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歷來都是讓人頭疼的動物。且不說蚊子身上是否攜帶有某種傳染病毒,單是被它那麽輕輕壹叮,就讓人撓也不是不撓也不是。不撓,瘙癢難耐,撓了,卻又是愈發地癢。況且蚊子具有見縫插針的能力,稍微不註意,就被它給“壁咚”強吻了。於是,為了驅趕蚊蟲,各種避蚊神器出現了。蚊香,就是壹種經典的防蚊發明。
蚊香可是防蚊發明中的壹大神器(網絡圖)
蚊香,具有悠久的歷史。以我國為例,論起蚊香起源,勢必要說到我國燒香祭祀的傳統。早在周朝時,每逢重要的日子,人們必會燃點柴草布帛來向上天表達肅仰之意。到了漢代,香爐和線香出現,不僅香的材質有所變化,功能也開始多樣,基於蚊蟲對煙霧的懼畏,古籍上開始有了“焚香避病疫”壹說。此外,古代壹些文人奉讀書為頭等大事,每逢動筆作文或開卷閱讀,必要焚香沐浴禱告壹番,以表虔誠之情。
宋代時,受中醫艾灸療法的影響和啟發,蚊香制作已然成熟。尤其是江南壹帶,當時的人們尤好在端午時分收儲浮萍,風幹後加上雄黃,然後用紙包住做成形似艾灸的纏香,用來趨避蚊蟲。明朝時,壹些地方更是出現以紙包裹鱉甲魚骨等物的新式蚊香。
焚香避蟲在我國古而有之(網絡圖)
到了近代,蘇格蘭人羅伯特·福瓊(Robert Fortune)受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派遣,來我國進行了為期三年(1842-1845)的考察任務。1849年,其在浙江西部到福建武夷山途中,因被蚊蟲困擾,曾買過壹些當地的蚊香使用,頗有成效。回到英國後,福瓊還把這種蚊香在其著作《居住在華人之間》(A Residence among the Chinese)裏進行了記載,壹時引起不少昆蟲學家和化學家的興趣。
以上種種,雖然無論是形態還是材質,跟我們今天所使用的蚊香都不盡相同,說到底卻是異曲同工。那麽現代蚊香是起源何處呢?
時間來到1862年,故事的主人公——上山英壹郎,在日本本州紀伊半島西南部和歌山縣有天市的壹戶種植柑橘的農家出生。
上山英壹郎(網絡圖)
上山英壹郎大學畢業後,為家族企業工作。1885年,上山英壹郎設立了專門售賣自家柑橘的上山商店,同時開始謀劃著如何打開國際市場。這年,在老師福澤諭吉(慶應義塾大學創設者、日本明治時期啟蒙思想家)的牽線下,美國舊金山壹家專門從事植物銷售和進口的植物公司老板找到了上山英壹郎。這次交集,不僅為家族的生意帶來了轉機,也為上山英壹郎發明蚊香埋下了伏筆。
時隔壹年,這個老板忽然給上山英壹郎寄來了壹盒植物種子,並附信說這是原產於南斯拉夫的除蟲菊的種子,對於預防蟲害保護作物很有效果,而且這種植物栽培條件簡易,目前不少美國人靠著種植此物而致富。
上山英壹郎看後很感興趣,先是自己種植了大量的除蟲菊,繼而遊說了全國不少農戶,想要普及除蟲菊種植。沒想到的是,響應者寥寥無幾。想到可能是因為農戶們並沒有見到成效,所以不敢貿然跟風,於是上山英壹郎絞盡腦汁想了壹個推廣的新點子。他把除蟲菊曬幹打成粉,撒在農作物上,想通過這種方法驗證殺蟲效果,誰知效果依然不佳。
除蟲菊(網絡圖)
