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為什麽中國稱為華夏,華夏的含義又是什麽?

為什麽中國稱為華夏,華夏的含義又是什麽?

華夏:古代中國的別稱?

華夏也稱"夏"、"諸夏"。是中國古代周王朝的自稱 ,以區別與周王朝敵對的四方部落(四夷)。如《左傳》襄公十四年記載出自四嶽之後的姜戎子駒支說:"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語言不達。"華夏起源於華胥,伏羲的母親即為華胥氏。

在周朝時,凡遵周禮、守禮義之諸侯,稱為諸夏。古籍中將"華"、"夏"作為中原,稱四方為"夷蠻戎狄","華夏"最初僅為壹文化概念 ,也是周王朝的自稱,漢代以後成為漢族的別稱,帶有民族概念。

華夏又稱中華、中夏、中土、中國。華與夏曾相互通用,兩字同義反復,華即是夏。"中華"又稱"中夏"。如《左傳》定公十年載孔子語雲:"裔不謀夏,夷不亂華。"這裏的"華"亦即"夏"。孔子視"夏"與"華"為同義詞。在甲骨文中,夏這個字的地位非常崇高。大約從春秋時代起,我國古籍上開始將"華"與"夏"連用,合稱"華夏"。

擴展資料:

先秦的華夏僅僅用來代指魯、晉、齊、鄭、蔡、衛等“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國 ? ,再加上行周禮與臣服於周朝 的宋、陳等異姓諸侯。不守周禮又稱王的吳國雖是“周之胄裔” ,也被視為蠻夷;作為軒轅黃帝之子少昊的後裔,郯國壹時被視為“中國” ,壹時被視為“四夷” ?;陸終的後裔邾國及軒轅黃帝的後裔莒國 ? 也曾經被魯國視為“蠻夷”,而與魯國同屬姬姓王族的晉國則可以被視為“兄弟”。

作為名山大川的四瀆五嶽五鎮也是在九州(華夏)的範圍之內 ?。

四瀆∶黃河、濟水、淮河、長江

五嶽∶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38]?、北嶽恒山、中嶽嵩山

五鎮∶東鎮沂山、西鎮吳山、南鎮會稽山、北鎮醫巫閭山、中鎮霍山

華夏的地理範圍萌芽於先秦,其地理範圍自漢武帝以後穩定不變。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