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子裏儲存的東西和眼前看到的東西,歷史和現實都是復雜的。想弄明白。
北面是陰山殘脈,如壹道灰褐色起伏的巨大屏障自東向西延伸。高大的摩天嶺,像壹本厚重的歷史書,包含了太多的內容。只是到了北魏,它才作為陵墓聖地的風水寶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除了馮太後在大同方山的“永陵”外,從道武帝拓跋珪到孝文帝拓跋弘的六位皇帝、皇後、妃嬪的墓,以及劉壹生在國都的妃嬪的墓,都在摩天嶺上。高大的土墩將北魏天興元年由樂聖遷至太和,並於18年南遷洛陽。
再往北,是內蒙古涼城縣、和林格爾地區,與左雲典型的黃土丘陵區相連。南面是左雲川界,山裏的十裏河和紫苑河自西向東流。
左雲北部陰山殘脈屬於喜馬拉雅運動的產物,板塊與兩山兩河碰撞,復合丹霞地貌。東南西北高,中間低。川灘丘陵山地呈層狀分布,地表植被豐富多彩。雖然戰爭和愚蠢的“伐木燒林運動”毀壞了森林,但解放後,大規模植樹造林成為“全國綠化模範縣”。
紅砂埡口
在鄭少如總裁的推薦下,韓國人聯系了劉誌堯先生。我們在左雲縣政府辦公樓前見面。劉先生把我們領到他的辦公室。靠墻的寬大書桌和書櫃裏擺滿了書籍和資料,沙發和地板上有很多文物。已經過了中午,劉老師請我們吃了午飯後,就開車去了紅沙的崖口。
從朱家窯西北出縣城,經過趙霍瑟向北,地勢逐漸升高。跨過雀兒河到漢圪塔的陸吾山南麓,開始爬山。我們壹路聽劉老師講左雲,到了這條“大市”古道,才被陡峭的山勢吸引,註意到路邊的石林。松樹、柏樹、楊樹、榆樹、柳樹、樺樹和水果遍布山坡。我以前去過的地方,丘陵曠野上,秋草枯黃,人工林壹片片移動,西風吹來吹去黃葉。
車子在狹窄的山路上向前盤旋,齊師傅緊握方向盤,專註於前方。自然,我們也有點緊張,缺乏言語。兩旁茂密的松杉林和灌木坡大大緩解了我們的心情。我的眼睛,透過我內心的光芒,掃過褐色的山石,讓它們微微顫抖。空氣中充滿了松柏的味道,冰冷的西風穿過山坡森林,仿佛是壹場自然而私密的對話。壹切都變成了聲音和圖像的過程。通過它們,我看到了自己的精神,我從精神中認識了整個大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顯示出同壹個神秘的根源。
大約半個小時,我爬上了五路頂上的“蹄穴嶺”,當地人也叫它“馬蹄梁”。在山頂附近,高大的渦輪風力渦輪機帶著長長的葉片快速旋轉。強烈的山風讓我們很難停下來,我們凍得瑟瑟發抖。趕緊跟著劉先生往東走,到了山口,到處都是石頭,很難走。眼前突起壹座山峰,劉先生說那是昭君出塞回望中原的地方。這個話題立刻打消了冷感。我拿出手機拍照,把地理路線記錄在筆記本上。向南望去,山的盡頭是壹片廣袤的荒野。朔州司馬波——塞南塞口,五州——紫苑谷——東古城反向回南,是秦漢時期通塞中路的西支線。王昭君從南邊過來,過了幾段,從紅沙埡口以南的古道上山。
拐進紅沙崖口,是高山山頂的壹個窪地,兩頭是兩個紅巖崖,中間是壹條兩米的窄路。沒人走的地方都是土石,很難進去。我們跟在後面,慢慢地魚貫而入,搖搖晃晃。出了南口,豁然開朗,壹條山谷夾在東西兩坡之間,斜向下延伸至南面的扇臺。在西山的山坡上,有明顯的古道,可以看到石頭築起地基。有的路段大概有幾米高,山坡和溝渠都是用沙子鋪的。從山腳向南,直到山腳隱蔽。我認為,當年那個龐大而艱巨的建設工程,絕不是民間力量所為。
據劉誌堯考察,這條古道從東西向摩天嶺下三聖坡壹直延伸到這壹點,就是東西向的入口。北魏稱摩天嶺為“聖山”,這可能是山下有墓的原因,涉及沿路的聖泉、三聖坡、三聖溝。為了運送皇陵的建築材料和棺木,開發了紅砂巖口古道和東邊的馬頭山古道。
蹄洞嶺以北,群山連綿,無邊如海,陰山支脈以北是內蒙古的涼城、呼和浩特、察哈爾。這裏以及東西方的很多地方,都是阻止遊牧民族入侵東方的主要關口。在靠近北方的山谷裏,有隱隱約約的古村落。我仿佛在發呆中看到連接村鎮的古道,蜿蜒曲折,指引著西行的人們實現夢想。
左雲到內蒙古豐鎮、濟寧等地,會流行在砂石口、寧路口,合稱“雲西路”。南面是雁門關——懷仁——兩座通往中原的狼山,以馬道口的紅砂巖口連接大陸和沙漠,形成壹條長長的古道。
長城?卡塞爾。烽火臺
