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存的最早醫學著作是《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成書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專著,也是研究人的生理學、病理學、診斷學、治療原則和藥物學的醫學巨著。對中華民族和中醫來說,有著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黃帝內經》分為《素問》和《靈樞》兩部分。《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
《靈樞》是《素問》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內容與之大體相同。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名稱由來
《漢書·藝文誌·方技略》載有“醫經”、“經方”、“神仙”和“房中”四種中醫典籍,《黃帝內經》被收錄於“醫經”中。
所謂“醫經”,就是闡發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之著作。之所以稱之為“經”,是因為其重要性。古人把具有壹定法則、壹般必須學習的重要書籍稱之為“經”,如儒家“六經”,老子的“道德經”以及淺顯的“三字經”等。
之所以稱“內經”,並非像吳昆《素問註》、王九達《內經合類》所稱“五內陰陽之謂內”,也不是張介賓《類經》所說“內者,生命之道”,而僅僅是與“外”相對為言。
這和“韓詩內傳”、“韓詩外傳”,“春秋內傳”、“春秋外傳”,《莊子》的《內篇》、《外篇》,《韓非子》的《內儲》、《外儲》之意相同,只是《黃帝外經》及扁鵲、白氏諸經均已散佚不傳。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黃帝內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