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ēn má
2 英文參考acupuncture anesthesia [21世紀雙語科技詞典]
acupuncture anesthesia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3 概述針麻(acupuncture anesthesia)簡稱針刺麻醉[1]。是在傳統的針刺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具有鎮痛作用的麻醉方法[2]。病人能在清醒狀態下接受手術[1],不會發生麻醉意外和出現 *** 的副作用[1],尤其適用於那些不宜進行藥物麻醉的病人。術後恢復較快。目前已應用於普外科、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外科、骨科、婦產科、泌尿外科、小兒科等,具有比較廣泛的適應證。適用於頭面、五官、頸、胸、腹及四肢的壹百多種手術[3]。亦適用於肝、腎、肺功能不正常,休克,體衰等,或對 *** 物過敏的患者[3]。
4 分類針麻包括體針刺麻醉醉、鼻針刺麻醉醉、面針刺麻醉醉、唇針刺麻醉醉、手針刺麻醉醉、足針刺麻醉醉、電針刺麻醉醉、水針刺麻醉醉等[3]。
5 針麻的發展
針麻是在傳統的針灸學術原理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壹種具有鎮痛作用並能達到麻醉效果的新技術[3]。針麻的研究始於50年代,1971年我國正式對外公布以後,已有30多個國家開展了針麻的臨床應用和基礎研究,日前已廣泛應用於普外科、腦外科、胸外科、五官科、婦產科等幾十種手術。針剌麻醉的研究促進了痛覺生理和麻醉學的發展,推動了經絡實質和針灸原理的研究,已成為醫學科學、人體科學、生命科學的壹項前沿課題。
6 針麻的特點針麻以人體的經絡感傳為基礎,通過穴位針刺來調動和發揮機體的鎮痛調整功能。針麻不需要復雜的器械設備,操作簡便安全[1]。在術中不用或少用 *** ,病人不會發生麻醉意外和出現 *** 的副作用[1]。尤其適用於那些不宜進行藥物麻醉的病人。由於患者在清醒狀態和生理功能保持正常的情況下達到痛覺遲鈍或消失,而其他感覺和運動機能仍保持正常,能主動配合手術[3][1]。患者壹般不會出現惡心、嘔吐等反應,術後疼痛較輕,可以早期進食和早期活動,加上針刺具有調動和加強體內抗病能力的作用,能加速術後康復過程[1]。
7 尚待解決的問題針麻是麻醉學術的壹個新的領域,目前仍在不斷總結經驗和加強理論研究,對於所存在的鎮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夠理想、未能完全控制內臟牽拉反應等問題尚待解決[3][1]。
8 針麻的原理針麻作用機理的實質是鎮痛而不是麻醉,其類似麻醉的效應與真正的麻醉有質的區別,因而有人主張針麻就是針刺鎮痛。但是,在針灸的理論和實踐中,針刺鎮痛的作用範圍和臨床應用十分廣泛,大量用於緩解或消除已有的疼痛,外科手術只是其多種應用領域之壹。不過,針麻有了創新,取穴、針法等都有專門要求,並以提高機體的痛閾,達到類似麻醉的效應為目的,因此,這種鎮痛與壹般意義上的針刺鎮痛在內涵和外延上都是有區別的。
業已證明,針刺之所以能產生明顯的針刺麻醉臨床效果是因為針刺穴位可以產生下列五個重要基本作用:
① 鎮痛作用;
② 抗內臟牽拉反應作用;
③ 抗創傷性休克作用;
④ 抗手術感染作用;
⑤ 促進創傷恢復作用。
9 針麻的適應證針刺麻醉目前已應用於普外科、神經外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胸外科、骨科、婦產科、泌尿外科、小兒科等,具有比較廣泛的適應證。適用於頭面、五官、頸、胸、腹及四肢的壹百多種手術[3]。亦適用於肝、腎、肺功能不正常,休克,體衰等,或對 *** 物過敏的患者[3]。如甲狀腺、上頜竇、青光眼、顱腦(前後顱窩)、全喉截除、肺葉切除、胃大部分切除、脾切除、剖腹產、腹式輸卵管結紮、前列腺切除、膝外側半月板摘除等[1]。