左雲北端的山是陰山向南延伸的壹個分支,也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從大同到西部的旅程中,我們經常看到長城、城堡和山裏的土墩。說明它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蘊。給人壹種蒼老、古樸、渾厚的感覺。神秘又迷惑的感覺。
最明顯的是摩天嶺的古長城。其次,有四個朝代,五種類型的長城散布在北部山區。例如,從張家場鄉的朱二娃到寧路口長30多公裏的漢長城,從寧路口沿陸吾山底壹直延伸到右玉縣中心11公裏的北魏長城,就是在摩天嶺山脈的赤石長城上修築的。明長城有大面和小面。大邊從保安堡以東到三屯鄉二十邊到右玉長43公裏,小邊長43公裏。在這些長城上,白羊、黃土、黑土、魯偉、陸寧、紅砂巖、大河、小河被樹立起來了。摩天嶺長城是世界上最高的長城之壹,蜿蜒起伏,雄偉壯觀。與八達嶺長城齊名的山西省風景區。
長城上有壹座烽火臺,又稱烽火臺、烽火臺。每當有敵情,就會在舞臺上點亮作為警報。左雲峰有145火建築,分為火道墩、瞭望塔、箭樓、馬面墩、煙山。在其他地方也有壹個罕見的軍事設施,田甜,專門用來探測入侵邊境的匈奴人。全長20公裏,從保安堡壹直延伸到衛路口。
左雲境內城堡眾多,如春秋時期的白羊城,漢代的五洲城、中塞城、集鎮城,北魏的玉林城,遼金時期的雲州城、段村的殷誠,明代的佐為城、高山城,以及年代尚未確定的白郡城,其他五座城池均已封閉。其中白楊城歷史悠久,建城約有2600年。它是與古羅馬同時代的中國北方最古老的城市。最完整的是左雲城,建於明朝。在大同總督管轄的72座城堡中,僅次於大同城。還有原雲所在的老山城,建在梧州口,扼咽喉。雲溪路、雲溪堡因雲而得名。榆林城址在北魏沈家朝都城三屯鄉大河口村南。
除衛城外,軍事行動的前方指揮所還有軍事要塞,與衛城共同構成軍事防禦體系。《山西通誌》記載,明朝建立後,大同是天下九大重鎮中最關鍵的壹點,雲溪路是大同鎮四路中最重要的壹條,修建了左後衛和右後衛城,以及高山和威遠城。在山城以北,建有破虜、滅虜、四座城堡。在右衛威遠北周圍建四堡,殺、破、殘、敗胡;四城中線建有雲岡、雲溪、雲陽、雲石四座城堡。後來,又建了64座堡壘。現存的有助馬、拒門、洪寺、保安、滅魯、、破魯、鄖西、三屯等十幾處,其中堡最大,周長1.35裏,僅次於殺湖口。
除了以上,長城的重要設施也有相關,關城、城垛、馬面、空心墩、小溪、小溪、馬道、城垛、羊馬墻、馬坑等遺跡。其次,古道眾多,有紅山口、小河口、大河口、梧州賽口、大峪口、紅陽峪口、錢家峪口等。有隱藏著士兵和設備的洞穴,還有挖在裏面的水井。洞窟深3-5公裏,高大寬敞,部分分上下兩層,可在戰亂時藏兵養馬,收集戰備物資。
文化和歷史細節
左雲在商周時期屬於冀州北部。春秋時期,北帝“白羊部落”遊牧於此,並在梧州水岸建起白羊城,是方圓所轄百余裏的指揮中心和上居地,覆蓋了大同城北鄧白山壹帶,是城內最早的古城。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占領了五洲要塞。秦朝是統壹的雁門郡。西漢時設郡,在加強柏楊古城的同時,為抵禦匈奴而建五洲城。金永嘉回國四年。北魏時期,它屬於周桓(大同),即京都平城的土地。唐朝貞觀年間,為雲州定襄縣。五代屬晚唐,隸河東道。清太三年,河東叛將石敬瑭割國16歸契丹,加入遼國。元朝是河東山西路的大同路。明朝初建時,由於大城市尚未修復,白羊城駐紮在大同杜威,成為陜西首都的總部。其管轄範圍東至居庸關,西至偏關老牛灣東岸,南至雁門關,北至豐州灘(呼和浩特地區)。在清朝,雲岡以西,包括大同市南郊,壹直屬於左雲行政邊界。民國16年廢道後,直屬於山西省。1949 10劃歸察哈爾省雁北機構。撤退三年後,察哈爾省歸山西省雁北區,大同市榮興區歸左雲管轄。1993雁北地區並入大同市,左雲隸屬大同市。
