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說
古時沒有絕對的上午,下午概念,是按時辰來說明時間的。“朝”指早上,“午”指北京時間11點~13點,“夕”指下午18:00以後。在古代上午叫日升,中午叫日中,下午叫日仄。古代勞動人民最初描述時間主要參照顯而易見的天象、動物生物鐘和日常作息,比如雞鳴、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後來逐漸改用授時設備讀數來描述,後來也逐漸給這些授時設備讀數配上了五行。
比如,給甲乙兩字配上木(4:48-9:36)、給丙丁兩字配上火(9:36-14:24)、給戊己兩字配上給土(14:24-19:12)、給庚辛兩字配上金(19:12-24:00)、給壬癸兩個字配上水(0:00-4:48)。這些附會並無實際意義。
十二時辰
十二時辰由十二個特定的時間名詞構成。十二個時辰:子(zǐ)、醜(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人們可以從先秦的古籍中溯尋出這些詞語的淵源。漢代之前,這些稱謂多有不同,直到漢代太初年間,我國實行了太初歷,“其以壹日分十二時,而以幹支為紀。”(趙翼《陔余叢考》卷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時表時獨特、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對人類天文歷法的壹大傑出貢獻,也是中國燦爛的文化瑰寶之壹。
子時——晚11點鐘到淩晨1點鐘;
醜時——1點鐘至3點鐘;
寅時——3點鐘至5點鐘;
卯辰——5點鐘至7點鐘;
辰時——7點鐘至9點鐘;
巳時——9點鐘至11點鐘;
午時——11點鐘至下午1點鐘;
未時——13點鐘至15點鐘;
申時——下午3點鐘至5點鐘;
酉時——下午5點鐘至7點鐘;
戌時——下午7點鐘至晚9點鐘;
亥時——晚9點鐘至11點鐘。