及伊犁河谷地,北疆則為數不多。其前身是戰國時期遊牧於中國北部和西北部廣大地區的“丁零”,後因戰亂大部分遷至目前的南疆地區,吸收融合了當地的壹些其他民族,整個歷史也十分悠久。

彜族集中分布於四川、雲南、貴州3省毗鄰地區,聚居區大致連成壹片,其核心是四川省西南部著名的大、小涼山,以及有“雲南小涼山”之稱的滇北山區;此外,雲南省的中、南部分布也不少。在民族淵源上,彜族及在語言上同屬壹個語支的哈尼、納西、僳僳、拉祜等族與中國西部的古民族氏、羌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秦、漢之際,彜族的祖先即已居住在川西南和滇中地區,後來分布範圍逐漸擴大,終於發展成為西南3省中人數最多、聚居區面積最大的壹個少數民族。

土家族很可能是古代巴人的後裔,大約在五代時期開始形成為單壹民族。由於歷史的原因,以及地域鄰近或混居,土家族受漢族影響很大,許多人被其他民族視為漢族,直到1956年才確定了單壹民族的性質。最近10余年,由於民族成分的大量更改,土家族人口激增,躍為中國較大民族之壹。土家族集中分布於湖南、湖北、四川3省毗鄰地區,其中湖南省的土家族確定民族成分時間較早,湖北、四川兩省則較晚。

蒙古族是又壹個對中國歷史起過重要作用的少數民族。目前其分布範圍東起大興安嶺,南迄長城,西至天山南北,占據了中國北方草原地帶的很大壹部分。除此之外,散布各地的蒙古族也不少,分布之廣在各少數民族中僅次於回、滿2族。這些屬散居性質的蒙古族有相當壹部分同元、清兩代駐紮各地的蒙古軍有著淵源關系,典型的如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的劉營村,過去是蒙古軍駐地,目前僅此壹村即集中了全省蒙古族的近半數。

藏族最早居住在西藏的雅魯藏布江中遊河谷地帶,後來逐漸向外擴展,目前聚居範圍已幾乎同整個青藏高原相當,面積之大在全國各少數民族中首屈壹指。在千百年的漫長歲月中,藏族同胞養成了對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環境的獨特適應性,因此與其他民族混居的情況較少。相反,藏族對低地環境也不大適應,所以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外的不足0.3%。

布依族壹般被認為是古代“百越”中的壹支,與壯族具有同源的關系。其聚居區壹直位於貴州省的中南部和西南部,這壹帶在西漢屬夜郎國,故有人認為布依族淵源於“夜郎”。

侗族也是古代“百越”的壹支,與壯族也有密切關系。他們長期居住在貴州省東南部,及與之毗鄰的湘西、桂北山區。

瑤族可能起源於秦、漢時代的長沙“武陵蠻”。初期多分布在湖南省境內,以後逐漸向西、向南擴散,目前以廣西人數最多;聚居區不甚連續,也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各部分之間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比較明顯。

朝鮮族基本上不是中國境內土生土長的民族,而是從鄰國朝鮮遷來的。移民大約開始於17世紀末,至19世紀中後期達到高潮。其分布範圍主要集中於圖們江流域和鴨綠江流域,主體是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100多年前這壹大片地區基本上還處於原始狀態,朝鮮族的遷入為該地區的開發建設作出了貢獻。

白族歷來集中居住在雲南省著名的蒼山洱海地區,即目前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在唐代和宋代,這裏曾先後建立過包括白族在內的南詔和大理兩個地方政權,歷史也很悠久。