這年夏天,上山英壹郎坐在屋裏壹籌莫展,苦思著新的推廣除蟲菊的方法。誰知有幾只蚊子不知何時偷溜了進來,壹時沒察覺,上山英壹郎被叮出了好幾個包。伸手拍死兩個,可仍是有源源不斷的蚊子前赴後繼撲上來。面對著這些不要命的小家夥,上山英壹郎更頭疼了,只好站起來在屋子裏來回走動,不給蚊子上身的機會。
惱人的蚊子給苦思除蟲菊推廣妙招的上山英壹郎帶來了意外的收獲(網絡圖)
走著走著,上山英壹郎忽然站住了腳,想起了家裏扔著的壹些除蟲菊粉。他想,除蟲菊不正是有著殺蟲效果嘛,於是便找出來壹些裝進盆子裏放在屋內。說也奇怪,蚊子雖然沒有死,卻也似乎不敢靠得太近了。許是為了證明不是心理作用,上山英壹郎關好門窗,鬼使神差拿火把除蟲菊粉給點上了。不壹會兒,壹股帶著絲香味兒的灰煙在屋內繚繞起來。沒成想,讓上山英壹郎目瞪口呆的壹幕發生了。他看到不久前還張牙舞爪的蚊子壹時間沈寂了下來,好不容易看到壹只蚊子,卻發現對方像喝醉酒壹樣飛得歪歪扭扭,最後竟壹頭栽倒在地上沒了生息。
上山英壹郎沒想到,除蟲菊的滅蚊效果竟然如此的強。吃驚之余,上山英壹郎的心思活躍起來。他想,既然無法推廣除蟲菊種植,使除蟲菊發揮出保護農作物的作用,那麽開發它的滅蚊效果也不失為壹條可行的路。
關於蚊香的兒童畫(網絡圖)
1888年,上山英壹郎請來壹個線香制造工匠,經過無數次的調配和實驗,耗費兩年時間,終於開發出了現代意義上的第壹款蚊香。受佛龕線香的啟發,這款蚊香初始時是線香的外觀,也因此它有著線香的通病,就是燃燒時間只能持續壹個小時左右,而加大長度卻容易折斷,於是滅蚊效果相對也就顯得不足。這時候,還是妻子的壹句話點醒了上山英壹郎,“螺旋形的話不是更好壹點”。
上山英壹郎聞言,茅塞頓開。再壹次的反復試驗之後,他終於摸索出了壹種以圓棒為中心,將兩條蚊香卷成螺旋形的制作方法。1902年,這種燃燒時長能持續七小時左右的螺旋狀蚊香正式面世,名為“金鳥蚊香”。也正是這款改良版的蚊香,奠定了現代蚊香的外形基礎。期間關於這款蚊香外觀的靈感來源還有壹則趣聞,據說是有人問上山英壹郎的妻子是如何想到制作螺旋形蚊香的,上山英壹郎的妻子答是上廁所。
不過限於技術條件等原因,當時的蚊香全部是純手工卷制,效率不高。這種情況壹直持續到了1955年左右,蚊香制作才開始了全面機械化。自然,蚊香的配制方法也在以後的日子裏不斷進行著改良。慢慢的,蚊香內開始出現丙烯菊酯、木屑粉、澱粉、楠樹粉等添加物,而曾經壹度作為蚊香主要原料的除蟲菊粉則漸漸變成了給蚊香增添香味的附屬成分。
丙烯菊酯是化學物質,分子式是C19H26O3,主要用於室內防除蚊蠅(網絡圖)
時至今日,蚊香已然成為世界上絕大多數家庭的夏季必需品。然而蚊香滅蚊效果雖好,卻具有壹定毒性,劣質蚊香更是輕則誘發兒童呼吸道疾病,重則致癌,因此有孕婦或者孩子的家庭壹定要謹慎使用。2004年時,蚊香以及殺蟲劑還被列入農藥管理範圍,廠家必須具備生產許可號、農藥登記號以及農藥生產許可證方可生產蚊香。不過嚴格的監控之下,依然有壹些不法廠家違規生產。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買蚊香的時候壹定要用心鑒別,畢竟滅蚊重要,人身安全更重要,作為靈長類動物,實在犯不著為了壹盤蚊香跟壹個小昆蟲玩命。
(註:部分內容參考自日文維基百科及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