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烏拉熙春的學術成就:

烏拉熙春的學術成就:

在歷史語言學和阿爾泰語言學的堅實基礎上,在解釋契丹文字、構建契丹語音和重構契丹語法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首先,作者從表意文字、音韻文字、詞源、詞流等方面對契丹文字的音義進行了最新的探索,構建了683個契丹文字和287個契丹文字的讀音,從而確定了大量與蒙古語同源的契丹文字。其次,從契丹語序數的構成形式上,首次發現契丹語中有壹個與中古蒙古語接近的“性”的範疇;“性”的範疇廣泛存在於人體詞和動詞中:契丹人的姓名和詞語有表示性別的詞綴,構成契丹男子姓名和契丹女子姓名的詞綴有派生形容詞和陰性動詞的語法意義,構成契丹男子姓名的詞綴有陽性動詞r的語法意義。從契丹人姓名的語音結構來看,契丹社會特有的“妻夫姓”和“子父名”的古老習俗此外,全面論述了契丹體中詞的格和數的變化,後綴在動詞主要語法中的靈活運用,“遼代北方漢語沒有入聲元音-k和-t, 但是-p依然保存”以及對契丹文字與女真文字傳承關系的論證,將契丹語言文字的研究推向了壹個新的高度(契丹語言文字研究,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4年,遼金史與契丹女真語,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4年,契丹文字研究, 日本東亞歷史文化研究會,2005年,《烏拉熙春女真契丹研究》,載愛新覺羅,日本松香堂,2009年)。 最新成果是對五種大小字契丹新墓誌銘的全文解讀和澄清,以及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首次對“小字七言契丹銅鏡”銘文的解讀(《朝鮮半島上的契丹女真》,日本京都大學學術出版社,2011。新作《契丹語各種形態研究》是2008-2010文科部研究項目《契丹語詞典編纂》的副產品。前言是對目前發現的契丹文字石刻的完整翻譯,上篇是對契丹語各種形式後綴“性”範疇的各種表現形式的綜合論述,下篇是分篇。

以契丹語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全面解讀契丹墓誌的大小字,克服了壹直存在的語言學與歷史學、漢文資料與契丹資料脫節的狀態,建立了超域的遼史研究方法論(日本Rosin Hall,2006),超越了《遼史》等漢文書籍對契丹史籍記載的局限,力求理清契丹文明的全貌及其內情。該書對遼代耶律氏、堯帝氏、後祖氏的姓氏以及契丹部落的內涵、性質和關系進行了全新的考證。揭示遼代橫帳和國舅帳的構成內涵及歷史演變;通過研究遼代重要人物的宗族譜系,對《遼史》中的宗室表和外戚表進行了大量的增補和修訂。基於對契丹文字的解讀,否定了金初有“女真國”國號的假設,明確提出遼朝國號不是“哈拉契丹”,而是“契丹只在契丹”或“契丹只在契丹”。指出契丹文中描寫的耶律宗來自“托伊斯d & amp;aeligRqa”,即“道斯迪拉”之部;本文從文化史的角度重新論證了契丹與周邊民族的關系,如契丹人的親屬稱謂、女性的尊稱、契丹人的婚俗、契丹人的自稱、漢人的稱謂等。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充分利用契丹文字資料研究契丹歷史,開辟了壹個全新的契丹學研究方向。最新成果是對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收藏的兩篇朝鮮國王的滿文感謝信(《朝鮮半島上的契丹女真管窺》,京都大學學術出版社,2011)進行了全面解讀。滿語語音、語法、文字綜合研究(滿語語法,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中國書店,北九州,1984。滿語讀本,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中國書店,北九州,1986。滿語音韻學研究,日本元文學學會,1992);記錄、整理、研究現代滿語黑龍江話、嫩江話的口頭文獻(古代滿語神話,中國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中國書店,北九州,1988);本文以滿語和女真語為基礎,研究清史和滿族文化等相關問題(艾新覺羅氏《三代滿族研究論文集》,合著,方圓出版社,1996)。《艾新覺羅氏三代阿爾泰研究論文集》合著者,名山堂,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