壹般認為對頭面部、頸部、胸部的手術的麻醉效果較好[1],適應針刺麻醉的病例較多,並適用於心、肝、肺、腎功能不全,以及體衰和休克患者。腹部手術因腹肌緊張、內臟牽拉反應等原因,相對地說適應針刺麻醉的病例較少,尚須加強研究。
由於針麻安全度較大,副作用較小,因而對 *** 物過敏者,或肝腎肺功能不良,病情危重,休克和年邁體衰等不能耐受 *** 物者,應用針刺麻醉有利於保證病人術中和術後的安全[1]。為了更好把握起見,術前可進行針麻效果預測[1]。
10 針刺麻醉穴位的特異性從針刺麻醉臨床以及正常人體和動物體的實驗研究可以看到,在針刺穴位與針麻或針刺防痛的關系中,穴位的特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① 不同穴位或不同處方針刺麻醉的效果不同。
② 同壹穴位或同壹處方對身體各部的鎮痛效果不同。
③ 同壹處方對鎮痛和抗生理擾亂的作用可不相同。
④ 各穴位之間,在針刺作用上存在著相互加強或相互抑制的作用。 從以上四個方面的表現來看,針刺麻醉效果確實與穴位的特異性有壹定關系。
11 針麻的操作針麻的方法有單壹針麻和針刺復合麻醉。
單壹針麻即應用單壹的方法 *** 穴位,如針刺或電極板、激光、指壓、穴位註射等[1]。
針刺復合麻醉,即應用針麻為主,同時配合少量的藥物麻醉[1]。
臨床操作時,根據手術部位、手術病種等,按循經取穴、辨證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選取適當穴位。針刺後可手法運針,也可采用電針和穴位註射的方法 *** 穴位。有時也適當使用少量輔助藥物,如鎮靜、鎮痛、局部麻醉或可影響中樞神經遞質的藥物等。針刺麻醉目前仍存在鎮痛不全,肌肉松弛不夠和內臟牽拉反應等問題,尚待進壹步提高。
11.1 術前準備手術前,參加手術的醫務人員就病人的病情、病史、思想情況壹起進行分析討論,統壹認識,確定針刺麻醉手術方案。充分估計術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準備采取相應的措施。由於針刺麻醉手術時病人處於清醒狀態,因此,在術前須將針刺麻醉的意義、特點、方法、過程和效果向病人作介紹。同時把手術過程可能有的不適感覺等向患者講清楚,使其有思想準備,並了解如何進行配合(如開胸時做深呼吸等)。還可在術前在患者身上選穴進行1~3次試針,以了解"得氣"情況和對針刺的耐受力,以便在手術時采用適當的 *** 方法給予適當的 *** 量。
復合麻醉術前壹般按麻醉常規給予輔助用藥,進針後經15~30分鐘撚轉誘導,多數即可開始手術,術間酌情以手法運針, *** 強度以達到鎮痛效果而又能為患者所耐受為宜[3]。也可用電針 *** (稱電針刺麻醉醉)[3]。
11.2 選穴根據手術部位、手術病種等,按循經取穴、辨證取穴、局部取穴等方法,選取適當穴位[3]。
11.2.1 選穴原則選穴以容易得氣(以酸脹重的感應為佳),不痛,不出血,病人 *** 舒適,術者操作無影響為原則。
11.2.2 體穴選擇選用十四經穴為主。具體選法有三種:
① 循經選穴:根據經絡所通,主治所及的理論,選取與切口部位、手術臟器聯系密切的經絡腧穴。例如拔牙選手陽明合谷、三間穴;腹式輸卵管結紮選三陰交、太沖穴等。
② 近部選穴:選用手術附近部位的腧穴。例如拔下牙選頰車、大迎穴;剖腹產選帶脈穴等。
③ 按神經學說選穴:常用的選法主要有如下兩種:壹是同節段(或近節段)選穴,例如甲狀腺手術選扶突、合谷、內關等穴;二是按神經幹分布選穴或直接 *** 神經幹,骨科手術應用得較多。例如選極泉穴或臂叢穴(腋窩腋動脈搏動處的兩側各刺壹針)進行某些上肢手術; *** 第三、四腰神經、股神經、坐骨神經等進行某些下肢手術;在顴 穴 *** 三叉神經第二支,進行某些頭部手術或顱腦手術等。
11.2.3 耳穴選擇耳針選穴方法有如下三種
① 按臟象學說選穴:例如"肺主皮毛",切皮和縫皮時可取肺穴;"腎主骨",骨科或胸腔手術切肋骨可選腎穴;"肝開竅於目"眼科手術可取肝穴等。
② 按手術部位選穴:例如闌尾切除術選闌尾穴;肺手術取肺穴;膽囊手術取膽囊穴等。
③ 按照耳穴的神經支配和解剖生理學選穴:例如腹腔內臟手術選口穴、耳迷根穴,因是受迷走神經支配。把腦、下腳端等穴作為常用穴,能提高鎮痛效果和減輕內臟反射,是根據其生理作用為指導的。 以上三種選穴法可單獨選用,也可配合運用。
