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神膏簡介

神膏簡介

目錄 1 拼音 2 英文參考 3 眼睛結構之壹·神膏 3.1 神膏的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 3.2 神膏與臟腑的關系 4 方劑·神膏 4.1 《瘍科選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4.1.2 組成 4.1.3 主治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1.5 制備方法 4.2 《洞天奧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 4.2.2 組成 4.2.3 主治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2.5 加減 4.2.6 制備方法 4.3 《華佗神醫秘傳》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4.3.2 組成 4.3.3 功效 4.3.4 主治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 4.3.6 加減 4.3.7 制備方法 5 參考資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膏 * 神膏藥品說明書 1 拼音

shén gāo

2 英文參考

vitreum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04)]

spirit jelly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vitreous body [中醫藥學名詞審定委員會.中醫藥學名詞(2013)]

3 眼睛結構之壹·神膏

神膏(spirit jelly;vitreous body)為中醫眼科解剖名稱,眼睛結構之壹,又稱護睛水(《瘍醫大全》卷十壹:“白睛最堅屬肺金,內藏護睛水,如雞子清之稠濃。”)。即西醫所稱的玻璃體[1]。神膏是無色透明的半膠凍狀物質,充填於玻璃體腔內,前界為晶體懸韌帶和睫狀體,後界為視網膜視神經,容積約為4.5ml[2]。神膏充填著眼珠內面晶珠之後五分之四的空腔。具有從眼珠內面對視衣均勻施加壓力,使其貼附於眼珠內壁,並支撐眼珠維持球形的作用[3]。

《證治準繩·雜病》:“大概目圓而長,外有堅殼數重,中有清脆,內包黑稠神膏壹函。膏外則白稠神水,水以滋膏。”《目經大成》卷壹:“風輪下壹圈收放者為金井,莊內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塗以墨汁。”概念欠明確。但《張氏醫通》卷八於金針開內障中載有:“年高衛氣不固,針時神膏微出。”據此神膏應指今之玻璃體。但亦有人認為還包括部分色素膜。[1]

3.1 神膏的組織結構與生理功能

玻璃體為五色透明的膠質體。它充滿在晶狀體後面的玻璃體腔內。玻璃體腔是眼內最大的腔,前界為晶狀體的後面,後界為視網膜,容積約為4.5毫升。玻璃體前面有壹凹,稱玻璃體凹,以容納晶狀體。

玻璃體周圍部分密度較高,稱為玻璃體膜。位於晶狀體後面者為前界膜;位於視網膜前面者為後界膜,在玻璃體內,中央有壹玻璃狀體管,此管的兩端分別與晶狀體及視 *** 相連,胎兒時管內有玻璃體動脈,出生後即可消失。如出生後仍不消失者,稱玻璃體動脈殘留,壹般不影響視力。

玻璃體主要成分是水,占98%以上,還含有少量膠原與透明質酸等。本身無神經、血管,全靠房水及脈絡膜等組織供給營養,新陳代謝也甚微,丟失後不可再生。

玻璃體是透明的,如因周圍組織外傷、炎癥或出血等,即可致玻璃體混濁,影響視力。

玻璃體除參與屈光和維持眼球形態外,還有支撐視網膜的作用,若玻璃體液化或手術時丟失過多,則支撐力減弱,容易發生視網膜脫離。

3.2 神膏與臟腑的關系

神膏與臟腑的隸屬關系歷來認識不壹致,有認為屬膽者(《審視瑤函》),亦有認為屬腎(《目經大成》)者,有認為屬肺(陳達夫《中醫眼科六經法要》)者,但神膏病變,古人認為與膽腎有關者居多[1]。

4 方劑·神膏 4.1 《瘍科選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神膏

4.1.2 組成

唐魏6錢,麝香九分,甘草3兩,川烏3兩,草烏3兩,甘松3兩,山柰3兩,雄黃3錢,朱砂3錢,桐油3斤,胡椒1兩,密陀僧1斤3兩(研極細末,取凈末)。

4.1.3 主治

《瘍科選粹》卷八方之神膏治諸般腫痛毒,跌打損傷,癰疽發背。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

貼患處。

4.1.5 制備方法

先將桐油熬至34滾,下甘草、川草烏、甘松、山柰,再煎12滾,漉出滓,次下細藥末,壹滾即止。

4.2 《洞天奧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

神膏

4.2.2 組成

金銀花8兩,蒲公英8兩,木連藤8兩,真麻油8兩,黃丹12兩,乳香3錢,沒藥3錢,松香3兩。

4.2.3 主治

《洞天奧旨》卷十五方之神膏治發背,諸瘡瘍,不論陰陽癰毒,皆可貼之。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

攤貼。

4.2.5 加減

陽疽,用冰片1錢,麝香2分,黃柏3錢,白芷3錢,五靈脂2錢,三七根5錢,洋參3錢,各為末,摻入膏藥貼之;陰疽,用肉桂3錢,冰片3分,人參1錢,丹砂3錢,紫石英3錢,兒茶3錢,五靈脂2錢,各為末,摻入膏內貼之。

4.2.6 制備方法

上以麻油先煎金銀花、蒲公英、木連藤至黑,濾去滓,入黃丹、乳香、沒藥、松香,煎成膏,去火毒。

4.3 《華佗神醫秘傳》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神膏

4.3.2 組成

乳香2錢,沒藥2錢,血竭2錢,兒茶2錢,三七2錢,冰片1錢,麝香2分。

4.3.3 功效

《華佗神醫秘傳》卷三方之神膏具有去腐生新之功效。

4.3.4 主治

治癰疽皮膚潰爛,及施割後。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

摻用。或上藥加豚脂半斤,蜂蠟1兩,稍溫用棉紙攤膏,貼癰疽破爛處。

4.3.6 加減

杖傷,倍三七;有熱,加黃連1錢;腐,加輕粉1錢;有火,加煆龍骨1錢;欲速收口,加珍珠1兩,或加蟹黃(取團臍螃蟹,蒸熟取黃,曬幹收用)2錢。

4.3.7 制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