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妳所不知道的東南亞之名稱由來

妳所不知道的東南亞之名稱由來

東南亞 這個名稱(英文:Southeast Asia)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才出現的壹個新的地區名稱。

東南亞是亞洲的壹個亞區(subregion),由中國以南,印度以東,新幾內亞以西與澳洲zhidao以北的國家組成專,此區地處板塊交界,地震與火山活動頻繁。東南亞分為兩個區域,陸域為中南半島,包括柬埔寨、寮國、緬甸、泰國、越南與馬來半島,海域大致為馬來群屬島,包括汶萊,東馬來西亞,東帝汶,印尼,菲律賓,聖誕島與新加坡。

東南亞,因其位於中國南面,遠隔重洋,故在中國古籍中被稱為“南海”。在明朝張燮所著《東西洋考》中,以今天文萊(渤泥)為界,將渤泥以東稱為“東洋”,渤泥以西稱為“西洋”。15世紀初,明成祖朱棣派 鄭和 出使南海諸國七次,由於航行所經歷的地方均在文萊以西,故稱“鄭和下西洋”。直到清朝初年,才開始有“南洋”“東南洋”的稱呼。清朝中葉以來,中國都以“南洋”統稱東南亞地區。因此,在中國地理書上通稱“南洋”,意思是指這壹地區位於中國南方的大洋之中。

西方國家則將這壹地區稱為“遠印度”“外印度”或“東印度群島”。其稱呼之所以不離印度,壹是因為他們以印度作為其向東擴張的目標,哥倫布將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區視為西印度,於是印度便有了東西前後之分;二是因為早在公元前2世紀時,希臘地理學家托勒密(Ptolemy)已將這壹地區稱為“恒河外印度”,所以後來歐美國家都沿襲用之。(www.guayunfan.com)

東南亞作為壹個地理名稱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3年,英國將軍蒙巴頓率盟軍進入該區域建立東南亞盟軍司令部後,“東南亞”壹詞逐步推廣。1962年,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召開的東南亞地理學家會議上,學者們同意采取“東南亞” (Southeast Asia)作為這壹地區的地理名稱,從此為世界各國所普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