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這句話的意思是: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
紅豆:又名相思子,壹種生在嶺南地區的植物,結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鮮紅色。傳說古代有壹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地,哭於樹下而死,化為紅豆,於是人們又稱呼它為“相思子”。
2、相思-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釋意:紅豆生長在南國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長多少新枝。希望妳能盡情的采集它們,因為它最能寄托相思之情。?
3、《相思》背景:此詩壹作《江上贈李龜年》,可見為懷念友人之作。據載,天寶末年安史之亂時,李龜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詩,可證此詩為天寶年間所作。
《相思》意境:這首詩是借詠物而寄相思的詩,是眷懷友人之作。起句因物起興,語雖單純,卻富於想象;接著以設問寄語,意味深長地寄托情思;第三句暗示珍重友誼,表面似乎囑人相思,背面卻深寓自身相思之重;最後壹語雙關,既切中題意,又關合情思,妙筆生花,婉曲動人。全詩情調健美高雅,懷思飽滿奔放,語言樸素無華,韻律和諧柔美。可謂絕句的上乘佳品。
擴展資料
紅豆是成為“相思”代名詞:
王維《相思》壹詩對後世的“相思”詩詞有著廣泛的影響,這也表明人們對“紅豆”作為相思象征物的認同。例如宋人趙崇嶓有:“不剪紅豆枝,相思獨懸懸。”趙彥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程垓:“嘆半妝紅豆,相思有分。”清人《讀雪山房唐詩序例》稱王維的“紅豆生南國”乃“直舉胸臆,下假雕鎪”。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附有壹首《詠紅豆》,說明其寫作動機乃是“昔歲旅居昆明,偶購得常熟白茆港錢氏故園中紅豆壹粒,因有箋釋錢柳因緣詩之意”。
《相思》所提取的記憶象征物具有雙重性質:它既指向象征物帶給我們的記憶對象——相思,同時也指向這種記憶的本身——相思自身就是壹種記憶。由此記憶內容與記憶形式合二為壹。事實上,如果這首詩僅僅指向記憶內容,就不可能成為壹種***同記憶,因為某個具體的記憶內容,在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沖洗後,對後人已經不具有任何記憶的價值。
如果王維在《相思》中描述的只是某種個人的具體記憶事項,這首詩是不可能成為經典的。只有“相思”作為“記憶”本身才是集體性的;也只有在這種意義上,紅豆才能作為記憶的普遍象征物。
百度百科:紅豆生南國
百度百科: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