從上面可以看出,左雲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成為了幾個朝代所倚重的軍事防禦前沿。陰山支脈的北端是黃土高原和內蒙古高原的結合部,自然成為草原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敏感交界地帶,兩種文化在這裏碰撞、交融、演變。特別是明清時期,山西、陜西、河北等地的人們遷徙流動,受多民族交流的影響,多元文化交匯融合,形成了以漢文化為主、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獨特文化形態和民俗。
左雲的歷史文化積澱結出了豐厚的文化藝術果實,在山西119縣作家中名列第壹。左雲文藝和左雲文史像兩顆文化明珠閃耀。文化旅遊事業蒸蒸日上。臥佛寺按石洞用木粉條建造,與石窟相連,各具特色。保安堡漢群、烽火臺、古堡遺址、地藏王菩薩廟、臨摹水陸鎮壁畫等。月華池是據長城的袖珍小鎮;魯偉堡居高臨下,凸顯蒙中互市貿易;冷巖寺飛檐重疊,丹墻相接,氣勢磅礴,新建廣場、公園、露臺、劇場等。都是建的,是邊陲的壹個景點;何世禮生態防護林帶和文化博覽區,花溪景觀交相輝映,雙塔插雲,松柏紅葉,繁花似錦;東山森林公園是健身、休閑、觀賞、娛樂的好去處。五鹿山生態旅遊區峰巒疊嶂,泉水潺潺,野生動物活動頻繁,展現了大自然的有趣和真實。還有白巖墩寺、古城墓葬、白楊古城、邊塞古白楊等歷史遺跡。另外,縣裏在搞植樹造林,很漂亮。
只有當我們身處其中,壹些特定的景觀才能通過最基本的視覺觸覺給我們強烈的印象。還有壹些風景,即使我們離開現場,也會跟隨我們很久。雖然有些從現實中消失了,但它們仍然以生動的形象出現。
三晉與邊塞文化研究所
以前聽說過“三晉文化研究會”,劉誌堯同誌帶頭做了大量工作,與包頭的“溪口文化研究會”學術交流頻繁。劉誌堯在擔任左雲文聯主席期間,註重挖掘、整理和弘揚本土文化。根據左雲文化的發展,大力開展和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努力培養各類文藝人才。
2013年冬,劉誌堯帶領隊員用兩個月的時間,對大同、左雲的重要軍事設施72城堡進行了考察,寫下了40萬字的筆記。4年後,受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委托,25萬字的《大同長城》由中國科學出版社出版。
這是他在全國各地遊覽長城比較研究的結果。提出左雲有七代長城的結論。他還論證了田甜、育才、馬洋、烽火臺、棧橋等20多種長城附屬設施的名稱、功能和建築年代,發表論文數十篇。考證城址10余處,發掘、整理和編纂史書30余本,古跡200余處。
他跋山涉水,對穆天子的活動、秦始皇下西洋、蘇武歸漢、昭君出塞、拓跋珪南遷、抗遼、戚繼光修邊、康熙遠征等進行考證。多次受邀參加地方和國家級學術研討會,多篇論文獲獎,促進了左雲文化、長城文化與地域文化的交流互動。
同時對金陵、漢墓、契丹墓、恐龍發掘遺址等進行了探討,並廣泛采訪了學者專家、農民、礦工、僧尼、教士等,提出了許多獨到的見解。
退休後擔任左雲長城保護研究會會長,對長城下八臺村哥特式教堂進行考證。他認為教堂是大同通往歐洲的茶馬古道和茶駝路的產物。建於1876年,毀於教災,重建於1914年,是梵蒂岡教皇記載的聖地之壹(中國僅有七處)。
他的作品與自然人文景觀息息相關,尤其是自然的參與,自然力量和色彩的變化,對歷史文化發展的影響和制約,都直接體現在歷史生活的表象和深度上。因工作突出,被吸收為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會員、中國長城學會會員、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常務理事、三晉文化研究會理事、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遊記聯盟會員等。,已出版歷史著作11冊。300萬字左右。
他主導的上述活動,大多集中在他創辦的《左雲文史》和他主編的《左雲文藝》等刊物上。此外,收集整理左雲的史料、人物、石刻等書籍資料。被評為“山西長城保護研究十大傑出人物”。
劉誌堯先生在辦公室告別時,向我們贈送了《神州頌》、《堯遊華夏》、《新謎》、《見證美洲》、《套袋背誦》、《左雲文史》等書刊。我們可以了解他的旅遊知識和寫作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