以上概述了中國14個人口在150萬以上的少數民族的分布情況,其他民族人數較少,聚居區範圍壹般都不大,也比較集中,這裏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中國各地族人口在地理分布上具有顯著的不均衡現象。盡管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和人口的遷移,許多地區的民族成分都在逐漸增多,但值得指出的是這些成分中的大多數都屬於遠離其傳統聚居地的“散居民族”,這與邊疆地區那些土生土長、歷史悠久的“聚居民族”在人口規模及其集中度上是有顯著區別的。如黑龍江省1990年民族成分雖多達49個,但其中的佤、怒、珞巴、基諾4族均只有1人,拉祜、布朗、撒拉、烏孜別克4族各為2人,僳僳、塔塔爾兩族各為3人,這些就是典型的“散居民族”。

由於以上原因,中國大陸30個省、市、自治區盡管民族種類數相差不多(1990年最多的北京市為56個,最少的寧夏為34個),但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重卻相差懸殊(表13)。根據這壹比重,可把大陸30個省、市、自治區劃分為4種類型:

(1)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比重不足1%,基本屬於純漢族聚居區,包括江蘇、江西、山西、上海、陜西、浙江、廣東、安徽、山東9省、市。

(2)少數民族比重為1~15%。漢族雖仍占絕對優勢,但少數民族也達到壹定規模,並出現了少數民族占優勢的局部地區。包括河南、福建、天津、北京、河北、湖北、四川、黑龍江、湖南、甘肅、吉林等11個省、市。

(3)少數民族比重為15~50%。漢族在總人口中仍居多數,但少數民族已達到較大規模。包括遼寧、內蒙古、海南、寧夏、雲南、貴州、廣西、青海等8個省、區。

(4)少數民族在總人口中占絕對優勢,漢族則居少數,包括新疆、西藏兩個自治區。

中國臺灣省1990年總人口中,漢族占98.29%,所謂“原住民”即高山族占1.65%,其他民族占0.06%,漢族占據絕對優勢。

各民族人口在城鄉分布上差異也很大,特點有三:

首先,城市民族成分比鄉村復雜。如上海12個市區1990年民族成分最多的達35個,而9個郊縣最多的僅22個。從全國看,北京的市區民族成分有56個,已全部齊全;民族成分最單純的是西藏南部的喜馬拉雅山區和藏北高原,其中的革吉、改則、聶榮、崗巴、謝通門、白朗6縣都僅有藏、漢兩個民族成分,是全國最少的。

其次,在漢族聚居區,少數民族主要集中於城市,鄉村則較少。如北京的城區和近郊區總人口中,少數民族占4.64%,而遠郊區和各縣僅為2.68%;上海的市區少數民族比重為0.71%,郊縣僅為0.07%。

第三,在少數民族聚居區,漢族主要集中於城市,鄉村則較少。如新疆的16個市,總人口中漢族占63.13%,而71個縣的總人口中,漢族僅占25.59%。西藏兩個市的漢族比重為19.79%,76個縣僅為1.91%。這在其他少數民族地區也是普遍規律。漢族雖然主要集中於城市,但仍遍及少數民族聚居的每壹個縣。第四次人口普查時,全國漢族比重最低的壹個縣是西藏的謝通門縣,僅為1.35‰。西藏76個縣中有51個縣漢族比重小於1%。在新疆,漢族比重最低的是和田縣,為0.80%。在青海和寧夏分別是雜多縣(1.22%)和涇源縣(3.15%)。在四川省是石渠縣(2.59%)。此外,廣西的最西部,也是漢族比重特低的地區。由於人口遷移模式的變動,加上漢族相對於少數民族人口出生率較低,漢族在少數民族聚居區人口中的比重自六七十年代達到峰值後,正普遍趨於縮小。以第四次人口普查同第三次普查相比,在西藏各縣中漢族所占的最低比重由1.45‰降至1.35‰,下降了0.1個千分點;該比重在新疆下降了0.3個百分點,在青海和四川下降了0.5個百分點,在寧夏下降了0.25個百分點,看來這壹變化是個長期性的趨勢。表131990年中國大陸30個省、市、自治區的民族構成省市區與稱\民族數\少數民族比重(%)\1982~1990年增長率(%)\省市區名稱\民族數\少數民族比重(%)\1982~1990年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