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漢藏民族聯系密切,醫學交流頻繁。在吸收漢族和印度經驗的基礎上,藏族人民形成了具有藏族特色的藏醫體系。公元8世紀前後,由著名藏醫學家宇多元丹貢布編撰的《四部醫典》(藏語名“居Xi”)是藏醫學的經典著作,奠定了藏醫學的基礎。四醫典在國內外都有很大影響。傳入蒙古地區後,蒙古人民結合自己的經驗發展了蒙醫。唐朝以後,藏醫藥繼續發展。17世紀,出現了涵蓋藏醫學全部內容的彩色掛圖,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的壹大創舉。藏族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醫藥經驗,如用酥油止血、用青梨酒治療外傷等。藏族有天葬的習俗,經常解剖屍體,對人體生理和解剖的理解比漢族更深刻。藏藥的原料大多來自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具有藥性強、純凈、無汙染的特點。它是純天然藥物,藏藥的制造有很多獨特的方法。藏藥科研人員經過多年的精心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對傳統藏藥進行深度開發,制成現代劑型,找到了壹種傳統炮制與現代機械炮制相結合的制藥方法。
藏醫不僅是醫學,更是壹種文化,是在藏文化背景下發展起來的醫學體系,是在世界傳統醫學中具有獨特地位的地域文化,是傳統的、體驗的、融合的生命科學文化和生存文化。我國政府歷來重視保護和弘揚包括藏醫藥在內的藏文化,制定了“挖掘、整理、總結、提高”的方針,積極發展藏醫藥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