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齋號趣談·陸心源

齋號趣談·陸心源

齋號趣談·陸心源

陸心源(1834~1894),字剛甫,號存齋,晚號潛園老人。祖籍浙江臨安,世居吳興。清末學者。鹹豐間舉人。年輕時聰慧過人,學識淵博,時人將他與同郡的戴望、黃宗羲等六人同稱為 “七子”。曾任廣東南韶兵備道臺、高廉道、福建鹽道道臺。後由鹽務加耗,被褫職回家,以藏書、校書終身。

主要書齋號有:皕宋樓、松竹堂等。

皕宋樓

陸心源愛好讀書,有誌讀盡天下書,每見好書,必傾囊而購。年僅30,就已通九經,精鄭玄、許慎之學。有壹年他回家奔喪,行裝別無其他,惟隨身攜帶百余只裝滿書的木櫃,以致被人笑為書癡。

太平天國起義時,許多珍貴古籍流散民間。因家庭富有,陸心源乃大量收購古籍,尤註重收藏名貴的宋元版書,如蜀大字本《左傳》、宋耿秉本《史記》、殘蜀大字本《漢書》《後漢書》等,以及其他宋元刻名人校對的手抄本,大多為《四庫全書》所未收。短短十余年間,其藏書驟增至15萬卷以上。陸心源將吳興月河街故宅中的藏書處壹分為二,其壹稱“皕宋樓”,專藏宋元刊本,達200余種,故他將齋號命名為“皕宋樓”。“皕”者,雙百也。即意為“二百部宋刻本之樓”; 其二稱“十萬卷樓”,專藏明以後秘刻及精鈔本、精校本等。又在所居的庭園 “潛園” 內,建“守先閣”藏書室,以貯藏壹般書籍。

陸心源充分利用皕宋樓等處藏書,窮經皓首,潛心治學,編校文集達900多種,其中有《皕宋樓藏書誌》120卷。對皕宋樓的藏書,歷來評價甚高。有學者甚至將它與範欽的天壹閣相比,認為天壹閣無論在數量、品種、質量諸方面,皆不及皕宋樓。可惜陸心源死後,其子耽於安樂,家境破落,後竟以十萬銀兩之低價,將皕宋樓、十萬卷樓、守先閣的全部藏書,出售於日本東京巖崎氏的靜嘉堂文庫。對此,當時有識之士無不扼腕痛惜,稱之為我國文化史上的慘禍。

松竹堂

陸心源任高廉道時,在其官署之西辟有壹室,庭前有篁竹百余枝,亭亭玉立; 老松幾株,矯若遊龍。微風吹來,松濤聲蕭蕭然,與竹影相應和,自有壹番意境,乃題齋名 “松竹堂”。

他在《松竹堂記》 中雲: “且夫木之至節莫如松,而至直者莫如竹。春而眾木榮矣,松不隨之俱榮; 冬而眾卉雕矣,松不與之俱雕。今之人有能炎涼壹節如松者乎?震之以風雨之驟,竹不以震撼而加靡; 壓之以霜雪之嚴,竹不以淩壓而少屈。今之人有能寵辱不驚如竹者乎?” 因推崇松竹高直之誌,他命其齋為 “松竹堂”。

皕宋樓外景

十萬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