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日本很少會出現小偷,“壹元斬”,民眾撿到錢都不敢留下,這是為何?

日本很少會出現小偷,“壹元斬”,民眾撿到錢都不敢留下,這是為何?

"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宋?張乖崖

在古籍《鶴林玉露》中記錄了這麽壹個"壹錢斬吏"的故事。

北宋名臣張乖崖還在崇陽縣當縣令的時候,有壹次發現壹個庫工從庫房中出來的時候藏了壹枚錢幣,張乖崖下令嚴懲這個庫工。庫工很不服氣,跟張乖崖大喊道:"壹錢何足道,乃杖我耶?爾能杖我,不能斬我也!"壹錢算什麽?妳憑什麽因此杖打我?就算妳用棍棒打我,但妳也不能因此斬殺我!

張乖崖卻提筆寫下判詞:"壹日壹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壹天是壹錢,到了千日就是千錢了,在時間的作用下,繩索也能鋸斷木頭,滴水也能穿石,這種事情怎麽能放任?

張乖崖真的是計較那壹錢嗎?不,他其實是在"殺雞儆猴",用壹錢之事來敲打當地眾人,告訴他們錯再小也不能犯,不然嚴懲不貸。類似的故事在日本歷史上也曾出現,並且留下的影響至今仍在。

如果有朋友去日本玩過或許會發現,街頭行走的那些日本人對財產保管似乎不是很在意,錢包隨意揣在褲兜,包包也不會護在胸前,似乎壹點都不擔心小偷偷錢的樣子。

實際上日本的小偷小摸行為還真的非常少,根據2014年的調查統計,日本全年僅發生了5000起左右的偷竊案件,要知道日本可是有著上億人口,這個犯罪數字真的可以說是非常少了。同時日本不僅偷竊行為很難見到,他們還特別拾金不昧,2015年的調查數據顯示,日本拾到金錢後交給警察的數額高達190億日元!

之所以日本在治安方面風氣會這麽好,壹方面來自於歷史遺留習慣。在日本歷史上有壹位叫做織田信長的大名,乃是"日本戰國三傑"之壹,可以說日本的戰國亂世基本是在他手中完結的。

亂世用重典,織田信長為了肅清民風穩固統治,頒布了"壹元斬"政令,意思就是但凡出現偷盜事件,哪怕只有壹元也會被斬首。在織田信長去世後,他的部下豐臣秀吉成為了實際統治者,並且延續了"壹元斬"的習俗。

從此日本壹直非常重視偷竊的方面的罪行,另壹方面在日本現代雖然小偷小摸不會被判特別重的刑罰,但是犯罪者的所有信息都會被展示在電視上,還會上政府等的黑名單,社會影響非常嚴重。

在如此令人"丟臉"的懲罰之下,就算有人想偷竊也會自行掂量,到底值不值得?為了那麽幾個小錢卻要壹輩子擡不起頭,受人指指點點,絕對的得不償失。有這功夫還不如多去打幾份工呢。因此別說偷了,民眾就算撿到錢都不敢留下。

所以說有的時候對於犯罪分子還是不要太仁慈了,從小我們就學過"勿以惡小而為之",但是如果沒有相關的懲罰告訴大家就算犯小錯也是很嚴重的,大家還會去緊繃這條線去遵守它嗎?日本在這點上做得的確值得我們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