11.3 *** 方法① 手法運針:體針常用撚轉或撚轉結合提插的手法;耳針只能撚轉,不能提插。運針頻率每分鐘120~200次為宜,撚轉角度壹般是90~360度之間,提插幅度在5~10毫米之間。要求始終處於"得氣"狀態。 手法運針應均勻穩定地進行,這是針刺麻醉的基本功,它可以根據術者指下感覺調整 *** 強度。同時因設備簡單,對在偏遠農村、戰時環境開展針刺麻醉有重要意義。
② 電針:操作方法同電針療法。針刺麻醉壹般用密波為主, *** 量以病人能耐受的中等 *** 強度為宜。
③ 水針:選穴方法同體針。常用藥物有維生素B1、冷度丁、10%葡萄糖註射液,當歸註射液、延胡索註射液等。度冷丁可用生理鹽水稀釋。本法常和手法運針或電針配合使用。 其他還有指壓穴位麻醉,器械壓迫法麻醉,電極板麻醉等方法代替針刺。
④誘導和留針:在手術開始前,對穴位預先進行壹段時間 *** ,稱為誘導。誘導時間壹般在20~30分鐘左右。可分普遍誘導和重點誘導兩種,前者是對所有穴位按照穴位處方順序進行普遍運針,時間稍長;後者是對重點穴位進行運針,在術前五分鐘進行。手術過程中 *** 壹般須較輕;但對某些敏感部位,手術時可加強針刺感應;某些手術 *** 較輕的步驟,可暫停運針或通電,予以靜留針。例如腦外科切開腦膜後就可靜留針壹段時間。
11.4 出針手術完畢,即可出針[3]。
11.5 輔助用藥針刺麻醉在術前和術中常需應用少量輔助藥物,以提高針刺麻醉效果,使病人處於最安全和有利的條件下進行手術。常用的主要有鎮靜、鎮痛和抗膽堿等藥物。
① 術前用藥,通常在術前壹個小時肌肉註射苯巴比妥鈉0.1克,術前15~30分鐘肌肉或靜脈註射度冷丁50毫克(有的病人可以不用)。為了減少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可在手術前30~60分鐘在皮下或肌肉註射阿托品0.5毫克或東莨菪堿0.3毫克。
② 術中用藥,術中可根據病人反應和手術具體情況,分別加用鎮靜、鎮痛藥,局麻藥或肌肉松弛劑等。例如在切腹膜、結紮大血管或較強烈牽引內臟等之前,估計病人可能出現較強烈反應,可預先用1%普魯卡因作局部浸潤麻醉。
術中用藥時機要適當,最好用在病人有可能產生劇烈反應之前,才能取得較滿意效果。藥物劑量也必須適當,如用量過大,可能使病人處於朦朧狀態,不能清楚地反映情況,失去與醫生配合手術的能力。
應用肌肉松弛劑更須慎重,必須嚴密觀察,壹有意外情況發生,就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搶救。
11.6 常用處方手術種類
體針或耳針
操作
內翻倒睫矯正術
睛明、合谷
睛明穴術前重點誘導,不留針,合谷穴術中用密波電針
拔牙術
合谷透勞宮;或用耳針牙痛點
誘導20分鐘,拔牙前針感可稍強
扁桃體摘除術
合谷
誘導20分鐘,術中繼續手法運針或用密波電針
甲狀腺手術
扶突(雙),或取合谷、內關;或用耳針肺、神門、屏間、頸
誘導2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密波電針
顱腦手術
顴髎或加金門、太沖;或用耳針;肺、神門透腎,下腳端或腦
誘導20~3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電針
肺切除術
合谷、內關;三陽絡透郤門;臂臑透肩 ;外關透內關。
誘導20~3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電針,患者應配合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
兩尖瓣分離術
合谷、內關、支溝;或用耳針;肺、神門、胸、心、下腳端
誘導20~3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電針,患者應配合做慢而深的腹式呼吸
胃次全切除術
足三裏、上巨虛、三陰交;足三裏、翳風、手三裏、切口穴
誘導20~30分鐘,切口穴與切口平行線用五寸長毫針埋刺於皮下,兩針之間的距離為六厘米左右,用脈沖電密波 ***
輸卵管結紮術
三陰交、次髎、公孫、太沖;或用耳針:肺、神門、屏間、生殖器
普遍誘導15分鐘,重點誘導1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電針
剖腹產術
帶脈、足三裏、三陰交;或用耳針:肺、神門、腹、子宮
誘導20~30分鐘,術中繼續運針或電針
11.7 註意事項① 針刺操作,不論手法運針或電針,均以患者能忍受、較舒適的中強感應為宜。切勿過強,如果病人感到難受,會影響針刺麻醉效果。
② 針刺麻醉手術時患者是處於清醒狀態。因此,對外科手術操作要求較高,壹刀壹剪,壹針壹結,都要做到穩、準、輕、快,避免重復操作。手術室要保持安靜,不能高聲說話,切免引起病人煩躁不寧,影響手術進行。
③ 針刺麻醉手術對某些病例或某些手術環節,還可能發生鎮痛不全,肌肉緊張,內臟牽引反應等,因此術中輔助用藥須作準備,用藥既要掌握好時機,並必須註意控制劑量,嚴防藥物的副作用。
④ 對某些病竈復雜,粘連較多,或需廣泛探查的病例,尤其是某些難度較高的腹腔手術,針刺麻醉效果尚不穩定,註意慎用。
12 穴位針刺麻醉效應的相對性與穴位主治功能壹樣,穴位針刺麻醉效應的特異性也是相對的。表現在:
①不同穴位或不同處方對同壹針刺麻醉手術都有壹定的作用 例如,甲狀腺手術針刺麻醉穴位配方,具有兩方面的特征,壹是各部位選穴如上肢、下肢、頸部、耳部等不同部位取穴皆可完成手術,甚至下肢非穴區(也不在經絡循行線上但有得氣感)針刺也可完成手術;
另壹是各種不同部位的選擇,其針刺麻醉效果是殊不相同的。如以頸部取穴(扶突穴,雙側)為優,其次是上肢(合谷、內關,均雙側)取穴、或耳穴(神門、肺、交感、頸、取手術側或雙側)下肢非穴組效果最差。又如針刺麻醉肺切除手術,全國***采用過80余組穴位處方。穴位遍及全身各個部位均能完成手術,只是效果有所差異。如有報告,比較針刺多經多穴組、上肢單穴(三陽絡)組與下肢穴組的針刺麻醉效果其Ⅰ、Ⅱ級率分別為74.8%、85.7%、50.0%、以三陽絡穴效果最好。
②同壹穴位或同壹處方對全身各部位都有壹定的鎮痛作用 例如,分別針刺合谷穴、足三裏穴、合谷加足三裏穴、非經非穴區(但有較強的針感),對頭、胸、腹、背、四肢皆有鎮痛作用;分別針刺耳穴的神門、肺、交感、胃、脾、腹、三焦、皮質下、耳尖等9個穴位,對胸部、上腹部、下腹部***十壹個測痛點的痛閾都有顯著的提高作用。臨床上,針刺合谷、內關分別進行頭部、頸部、胸部、腹部和四肢手術也都能取得成功的效果。
③ 同壹穴位或同壹處方在同條件下,對針刺麻醉的各種作用的影響不是絕對的 例如機體的功能狀態不同,同壹穴位或同壹處方針刺麻醉效果的優劣可有明顯差別。不僅如此,機體的功能狀況不同,針刺效應的方向也可能絕然不同。例如,針刺同壹組穴位,對針刺麻醉前血壓下降到休克狀態的病人有升壓作用,而對高血壓者則有降壓作用。
13 針麻的臨床效果自1958年針刺麻醉創造以來,幾乎各種類型的手術如顱腦、五官、頜面、頸部、胸部、腹部、四肢和垂危休克病例等都先後采用過針刺麻醉,其成功率壹般可達80%~90%左右。但在不同的手術中,針刺麻醉的效果不盡相同,根據全國顱腦、青光眼、甲狀腺、肺、胃、子宮等臨床上萬例的統計,可將針刺麻醉效果分為三類:
第壹類 針刺麻醉效果穩定,並已通過省市和部級成果鑒定,有壹定規律可循,可以推廣的手術有甲狀腺手術、前顱凹手術、頸椎前路手術、剖腹產手術、拔牙術、輸卵管結紮術、肺切除術。
第二類 針刺麻醉可作為壹種麻醉方法,但效果尚不穩定的手術,或已接近效果鑒定的手術,如上頜竇根治術、闌尾切除術、子宮切除術、斜視矯正術、胃大部切除術等。
第三類 應用針刺麻醉效果較差的手術,如四肢骨科手術、會 *** 手術等。 針麻所產生的壹切臨床作用都具有壹定的生理限度和個體差異性 以鎮痛作用為例,針刺穴位只能在壹定範圍內提高痛閾和耐痛閾、降低痛反應,因此單純依靠針刺所產生的鎮痛作用,壹般來說並不能完全解除由於手術創傷而引起的疼痛,即所謂鎮痛不全,而且針刺麻醉的鎮痛作用存在著顯著的個體差異。
作為壹種臨床麻醉方法來說,針刺麻醉還存在著肌松不夠和內臟牽拉反應。這是不足之處,有時需要采取適當的藥物予以輔助。
14 針麻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